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 ,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 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前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乱哄哄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渠们是结恋了。渠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渠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去的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不定期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坐在架下的石登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得真切动人。

B作者叙述自己曾经三次去过快阁,但前两次都没有多大印象,是为了突出紫藤的美丽,紫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4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境。

D“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E文章在描写紫藤时融情于景,储蓄隽永,使全篇笼罩着由于紫藤花落而引发的悲凉心境。

2.文章从题目来看是要写紫藤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文字写快阁周围的景物?

3.作者在写到快阁时,用到了陆游的典故,有什么作用?

4.这篇散文以“快阁的紫藤花”为题,请分析其妙处。

 

1.DE 2.快阁中的紫藤令作者陶醉,可是作者在开宗明义后,宕开一笔,先描绘了快阁周围的湖光山色,为描写紫藤渲染了环境,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 3.在写自然景物中运用陆游的典故,能使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厚,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4.主要从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作用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D没有排比,E“悲凉”情感基调不对。 2.这是一道分析语段作用的题目,注意语段的内容,然后注意分析可“紫藤”的关系。 3.这是一道分析典故的作用的题目,作用时增强文章的内涵,增添文章的情趣。 4.这是一道分析标题的作用的题目,分析时之一结合文章的内容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风起云涌的娱乐选秀如今成为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屡试不爽的招数。“红歌会”没有排斥选秀的形式,但在内容上却独辟蹊径,重温红色记忆,激起群众的广泛参与热情。

B. 当年《渴望》中的刘慧芳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时代在发展,现在要塑造一个“刘慧芳”式的形象和当年的那一个一定会大相径庭,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脉相传的。

C. 无数人把普洱茶当成快速积累财富的投资而趋之若鹜,还有的企业和商家投机取巧,滥用古树茶、茶王茶、野生茶等概念,使一大批的普洱茶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D. 胡适故居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刻,梁托上一对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门窗上饰以兰花雕版,反映出胡适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立世风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

A.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

B.很少有学生成天通过数字媒介阅读。

C.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

D.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么士人阶层是怎样一个社会阶层呢?这个阶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将原来对最低一级贵族的称谓移到这些人身上,称他们为“士”。

①他们将文化带到民间

②于是许多庶民的子弟也通过私学获得了文化知识

③并促进了私学的兴起

④社会的分化、改组使原来的许多有文化知识的贵族沦为庶民

⑤这样由来自这上下两个方面的人员就构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⑥当时正是西周宗法制土崩瓦解的时代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④②①③⑤     C.④⑥①③②⑤    D.④⑥②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默   客   酸刻薄   草人命

B. 意   胆   提   而不舍   窃私语

C. 今   地   堆   同仇敌   货款付

D. 耋   盛   广   未雨绸   合神离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 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