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写作 题目:家乡的冬天 要求:写一篇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形象...

写作

题目:家乡的冬天

要求:写一篇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出熟悉环境中的特殊风貌,不能简单化地概括叙述,字数不少于800字。

 

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冬天不比南方。南方的冬天通常都是以温暖的怀抱拥抱着属于她的人们,但是在北方,也就是我的家乡,很难在冬天有温暖的感觉,大都是风为主,而且是疯狂的咆哮,走在路上,寒风刺骨。绿色的生命在南方的冬天很常见,而在北方,冬天如果有绿色的生命存在,那就是相当稀奇的事。 冬天的雪,下得没有规律。有时天气还不错看得见日光,但一转眼工夫,就下起了鹅毛大雪。 看下雪的景色,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从窗外望去,一片片洁白的六角形的雪花,像鹅毛,像棉絮不断地落在辽阔的大地上,落在光秃秃的山顶上,落在没有树叶装伴的枯枝上,因而显得有些苍老的树干上,有着:“老干横生色如银”的独特的写意。看着每片雪花在风儿的伴随下,在罕中翩翩起舞,落地快的,就像一闪而过的流星,落地慢的,就像天女散花。慢慢的,慢慢的,雪越下越多,越积越厚。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被雪所覆盖。眼前的世界成了白雪的世界,银装素裹,很是美丽。 雪后的早晨,伴着雾色,穿好棉衣,踏着洁白的雪,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眼前模糊的景物,都披上了一件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世界。山穿上了一件厚厚的冬衣,原来让人看了光秃秃的感觉没了,多的是一份可爱和一份美丽。在寒冷的天气中,它有了一个温暖的保障。那一排排树上,都自豪的绽天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那一条条细小的树枝就成了一把把让人看了不寒而栗的宝剑,银光闪闪,这时,我不得不惊叹雪是一位很棒的画装师。 到了孩子们出来玩儿的时间了。看吧,一个个都把自己武装的特别严实,像一群不怕寒冷的小鸟,在一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开始了快乐的“旅程”。有得打雪仗,有得堆雪人,有得做雪屋。看着他们一个个纯真的笑容,我的心都醉了。堆好雪人后一个个高兴的蹦、跳着,让我看到了这个寒冷的冬天中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家乡的冬天虽不如南方的冬天温暖,却有着南方难得一见的雪景,这就是北方美丽的冬天。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家乡的冬天”,要求是写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结合已经学过的相关文章《济南的冬天》《想北平》等文章。注意抓住家乡的富有地域特征的景物来写,文章可以是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地理环境(如森林、高山)、名胜古迹(如故宫、大雁塔)的,也可以是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静物等。综合运用记叙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创作出声情并茂的佳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代替交通管理部门拟出警示牌上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

在一条通往山区的公路的拐角处,近几个月来连续发生车祸,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经实地调查后发现,这个拐角处正好绕过一个山坡,山坡后的公路边有一村庄,路边还有一所小学,所以经常有小学生和村民横穿马路,加上弯拐得很急,公路又很窄,汽车司机没有思想准备,常常在拐弯后发现异常情况时躲闪不及,酿成车祸。找到了原因后,交管部门准备在山坡前立一块警示牌,把有关情况告诉司机,以引起司机的注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书 衣

聂鑫森

一本书的封面、封底、书脊、版式、扉页、环衬,概称为书衣。为书设计、裁剪书表的行当,叫作装帧设计。在墨花文艺出版社,搞装帧设计的,有近十人,专设一个部室,由总编辑吴进直接管辖。墨花文艺出版社的书,在圈内被公认选题精准且视域宽阔,编辑、印刷质量上乘,投放市场后,往往名利双收。四十岁出头的吴进,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朱大姐领衔的装帧设计部功不可没!”

朱大姐朱青,已近五十岁,装帧设计科班出身,干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了,不少书衣作品获过全国和省级大奖,名气很大。同时,她还是一位出手不凡的工笔人物画家,而且只画历代才女,鱼玄机、薛涛、李清照、朱淑贞……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过她的画集《丽人行》。有人评价她之所以汲汲于此,是因为她本人就是丽人兼才女,有一种顾影自怜的况味。

朱青不但年轻时容貌出众、才气逼人,到了半百年华依然风韵不减。她喜欢穿旗袍,穿连衣裙,穿薄呢大衣,但色彩一律浅素。她不喜欢耳环、项链、戒指之类的首饰,脸上只化淡妆,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她的父母是中文系古典文学的教授,自小对她课读甚严。朱青天生就有诗人禀赋,又肯在诗歌上下功夫,故写诗作词门径熟谙。所写诗词她从不拿出去发表,只在同道之间传阅,有很多好句子让人久久难忘。她的老家在湖南,祖上传下一个小宅院,在雨湖边。父母退休后,养猫,种菊,栽瓜。朱青回家小住,曾写下《鹧鸪天》一词,极受人称赞:“湖海归来鬓欲华,幽居草长绿交加。有谁堪语猫为伴,无可消愁酒当茶。三径菊,半园瓜,烟锄雨笠作生涯。秋来尽有闲庭院,不种黄葵仰面花。”假如朱青成了家,有了儿女,老两口还愁什么?但朱青居然就没看中一个可心的人,有地位、财富、品貌的男子多的是,但才情胜于她的人却难找。没有就没有,绝不勉强自己。

