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十里蛙声出山泉”这一命题创作出一...

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含蓄,讲究诗意美。齐白石曾就“十里蛙声出山泉”这一命题创作出一幅经典画作,画面是一群群蝌蚪顺涧而下。作品将听觉通过视觉含蓄地表现出来,意为眼前的蝌蚪将成为明日的青蛙。

假设你也是一位画家,请以“骤雨初歇”为题构思一幅图画,使之富有含蓄的诗意。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你想象中的画面,并简要加以解析。(不超过100字)

 

示例一:画面主体为两枝花枝,枝上附着四五片湿漉漉的残叶和两个残存花蕊的花蒂,枝下是满地零落的花瓣,一只麻雀立于落红之处,抬头凝望枝上花蒂。湿叶、落红表明雨骤,麻雀闲立意味雨歇。    示例二:画面主体为光脚行走于小桥之上的老翁,身披蓑衣,手持斗笠,蓑衣斗笠仍在滴水,老翁身上衣服尽湿;桥下水流湍急汹涌。老翁打扮以及急流意味雨骤,手持斗笠的动作意味雨歇。    示例三:房前一口大缸水满溢出,瓦檐仍在滴水,两个儿童院中挑弄蚯蚓嬉戏。缸满水溢、屋檐滴水、蚯蚓出土意味雨骤,儿童院中嬉戏意味雨歇。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描述画面时要抓住“注重含蓄”的特点,就是画面的主题不要直接展示出来,而要用其他细节来暗示。“骤雨初歇”可从雨后的场景来表现,如花鸟虫鱼等自然景象等。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 ,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 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踏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

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注】① 这两句选自李煜词《望江梅》。这首词写于李煜被俘到汴京之后。

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句诗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文中三次出现“栀子花香”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三处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3.(1)作者眼中的“家”既简单又复杂,作者对人生的幼年、中年和老年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家”有什么感悟?

(2)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有何效果?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 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C. 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D. 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好而易碎的特点。

E. 结尾段含蓄地指出家的内涵与永恒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唤醒我们对亲情的珍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

(1)昆山玉碎凤凰叫, ________________。……女娲炼石补天处, ______。 (《李凭箜篌引》)

(2)  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________________。(《蜀相》)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5)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易触发诗情。杜甫登高,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 之家;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轴”的富庶繁荣。李白登高,体验到“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的艰险,荀子更是从登高中细细品味到人生的哲理:  “  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 ①,逆旅新丰②。

    看五陵③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濛濛,春水东流,有似愁浓。

【注释】①鲁酒:春秋时鲁国所酿酒,味薄。    ②逆旅新丰:唐代名臣马周未做官时客游长安,住在新丰旅舍中,受尽店主白眼。逆旅,旅舍。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③五陵: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长安一带。 

(1)这首元曲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曲意简要赏析。

(2)本曲结尾写道“有似愁浓”,试结合全曲,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浓愁”的。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3)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