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①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②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③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渐:渐进发展  经事:常规之事。 ③论次:论述编次。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不君则                    犯:作乱

B. 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遭受

C. 垂空文以断礼义,一王之法    当:适合,恰当

D. 犹不能尽其意                宣:颂扬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徒慕君之高矣也

B. 而礼之为禁者难知             不者,若属皆且为

C. 而君比之《春秋》,谬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

D. 垂空文断礼义                 木欣欣向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的一组是

①《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②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③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④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

⑤《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来看,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是他曾担任太史令的职务,不愿弃置天子圣明盛德而不予记载,埋没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而不予载述,从而违背先父的临终遗言。

B. 因为上没有圣明君主,处在下面又得不到任用,所以孔子撰写《春秋》。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

C. 《春秋》之中记载了三十六次弑君事件,五十二次亡国事件和诸侯不计其数的不能保其国家的事件。所以《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

D. 司马迁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到了第七年,太史公遭逢李陵之祸,被囚禁狱中,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

5.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作为儒家经典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一年间的史事。

B. 编年体,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C.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这是按传主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帝王的行事关系到全国的政局,是立国之本,故其传记称“本纪”。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列传则是为人臣及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

D. 《诗》《书》分别指《诗经》和《尚书》,前者是我国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属于文学著作;后者则是儒家经典,具有很深的思想教化意义。

 

1.C 2.A 3.C 4.C 5.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C项“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的“当”,结合语境,流传下这部用笔墨写成的著作来判明什么是礼义,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应该译为当做。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除了理解意思,还要结合语句成分分析用法。两个“所以”均为“的原因”,B第一句为所字结构,第二句为被动,利用句式可以判断,C项前者为“与”,后者为“比”;D项首句,连词,表目的,后句连词表修饰。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候要注意积累。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信息筛选的。大多是结合题干提示筛选,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 什么,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表明“《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①句是说《春秋》文字篇幅,要旨多。④句是说孔子写春秋的原因。建议使用排除法。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春秋》是一部讥刺历史的著作错。原文“非独讥刺而已也”。 点睛:解答此类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诗》《书》分别为“六义”之一,都属于儒家经典。选项内容“后者则是儒家经典”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雅俗的未来

王立刚

1917年杜尚把一个小便池提交给“独立艺术家学会”的展览,这件“作品”于是成了最著名(或许也最声名狼藉)的现代艺术品之一。不论对这一作品的内涵有多少种解释,至少下面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历史的前后语境,那就是:小便池是对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的一种讽刺,也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的一种激进尝试。20世纪5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全面压倒了古典音乐,电视压倒电影,HipPop压倒华尔兹,迷你裙压倒长裙,通俗小说压倒纯文学……或许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大众的俗趣味对精英的雅趣味取得如此巨大的优势。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这就是当代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缘起。

谈到中国,在当代,从审美领域来说,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无边的审美,如人们每天的微信中都少不了随手街拍的花花草草或者美食图片等。不仅大众的审美对象是无边的,审美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高雅艺术继续存在,但愈趋局限于狭小的圈子中。更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大众对所谓的俗趣进行的种种发展和探索,有时这种方式被冠以“恶搞”而显得很负面也很不审美,但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譬如周星驰的一些电影。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的。互联网上,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大众和精英趣味的分化、成长和创新。

高雅趣味与大众趣味的良性互动将创造空前的文化繁荣。但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种繁荣,还看到另一种畸形的审美,那就是恶俗和平庸的崛起。

恶俗是利用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来博得大众的眼球,毫无疑问,个别的恶俗艺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但随着大众的批判精神的提升,恶俗很难再获得20年前的机会了。

与恶俗相比,平庸更体现了市场、资本对于审美的影响。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为一种文化资本,并行使“审俗霸权”来压迫受众。这种资本通过挖掘“文化偶像”,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粉丝群为文化资本埋单。“粉丝”不是一开始就“脑残”的,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来“诱捕”粉丝,慢慢使之失去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如果能够排除这些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是令人期待的。在不同的人群中,总有一些人实践着颇为不同的生活,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他们的传奇也在自媒体上流传,但他们并不是神话,而是现实的人,是审美的主体。

                                                    (节选于 201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大众的俗趣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B. 当代中国,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不仅对象是无边的,而且标准也极为多元。

C. 高雅艺术采取俗世对象的方式以吸引眼球,比如通过互联网,尝试将高雅艺术糅合进庸俗的形式中,实现雅俗的互动。

D. 假如能排除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是值得期待的,总有人会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历史语境看,杜尚将小便池送展,既是讽刺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也是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的激进尝试。

B. 雅俗可以互动,当今,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了俗世对象和方式,而某些通俗作品则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C. 文化资本是由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而成的,它通过挖掘“文化偶像”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进而赚取粉丝的钱。

D. “粉丝”多是被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来“诱捕”,他们往往丧失了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代表着俗趣味对雅趣味的胜利,扩大了审美的对象。

B. 通俗文艺未必就是平庸低下,同样也可能有高尚的精神关怀,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C. 对恶俗的欣赏,源于大众批判精神的缺失,如某些作品讽刺残疾人,居然赢得了喜欢。

D. 平庸体现了市场、资本对审美的影响,越是平庸的作品,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形成一种“审俗霸权”。

 

查看答案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 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   ①   (杂糅/杂揉),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 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 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敝之/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  丙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雄厚深沉,可能会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 ③  神志/神智)痴迷,。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③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智

B. 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志

C. 偌(n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志

D. 偌(r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智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戊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如果  只要  浩荡   沉湎   不知所以

B. 只要  如果  浩瀚   沉湎   不知所措

C. 只要  如果  浩荡   沉醉   不知所以

D. 如果  甚至  浩瀚   沉醉   不知所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自“家风耀中华”和“永远的长征”图片文献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B.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C.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 《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衰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4.心学宗师王阳明在家乡余姚龙泉山中写过一首《中秋》诗:“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下列与《中秋》第三联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 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查看答案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初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 “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仿照前文句式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名著就是经过岁月漂白仍然不褪去艺术光泽的经典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名著,他像一个炽热的熔炉,把懦弱冶炼成钢铁;《简爱》是名著,她像一根动人的琴弦,让爱情奏响尊严的和弦;《______》,是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儿面

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

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20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

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

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

问归还什么?

青年犹豫不语。

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我这么一个儿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

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

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22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50多岁的劳改分子。

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30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

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

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

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

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

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

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

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

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对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

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

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

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

友人夫妇,顿时肃然。

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

友人愧曰:“当然当然。”

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

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

青年回答:“3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

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

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

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

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

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

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

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青年来京归还古砚,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因为他清楚这是一块非常值钱的古砚。

B. 小说中“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我”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适时地对“青年”流露出钦佩之情。

C. 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固然见出它见识不凡,但也说明他大胆冒失,所以才有了后来伐树的危险,差点丧失了性命。

D. 小说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对视,嗫嚅而言,害怕青年此来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E. 小说结尾友人展纸挥毫,题字相赠,不仅产生突转的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而且更好地突现出人情美,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小说以“孩儿面”为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林区青年这一形象时,主要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主要写青年来京归还古砚,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青年讲述一段往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