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站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

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醒了,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__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篇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和技巧分析。A项“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不够准确,应是“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表现”,“情节曲折、紧张”也欠妥。C项写马裤先生一把手巾擦了至少一刻钟,是表现其自私自利的性格,而非“讲究卫生”。E项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比,而是夸张、讽刺手法的运用;“我”只是见证者,旨在通过“我”的眼睛和感受侧面表现马裤先生,而非“反衬”作用。 点睛: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如本题E项。 (2)试题分析:此题可换一种问法,开头一段描写言行举止的内容,在全文有何作用?所以答题时,要从内容、结构、文体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要从全文的角度,结合着人物形象特点及小说主题来分析;在结构上,可从开头这段的描写与下文的故事内容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如为下文做铺垫等;在文体特点上,要从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作答。 (3)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要有理有据,要力求全面。应结合马裤先生的言行和“我”的感受来分析概括。如“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这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的形象。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如本文小说中的马裤先生,就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等描写内容来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诗经·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多彩,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自己高洁美好的品格。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一样任意漂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 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本诗广为传诵的名句,分析这句诗写景有什么特色。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加线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下江陵,顺流而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鱼虾而麋鹿         西望夏口,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 池鱼思故    渊:河流

C. 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 依依里烟    墟:废墟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 为仲卿母所遣    B. 而今安在哉

C. 有碑仆道    D. 侣鱼虾而友麋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