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 。”
《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西 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①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②黄昏。
注释:①求浆,要水喝;②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A. 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 “初转马”与“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 “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 “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E. “乱山”意象奠定了全诗杂乱、荒凉、冷清的感情基调,和“小桃源”形成鲜明对比
2.诗歌的颔联、颈联描写了西村怎样的景色,体现了怎么样的环境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后赤壁赋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 盖二客不能从焉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今者薄暮 日薄西山
2.下面对“盖”和“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盖二客不能从焉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③曾日月之几何 ④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
A.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盛行于宋朝,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B. 唐代“古文运动”是我国一次文体改革运动,宋代继续提倡这种改革,出现了被世人称颂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D. “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4.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 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 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C. 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D. 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5.文中划“ ”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B.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C.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D.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2)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