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心有阳光,张望世界 从窗子看出去,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观。其实,景物并没有变,变化的只是人的内心。一个心水澄澈的人,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如碧玉般纯洁、美好;而心水污浊的人,看到任何事物都是肮脏龌龊的——以心为框,你看到的画面,即你的世界。 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见利忘义者有之,利欲熏心者有之。殊不知,内心的真早已蒙尘,内心的善早已湮没,内心的美早已沉沦,于是,人们从自己的心窗满眼望去的,都是争斗和喧嚣……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的苦难在于,飞速旋转的物质齿轮正一点点带领着我们远离阳光。时间像一个温柔又阴险的化妆师,它不仅悄悄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悄悄改变了我们儿时的美好心境。于是,人们纷纷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掩埋了自己的斗志和信仰,他们的心中再也没有了阳光,透过人生的窗口,他们满目看到的是废墟般的凄凉,他们开始抱怨社会,却忽略了,只要内心足够明亮,他们自己就可以让这个世界发光! 我以为,点亮内心的世界,才能探寻最真的美好。冰心曾说:“如果你是简单的,这个世界就是简单的。”是啊,如果你的心变得安静,这个世界就是安静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即使身处困局,沈从文的窗外,世界依旧是“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般简单、安静。“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没有被时代同化,没有被世界改变,没有让世俗的纷杂扰乱澄澈平静的心水,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年近古稀时,为了收到妻子的第一封情书而潸然泪下,才能在古稀之年依然能享受孩童般最真挚简单的快乐。沈从文让自己的心永远归于简单和安静,他从窗子里向外看到的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会喧闹和复杂。 “即使从死亡空洞的眼穴里,我也能够望见生命的讯息!”莎士比亚如是说。心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一个人怀着怎样的心境推开自己的窗户便会收获怎样的风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心中的阳光和温暖,用充盈的内心去迎接光明。因为,最深的幸福源自阳光的照耀,而那阳光,就出自我们内心! 朱德庸曾说:“这个时代走得太快了,人们往往追求华丽的外表而非灵魂的高度。”朋友,或许你会抱怨命运的瞬息万变而致使自己心中长遍荆棘,可是你看,几米就做到了心有阳光。当几米说出“我在冰封的海底,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又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阳光”时,他的内心绝对不是黑暗的。他在他的心窗的画框里,张望到的世界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到了最美的惊喜”! 站在生命的窗前,让心灵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灵魂与阳光共舞,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温暖与明朗…… 喧嚣之外,寻求宁静 这是一个被喧嚣所占据的时代,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喧闹的色彩。打开窗子,似乎再也难以见到云淡风轻,闲淡旷远的恬静,只是喧嚣,无尽的喧嚣……其实,人的眼睛是一扇窗,同样的景象由不同心境的人去看,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静。其实,眼前的所见大都是心灵的映射——只要心中有阳光,所见之物必定会绽放光辉! 诚然,时代的喧嚣,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又有谁能摒弃喧嚣?也许,我们只有如周国平所言,“人本于喧嚣之外,寻求安静,才能使自己不被喧嚣所占领,不被喧嚣所淹没”吧? 林清玄有言:“心水如果澄清,什么山水花树照在上面都是美丽的;心水如果污浊,再美丽的花照在上面也只能是污秽的东西。”是啊,世界从不曾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世界上也从未缺失爱,缺失的只是坦然拥抱爱的心灵。我们若想拥有美好安宁的生活,首先要澄清自己的心水,擦净自己的心窗,你向世界真诚地敞开善意的怀抱,世界也定会与你温暖相拥。 窗外的世界是喧嚣的,但是你还是可以在喧嚣之外去寻求宁静的。孤山下、西湖边,梅妻鹤子,逍遥流年——林逋厌倦了生活的喧嚣,置身于喧嚣之外,在恬静的山林中,静享安静的乐土,体味生活的滋味。林逋踏足寺庙,梵音轻度,禅香缭绕,与高僧诗友相唱和。他举头望月,把酒临风,那稀疏的梅影轻倚在他的青衫之上。身处喧嚣之外,寻求恬静生活,林逋才能尽情展示自我,隐于自然之中,随性、恬静。 窗外的世界是喧嚣的,但是你还是可以在喧嚣之外去寻求宁静的。想起了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恬静生活,清脆的鸟鸣、平静的湖面,无人打扰,世俗的喧嚣难以冲破他心中的恬静;想起了顾城的激流岛,他在那里摒弃了喧嚣生活,他在那里守护着自己疲惫的梦想,赶走一群群黑夜,只留下铜鼓和太阳。面对窗外的滚滚红尘,他静静地写下——“请用凉凉的雪水,把地址写在手上,或是靠着我的肩膀,度过朦胧的晨光……” 至此,我们发现了,那面所谓的窗子更像是一面镜子,那片窗外的风景正是这镜子映出的窗内的世界——正是你自己。你优雅,这风景便优雅;你宁静,这风景便自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禅意。“你看见的便是你想看见的。” ——这句话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见到美景?那自然要我们漂净心灵的潭水,收摄纷繁的欲念,坚守内心的美好。 也唯有此,我们才能在掬一捧映出皎白月光的心水洗濯双目之后,推开窗子,望见那满山树的花,灼灼怒放。 推窗揽景,但观宁静悠然 檐下窗棂斜映枝丫,光影倥偬间便是时代的缩影。雅与俗,静与闹就在窗外真实而荒诞地存在着……如此世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洗尽铅华,推窗揽景,但观宁静悠然。 