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有湿度、有温度的,有能量、有热量的。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样的目光吗?温暖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你还曾感受过来自历史的、未来的、自然的、宇宙的目光吗?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目光 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声的鼓励。那目光使我无比的温暖! 你是否记得:在禁绝毒品,参与禁毒的征文活动中,我获得区级二等奖的事情。而我却深深地记得,因为它铭刻在了我的心里。那一天,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老师正在念获奖名单,我的心“扑扑”地跳着,同学们认为我是没有希望了,不会得奖的,可是我却充满着无限的期待与幻想,希望出现奇迹。“二等奖:***同学”我一听,是我的名字,我不敢相信,甚至有些疑惑不解。可我还是勇敢地站到了领奖台上。 天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在那一瞬间,同学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这种目光不是嘲笑,不是讽刺,而是鼓励。顿时,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房。我望望老师那慈祥的脸,老师对我微微一笑,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望望校长那慈祥的脸,校长向我点点头,那和蔼的目光让我心中更加温馨。看着我手中的获奖证书,我的心里不再是紧张,而是快乐无比。周围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微笑,都给予我鼓励和投来羡慕的目光。我站在领奖台上,向镜头微微一笑,咔嚓一声,铭心刻骨的历史留在了我人生最辉煌的一页上。我所表现出的举动都是来自种种目光鼓励。所以我会说,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声的鼓励,如果没有人给予我鼓励的目光,没有激励我前进的目光,没有给我勇气的目光,也许我不会站在领奖台上,也许我也不会对镜头微微一笑。目光是多么重要啊!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师对我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一样。使我的胸中充满希望,充满幻想,更加充满了无限的波澜。使我快乐,使我温暖。同学们给予我的目光,我一生也忘不了,那是多么刻骨铭心,多么使人难以忘记啊!老师给予我的目光,我也一样难以忘怀,它就像太阳照射着我的心房。 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无声的鼓励、无声的赞美。它可以激励人奋发向前,让人有自信,让人去努力拼搏,创造美好的明天。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对文题“目光”必须作出如下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层面是“目光”中所见到的人、事、景、物。第二层面是“目光”中所传递的情愫。第三层面是“目光”中所承载的意蕴。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作者对其钻透的深度直接决定着本文立意的高度。不仅如此,“目光”的方向也呈现出如下三个维度:一是自己观察外部世界的目光,二是外界观察自己的目光,三是自己与外界双向交流的目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观察者洞察世态人情、社会万象的不同理念。“目光”这一文题若要写好,不仅需要你有一双“慧眼”,能明眸善睐;而且需要你有一颗“慧心”,能烛照世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梅、瑞珏、鸣凤是巴金《家》中的三位女性。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请就其中一位人物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概括人物主要性格,并用相关情节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场微博世界里的打拐行动

叶铁桥

2011年2月8日,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解救乞讨儿童”已经成了排名第三的热门话题,甚至连“春晚”都排在了它的后面。

一场在微博世界里发起,并迅速蔓延到现实生活中的打击拐卖儿童和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场行动的缘起是,1月17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建嵘收到一名被拐孩子母亲的信,这封信说,一 个叫杨伟鑫的6岁男孩,是福建泉州人, 2009年被人拐骗并致残,成了街头乞丐,2010年年初有网友在厦门街头发现并拍照,家人寻找未果,现在仍然下落不明。“我愤怒极了……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于建嵘将这封信发到微博上时这样表示。

当天,他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以后凡是看到伤残儿童(十岁以下者)在街头行乞,我们就打110,并把110出警的情况发在微博上。

经过几天的酝酿,1月25日,于建嵘在微博里宣布,已在新浪及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并聘请志愿者专门管理。他呼吁网友如碰到乞讨儿童即拍摄并上传,同时督促警方采取相应行动。

这一号召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反响,截至2月8日19时30分,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粉丝已达8.8万余人,最近几天粉丝数量更是以每日上万人的速度增长。目前,该微博已发微博1800余条。90%以上都是全国各地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

