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某些个体,人类不乏优秀的悟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某些个体,人类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人类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

②无论PM2.5浓度多高,雾霾持续时间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霾就立即销声匿迹,但是靠天治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优化能源结构才是根本。

③开发商越界从农民的耕地上挖沟,并将污水引向鱼塘,本就理亏;农民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阻止他们继续破坏耕地,当然无可厚非

④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⑤李密的《陈情表》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娓娓道来,叙述委婉,辞意恳切,如泣如诉,悲恻动人,令人不忍卒读

⑥每天清晨取柠檬一至两片,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补充维生素,而且可排毒养颜。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 ①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使用正确。 ④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 ⑤不忍卒读: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使用正确。 ②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合语境。 ③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此处应用“无可非议”。 ⑥长此以往:指长久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方面直接描写山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浪淘沙

邓剡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

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 “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 “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

D. “谁念客身轻似叶”是通过设问、比喻手法写出词人由秋叶轻飘联想到身世飘零,道尽了去国离乡、无人顾念的凄苦。

E. “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赴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晋益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杨。会刘裕诛夷司马氏,叔父宣期、兄贞之并遇害。楚之乃逃,匿诸沙门中,济江至汝、颍间。

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待士。及宋受禅,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宋武帝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图害楚之。楚之待谦甚厚。谦夜诈疾,知楚之必来,欲因杀之。楚之闻谦病,果自赍汤药往省之。谦感其意,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遂委身以事之。其推诚信物,得士心,皆此类也。

明元末,山阳公奚斤略地河南,楚之遣使请降,授荆州刺史。奚斤既平河南,以楚之所率人户,分置汝南、汝阳、南顿、新蔡四郡,以益豫州。太武初,寻入朝,授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以拒宋师。破宋将到彦之别军于长社。又与冠军安颉攻拔滑台,禽宋将朱修之、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俘万余人。上疏求更进讨,太武以兵久劳,不从,以散骑常侍征还。寻宋将裴方明、胡崇之寇仇池。楚之与淮南公皮豹子等督关中诸军击走方明,禽崇之。仇池平而还。

车驾征蠕蠕,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以绝粮运。蠕蠕乃遣觇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楚之曰:“必觇贼截之为验耳,贼将至矣。”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世祖闻而嘉之。

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著闻。及,赠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贞王,陪葬金陵。

(节选自《魏书·列传二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

B. 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

C. 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

D. 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北齐各州,刺史属官有录事、功曹、仓曹、中兵等参军。

B. 征,征召,特指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如《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中的“征”字即是作此解释。

C. 散骑常侍,指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的官职。魏文帝合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至唐代,已无实际职权,但仍为尊贵之官,多为将相大臣的兼职。

D. 薨,古代用以称诸侯之死,《礼记》曾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日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后世皇帝的宠妃以及没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楚之命运坎坷,发愤图强。他虽然生逢晋末动乱,年少时诸多亲人被害,被迫四处逃亡躲匿,但是一直未忘家仇,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B. 司马楚之礼贤下士,深得人心。他年轻时便有英武豪迈的气概,能够屈己待人,明知沐谦佯装生病打算刺杀他,他还亲自端送汤药前去探病。

C. 司马楚之能征善战,功劳卓著。他几次与宋军交战,均大获全胜,后与淮南公等人督率关中诸军抗宋,赶跑裴方明,活捉胡崇之,平定了仇池。

D. 司马楚之机智应变,谋略过人。他在随皇上讨伐蠕蠕的战役中负责督运粮草,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设计应敌,成功驱散贼寇,确保了粮草的供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谦感其意,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遂委身以事之。

(2)有告失驴耳者,楚之曰:“必觇贼截之为验耳,贼将至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手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下他来做帮手,帅子婉言谢绝了。

有个叫李土方的来找他鉴定古玩。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一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嘛用这么大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

“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金鼎可以送给你。”

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这假玉玺的手艺倒是不错。”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对帅子的介绍交代了人物身份,照应了标题“高手”,同时也为故事结局帅子被骗埋下了伏笔。

