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 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转载请保留此链接!。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千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是一项是(   )

A.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 “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D. 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导致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 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才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C. 《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的典型音调。

D. 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B. 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C. 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D. 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

 

1.C 2.B 3.B 【解析】 1.试题分析:从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表述可以的自,“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是魏晋风度的体现, 不是它出现的原因。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是魏晋风度的体现, 不是它出现的原因,答非所问。 2.试题分析:根据原文第三段表述“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 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可知,当时的文人能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中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觉醒。 3.试题分析: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只是着眼于评价作品的文笔和意境,并没有着眼于评价作品是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这个结论是作者提出来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户外真人秀是目前电视台追捧的娱乐热点,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忙得不亦乐乎,面对荧屏上的真人秀热,河南卫视却剑走偏锋,首次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与电视娱乐结合在一起,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节目将作家蒋方舟、蔡崇达、张晓晗、陈谌当然,与演员张晓龙、吴越、柯蓝、李乃文等人混搭一处,让这些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玩雪,用电视真人秀形式来表现文学写作,这档节目在获得赞许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对文学与娱乐节目结合这种形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不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3)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传》)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操吴戈兮披犀甲,_____________________,失交坠兮士争先。  (屈原《国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以?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孟子 离娄上》)

②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③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上述材料中①中的“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包含了一个教育的道理,是___________。③这是一则成语的出处,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中,“厚”是指“厚待”,“薄”是指“薄待”这两句话分别针对怎样的教育和学习的弊端而言?对“其中锐者,其退速”你有什么感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①,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②,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③新唱,谁谓古今隔。

【注】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③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

1.下阕“灵均去后楚山空”中的“灵均”是指伟大诗人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中的“梦得”是指唐代诗人、在贬谪地武陵写出《竹枝词》的刘禹锡,诗人为什么要向好友苏坚提到刘禹锡?

2.请欣赏“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之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隙者,虽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朕之不德也。”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为人主病不广大      称:称赞

B. 食不肉             重:重叠、重复

C. 与善             详:通“佯”,假装

D. 朕之不德也          章:显扬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而又缘饰儒术           ②初淅沥萧飒

B. ①故人善宾客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C. ①力行近仁             ②浩浩如冯虚御风

D. 赐告牛九杂帛           ②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

B. 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门客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他们,家里没有什么余财。

C. 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得指责。

D.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2)愿归侯印,乞骸骨,道贤者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