许多知名人士也加入了打拐行列。《凤凰周刊》记者邓飞也在自己的微博里号召:“2011年,和儿童拐卖打一仗。”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在2008年调查广东、广西等地儿童拐卖情况时发现,被拐儿童部分流向职业乞讨产业。“在微博时代,我们可用微博联系和动员各地志愿者拍摄卖艺乞讨儿童,然后报警,通过警察来鉴别和做DNA鉴定对比。以前做不到的,今天可以做到了。我们应贡献、整合和集中我们自己的资源和力量,支持和协助公安部门的打拐行动。”

这场全民打拐行动也引起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注意,他对此表示支持。2月3日,他在微博上写道:“反对拐卖,人人有责”,“禁绝拐卖、禁绝利用儿童乞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表示“反拐工作任务繁重艰巨,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欢迎提供拐卖犯罪线索,对每一条线索,公安部打拐办都会部署核查”。

据介绍,迄今为止,我国已开展5次全国“打拐”专项行动。2009年4月开始的全国“打拐”专项行动中,全国破获拐卖妇女案件6574起,拐卖儿童案件4595起,打掉2757个犯罪团伙,刑事拘留拐卖犯罪嫌疑人17486人,抓获此类在逃人员3044人,解救被拐卖儿童6785人、妇女11839人。

事实上,自从2010年12月12日开通微博以来,陈士渠就随时接收网友线索,并向发现线索的当地公安部门进行部署。但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暂不接受媒体采访。

多个地区的警方已表示支持这场全民打拐行动,并号召当地民众响应。广东省中山市警方今日在微博中表示:针对“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爱心接力,中山警方将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部门对全市乞讨儿童进行清查。

对有被拐骗嫌疑的儿童采集血样,对其身份进行技术甄别并立案侦查。不是被拐骗的,将协助民政部门积极救助并遣送。警方提醒市民,发现行乞儿童身上有致残致伤痕迹疑似被拐的,请立即拨打110。

该行动也引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2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在微博中说,她在网上看到一个被拐儿童被虐待的帖子,不由得想起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在2010年两会上提出的应禁止儿童乞讨、强制救助流浪乞讨儿童的提案,她由此愤怒地表示,要和人贩子“拼了”,“咱‘两会’提案见”。

2月7日晚,韩红表示“提案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当天还召开了由律师、资深媒体人士以及专家参与的第一次打拐提案启动会,2月8日,会议第二次召开。韩红在微博中透露,提案主旨已基本确定:1.立法严惩;2.解救收容;3.开放福利院的创办规定;4.提高低保人群的福利待遇。韩红说:“我们知道有困难、有危险、工作量巨大……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要相信政府一定会解决此事!”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新闻在介绍“微博世界里的打拐”这件事时,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并不断突出时间,以此来体现“微博打拐”事件报道的快速、及时。

B. 于建嵘想把110出警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将它发在微博上,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于建嵘的大无畏精神并对个别部门的不作为提出批判。

C. 韩红和濮存昕的加入,壮大了微博打拐的队伍,同时他们的名人效应也给民众以巨大的感召力,名人也以此提升了人气。

D. 微博打拐已经收到了阶段性的成果,全国破获拐卖妇女案件6574起,拐卖儿童案件4595起,打掉2757个犯罪团伙。

E. “微博世界里的打拐”事件得到广大网友的有力支持,说明广大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很强,这将有助于推动这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2.与传统打拐不同,“微博打拐”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根据文本内容概括。

3.这则新闻报道后,有人认为在微博上传乞讨儿童照片,提前发布被拐儿童信息,容易为犯罪者转移受害人提供便利条件;有人认为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微博打拐能让一些家庭看到希望,也是一种良心,让人感到一丝欣慰。对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新闻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能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横蛮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B. 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主人公韩山拾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通过其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对比,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

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心呵护。

D.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E. 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2.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章为什么多次写主人公改变姓名和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1)《琵琶行》中以环境从侧面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大胆发挥创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联想到落叶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4)在《赤壁赋》中,苏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做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5)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①本诗写于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③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

A. 首联“多”字写出了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独”字写出了自己悲凉的处境。

B. 颔联通过“乱云”“薄暮”“急雪”等景物写自己的愁苦,情景交融。

C. 颈联“瓢弃樽无绿”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

D. 颈联“炉存火似红”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之景,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E. 尾联用典,原指殷浩忧愁无聊,此处指诗人没有收到书信,也没有书信需要回复。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