B. 李土方和帅子第一次交易,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可看出他对青铜酒杯的爱惜,而帅子“不看两眼就扔到桌上”则是认为青铜酒杯价值甚微。

C. 帅子之前不买李土方的玉佩,别有用心,见到玉玺时手却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这一细节揭示了帅子贪婪又率真的一面。

D. 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从小说开篇帅子贸然出师的暗示,从结尾大师对帅子急于自立门户、学艺不精的批评,可以推测李土方的出现其实是大师故意的安排。

E. 小说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个曲折生动的故事,通过帅子的遭遇揭示小说主题,显得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2.小说如何塑造李土方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帅子和李土方,你认为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代名师 赤子情深

苏鸿熙1915年出生在战乱的旧中国。1949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苏鸿熙等4位南大医生赴美留学。年后传来的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他深切地感到:自己要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西方医学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回去建设新中国。“客轮载我赤子情,祖国恩情心中驻。借此小诗明鸿志,学成归来酬故土。”这首写于客轮上的小诗表明了他的心志。

留美期间,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苏鸿熙的研究项目之一。为掌握此项技术,苏鸿熙多次到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观摩,写下大量心得笔记。逐渐掌握了这项当时世界上心外科最前沿的尖端技术。1956年,在美国完成进修的苏鸿熙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不顾美国当局的威胁利诱,带着美国妻子辗转6国,历时52天,行程近10万里,回到祖国怀抱,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医学事业。

1958年6月26日,是苏鸿熙百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日子。那一天,他开展了一项风险高、难度大的体外循环手术。尽管过程险象环生,但他最终成功地为一名6岁儿童进行了首例此种手术。当时中国的西医总体水平落后,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使心外科成为新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医学先进水平的一个领域。1963年,苏鸿熙还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颈动脉搭桥术。此后,他始终关注心内直视手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多项心外科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如今,全国已有600多家医院可以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每年救治几十万名患者。

据与苏鸿熙共事过的医生回忆,即使半夜来了病人,他都会跑步从家里赶到现场。有一次着急,还跑掉了一只鞋。当同事打趣称他做了一回“赤脚医生”时,苏鸿熙却笑言,“只做了半个赤脚医生”。凡是他手术的病人,都要亲自守候48小时,直到度过危险期;苏鸿熙趴着数接尿瓶刻度的故事也被后辈们立为榜样。为了准确了解瓶中的尿量,年近六旬、身高1.8米的苏老毫不犹豫地趴在地上,让目光平视液面的凹线,然后数瓶子上的刻度。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苏鸿熙教学是出了名的严苛。做他的学生,没有强大的内心很难“过关”。但很多人都知道,苏鸿熙对学生的严厉,出自他的诚心。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苏鸿熙就意识到中外医学交流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为鼓励年轻人学好英语,了解国际心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苏鸿熙在总医院创办了“马路英语班”。每天早上6点,苏老带着青年医生们边散步边学英语,风雨无阻。从半个多世纪前苏鸿熙远渡重洋“学成归来酬故土”,到如今鼓励青年才俊“走出去”交流学习,师者谆谆,“我的中国心”旋律没有尾声??

(摘编自2016年12月16日《经济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苏鸿熙:(1915-),心血管外科学专家,一级教授。1949年赴美国留学。曾任附属一院胸外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主任。在心血管外科学领域有多项开拓性贡献,是我国心血管外科学开拓者之一。曾被原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

(百度百科)

②苏鸿熙的学生朱朗标回忆说,苏主任对在实验过程中死亡的实验犬旋即埋掉一事态度严厉。他一声令下:“赶快挖出来解剖!”从此,大家彻底明白,苏鸿熙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丝毫不能走样的。仅半年多时间,研究组就使实验动物的长期存活率达到75%以上,为体外循环手术安全过渡到临床奠定了基础。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美留学期间,为尽快掌握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尖端医学技术,苏鸿熙多次现场观摩并写了大量心得笔记。

B.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鸿熙的两次开创性手术实践,不但给万千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且使新中国的心外科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C. 苏鸿熙没有“名医”的架子,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耐心细致,亲力亲为的作风影响了周围的人。

D. 苏鸿熙的很多学生在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离不开他既“严”又“诚”的谆谆教诲。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学成归来酬故土”的爱国精神。

2.苏鸿熙在医学领域为什么能取得开创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苏鸿熙被评为“一代名师”并不仅仅是因为医术的精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