吴进笑吟吟地走进了装帧设计室,一直走到朱青桌前,说:“朱大姐,这几个封面都好,我服了。”朱青放下画笔,问:“好在哪里?”“小说集《边境线上》,都是部队战士的处女作,封面用白底色,皎如雪原,几株剪纸式的树,稚拙如儿童画,与处女作意蕴相通,又预示将来必长成参天大树。”“还有呢?”“这本《唐诗之旅》,封面上盖满书名小印,如遍地花开,细打量,不论倒顺,线条都挺拔爽利,清新可喜,可见你对篆刻亦有钻研。”

朱青问:“吴总不应是专门来表扬我的,有事请吩咐。”吴进说:“朱大姐冰雪聪明。我们想集中出一套现代企业家的旧体诗词集,作品也还过得去。当然是自费,书号费、设计费、印刷费包括赞助文化事业的款项,他们每本愿付十万元。只是有个要求,封面要华丽、富贵,而且指明要你这位大家亲自设计。这一套十本,就是一百万啊,社里需要这个业务,合同双方都签好了。”“吴总,让我先读作品,好吗?”“行,于诗一途,你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朱青花了十天时间,把这十本书稿全部读过了。她不明白这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要出这种旧体诗词集干什么。无非想体现自己的儒商气质。可惜,他们在这方面缺少天分和才情,又不肯下大力气去钻研,连起码的遣词造句、平仄、对仗、押韵都多有破绽。朱青长叹一声:“我要为传统诗词一哭!”这样拙劣的作品,居然指名要她制作书衣。

正是初夏,气温升高,阳光暖暖的。出版社的男女老少,突然发现朱青的衣着变了,变得扎眼了。她穿的旗袍,不再是浅素的颜色,而是艳色的或是浅色绣浓艳团花的。开全社员工大会,开部室小会,进食堂吃饭,都是这种装扮。尽管朱青容貌、气质都不错,但毕竟年近半百,还穿这种艳丽的衣饰,到底有些不合时宜。于是指指点点者有之,背后讨论者有之。在社里一贯低调、谦和、不张扬的朱青,变得大红大紫起来。有人猜测,朱青也许是有男朋友了,恋爱使人头脑发热、言行不检则是常理。社里不知是哪个缺德鬼,为朱青写了一首打油诗:“不是柔柔弱弱枝,也因时尚强支持。怜她重造荣华梦,惜是融化衰竭时。”

只有吴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那十本书的封面,朱青一个也没有交上来,用的是软推暗拒之法。按她的资历、名气,即便是当面回绝,吴进也无可奈何,可她就是不说,不想让领导失面子。却想出这么个委屈自己的法子,让吴进去体味去领悟。他本想找朱青谈话,还要特意重申著名画家吴昌硕,在上海卖画时说过的名言:“附庸风雅,世成讥之,实则风雅不可不有附庸,否则风雅之流,难免饿死。”作为出版社的头儿,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这一百万的业务能随便放手吗?但朱青可以不考虑。再说又是位女同志,面子薄,一旦使起小性子来不好办。

吴进脑瓜子灵,最终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十本书仍由本社出版,装帧设计由朱青的部下分担。书上加一根窄窄的大红书带,书带上印几行朱青论装饰设计思想的语录,然后落下手写体的“朱青”两字。对企业家解释是因为朱青实在太忙,无法具体操作,但书带上落名也是一种补救。企业家们答应了。对朱青则说,语录可体现她的装帧设计思想,怎么说都行,只是委屈落个姓名。朱青默然点头。  

朱青的语录是:“少装饰或不装饰是最好的装饰。看不出设计痕迹是最佳设计。”这一套书很快就印出来了。朱青又恢复了穿浅素衣服的常例。有人猜测:朱青的恋爱结束了,到底没终成眷属。

朱青用楚简体写了一个条幅,装裱后挂在家中的书房墙上。用的是老子的一句名言:“道在瓦甓。”

(选自2014年6月7日《南方农村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

A.作品以书衣为线索,叙述了装帧设计师朱青拒绝为企业家的旧体诗词集设计书衣的故事,歌颂了知识分子不媚世俗的高尚节操。

B.吴进作为出版社的总编辑,八面玲珑,圆滑世故。出版社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办得风生水起,经济效益节节攀升,赢得了业界的不少好评。

C.吴进多次称誉朱大姐领衔的装帧设计部功不可没!这番话语虽有奉迎讨好之嫌,却也说明朱青装帧设计技艺精湛,在业界享誉甚高,堪称典范。

D.朱青打心眼里不愿替企业家制作书衣,但又不好明拒吴进,使其难堪,就采取故意穿艳丽的衣服的方式来暗示吴进,让其取消诗词集的出版计划。

E.吴进在企业家的书上加上印有朱青装饰思想语录的大红书带,并落下朱青的手写体落名。这一处理方式确是两全之策,赢得了双方的共同认可。

2)作品中的朱青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作品第二、三两段文字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品为什么以朱青用楚简体写条幅,并挂在家中的书房墙上作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作者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在《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①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②。”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怚:通“粗”,粗疏,鲁莽。②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B.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C.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D.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2.下列四个选项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属于我国纪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我国其他的纪年法还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B. 文中“寡人以不用将军计”的“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同样属于古代皇帝自称的还有“朕”,这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词。

C. 本文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共分五种体裁: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项羽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D. 文中第一段的“归老”,意思是辞官养老,与之类似的词语还有“告老”、“乞骸骨”、“致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年轻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为秦始皇做事,擒获太子丹,秦始皇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

B. 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下,王翦不得已只得放弃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 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 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