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现代文阅读答案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现代文阅读答案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1.B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中国新诗”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B 项,“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所以选B。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顾名思义,“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指的是论述对象或对论述的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此类题一般涉及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例如本题选项B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C 项,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本题选项C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所以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1.从文中关键语句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2.从文中选用的材料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3.从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中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4.从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①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准确地作出综合概括。5.从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倾向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例如本题B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烛之武,慷慨任侠、仗义豪爽的荆轲,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项羽,能屈能伸、从善如流的刘邦……都是我国古代现实生活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你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一定有一个令你印象深刻的人,请你通过写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他的特征,例如,品德高尚、风趣幽默、尖酸刻薄、令人厌恶……

请以“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范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 字。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续写句子,结构要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李白说,生活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最终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

1.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只能给的相应语句。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_  _           

(2)《再别康桥》中点名作者寻梦归来后放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        _  _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  _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