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里的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地卖书,更是一个...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里的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地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以其个性化,高品质的特点愁住了自己的特定粉丝,积累出一定的文化口碑。

B“低头族”不分时间地点,都捧着电子产品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都使跟人聊天时也忍不住看手机,其行为对人际关系危害很大。

C近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纯属谣传。

D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日元和英镑。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搭配不当,在“简单地卖书”后加“的地方”。B成分残缺,在“负责人”后加上“再次发言”。D成分残缺,在“2016年10月1日”前加上“这项政策”。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比如B成分残缺,在“负责人”后加上“再次发言”。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13年,竟写下了约4000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②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被塑造成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形象。

③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毕业生就业也不是一样特别难以解决的事。

④以前他是我家的邻居,我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你都了如指掌

⑤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震古烁今的枪击爆炸事件。

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里用“___________”写出了激战后黯然凝重的氛围和悲壮场面的色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刘诗一二句和雍诗一二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风平浪静、湖面安宁静谧的景象。

B雍陶这首诗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直接描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表现君山的秀美别致。

C刘诗选择了渴望的角度。写洞庭湖夜色迷人,明月清辉之下。湖光山色俱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D刘诗的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白银盘里一青螺”,设警精警,真是妙句。

E这两首诗都写洞庭山水,以细致笔触描摹出了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境。雍诗侧重于写情,融情于景,情动景出。而刘诗侧重于写景。

2.两首诗都写山水。共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雍诗较之刘诗,手法更多样且有所不同。请举出一种并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常召良劳曰:“吴院判保障一方,我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十二年,齐王封青州。王妃,良女也,遂命良往建王府。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江因公,襄烈。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B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C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D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东,即宋代淮南东路的简称,和淮西(淮南西路)相对。淮东即淮右,淮西即淮左。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里就曾说过,“予本淮右布衣”。淮东所包括的主要范围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淮安、南通、盐城、滁州、夆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区。

B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比如,升:提升。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超迁:越级升迁。擢:在原官职上提按官职。陟:提升官职。文中的“进”也有升官之意。

C学宫,在文中是指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D谥号,是指古代王保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在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庙号联系在一起,如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良和弟弟都是勇猛有谋略的人,而且各有特长,吴良水性好,吴祯经常乔装区当间谍。

B张士诚举兵来犯。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应战,而另遣人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胜。敌人溃逃之后,又来侵犯常州,也没有成功。

C明太祖领兵和陈友谅作战,金陵兵力空虚,但是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有吴良。

D吴良用兵如神,多次立下战功,太祖对他的评价其高,将他比作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并予以重赏,还命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

(2)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蔡元培:向人生“辞职”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高达24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次。原因多种多样,有反对政府不给经费的,有反对政府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培日记与年谱,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才更耐人寻味。

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双喜临门: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二是在父母包办下迎娶妻子王昭。3年后,蔡元培又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虔诚的儒学士子蔡元培,已经可以眺望传统读书人可以达到的顶峰。

不过,一帆风顺的背后,也有烦心的琐事。儒生蔡元培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烦。

家庭“战争”频繁爆发,中日两国也终于开战。惨败之后,清廷搞起变法,不过百日,蔡元培最崇拜的谭嗣同便喋血菜市口。此前,和其他儒生一样,蔡元培绝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经此事变,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着名的《夫妻公约》,从此两人真正拥有幸福婚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旧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年夏,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清朝翰林终于到达德国首都柏林,他准备至少用五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负笈西来,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还要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哲学心理学、德国文化史、文学、艺术等。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着《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留德四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他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年,他应邀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那一年,他43岁。

历经反复,以1917年1月9日发表就任校长演说为标志,49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他清积习,除昏聩,寄望于诸君者三:曰抱定求学之宗旨,曰砥砺严谨之德行,曰敬爱师友之情谊。三言既出,全校一震。他延揽诸方英才,为此不拘一格,一时群贤毕至;他独尊教授治校,为此开罪官僚,却得传道有道。凡此种种,俱化为他为北大注入的灵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从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史诗。

我们今天回望蔡元培的24次辞职,有的颇具深意,有的则更像轶事,然而蔡元培两次对人生的“辞职”,却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倘若没有参透时代的智慧,没有勇于决裂的魄力,今人注定只能在暗自喟叹中甘于平庸。世上最难改变的,是自己。我们今天常说,教育家去哪了?“教育家”正沉沦于顾影自怜的“中年危机”中,正委身于集体沉默的心安理得中。不如学学蔡元培,49岁,还能换种活法。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蔡元培花四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这样对他日后执掌北京大学,并为北大注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灵魂有一定的影响。

B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以便于他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职务。

C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特地向妻子道歉。

D作者在本文中借蔡元培多次对人生的“辞职”,表现了蔡元培的智慧和魄力,并表达了作者对如今教育家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如今教育界的深思和绝望。

2.文中提到了几次蔡元培耐人寻味的向人生“辞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3.从蔡元培的多次“辞职”中,我们领悟到了他的什么人生智慧?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