当前,经济像水一样迅速蔓延,现代通信如风中草芥一样遍地开花。攘攘世间,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碌碌奔竞,孜孜营求,而把人生的“杨柳色”给丢失了。太多人在心灵的画框中只能瞧见俗闹之气。是啊,在这个信仰生活失落,情感生活缩水,文化生活粗鄙的时代,我们心中还有宁静吗? 人们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荷尔德林曾这样格调高雅地描述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生活中的诗意还有吗?时代的步伐和城市的节奏让我们越来越感到呼吸变得异常混浊,脚步变得格外疲惫,心情变得格外浮躁。于是,我们从窗口看到的,往往就是霓虹闪烁车流滚滚。其实,在我们的窗口折射出的,就是我们内心所见呀。 雪谟曾经说过:“心大则诸法皆营养,心小则举世皆绊索。”的确如此,一切景语皆心语,我们从窗口所看到的一切,皆是源自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的,我们没有权利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面对的世界,但我们却有能力选择心灵的去向,有能力选择心灵的简单安静或是喧闹复杂。 这一份心窗,这内心的安然,是源于“大隐隐于朝”的智慧,是源于陶潜“心远地自偏”的淡定,是源于林徽因“真正的安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的淡定。是的,我们也需要在空洞的窗口中沉思的时刻,在聒噪中静默的岁月,有不被外界随意牵制的笃定安然的人生。 我们曾经看到,当纽约都市的人们从心中窗口只能看到外表的光鲜和社会带来的重担时,梭罗却选择了由繁入简的生活——他凭借“把生活逼向绝境,简单,简单,再简单”的信念,舍弃了都市生活,在湖光粼粼、鸟声啁啾的瓦尔登湖畔,梭罗追寻到了生命的宁静;我们也曾经看到,当“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人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称号争得头破血流时,季羡林老先生择伪存真,他自请辞去了“国宝,大师,泰斗”这三项“桂冠”,于是,季羡林老先生追寻到生活的宁静,他保留了文学的纯真和人格的尊严。 没错,只要我们心中的窗户时刻保持湖水般的明净,那么,无论窗外是春和景明,抑或是淫雨霏霏,我们都能够看到我们心中的太阳花,因为心有明窗净,何惧尘世浑,推窗揽景,我们自可看到宁静悠然…… 倚窗窥心境 窗,为人生之画框,景,为心境之外显——窗因情不同而关合不定,景因心境不同而变化相生。人生在世,我们都是那倚窗观景之人。毋庸置疑,只要我们心中有一扇一尘不染、明亮照人的窗户,那么,我们何惧尘世的丑陋与浑浊? 我们推窗是为了寻一份不同于自我的风景,却不可避免地让所观之景染上了自己的心灵色彩。同为雪,岑参眼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看到的是满目春意;同为雪,柳宗元眼里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看到的是满眼孤寂;同为雪,白居易眼里是“夜来城外一尺雪,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看到的是卖炭翁的辛酸;同为雪,毛泽东眼里是“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看到的却是革命者的未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相生的时代,世界宛如一面满是窗户的墙壁,你选择一扇窗,打开后便是另一番风景,在这光影变幻、虚实交错间,我们倚窗观的是别处风景,赏的却是自我心境。很多时候,观景者为景痴狂,为景沉沦,不过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在作祟罢了。《菜根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自心尔。” 风景本无意,因心而生情。雅与俗,本是我们自己心中所想,不是风景携来;动与静,亦是我们自己心中所感,不是风景所含。或许世间的变化让我们心有旁骛,或许窗外的景物让我们眼花缭乱,那么,我们何妨像范仲淹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推开“江湖之远”之窗,我可忧其君,推开“庙堂之高”之窗,我能忧其民——范仲淹擦亮心窗,眼里自有云白山青。我们又何妨像苏东坡那样守得宁静逸然的本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那么,便能“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启窗而观,无处不是悠然南山。 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其实世界怎样不重要,我心如何才是关键。通过心窗看世界,我心即世界。我们必须修炼内心,净化心灵,相信透过那颗坦荡简单的心,我们定能看见纯美宁静的人间美景。 悠然恬淡,活出自我,从不是一声简单的口号,活在当下的我们,如何才能不因窗外景物的变幻而随之悲欢无常?千万景色迷人眼,试问倚窗人,你赏了什么景色?又窥得了自己何种心境? 【解析】试题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是三个大方向。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考核的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其次 “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其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属于完美审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字。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_____________。“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指“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个学科的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________________。核心素养 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完善素质教育理念。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个民族    ①    领土被敌国占领,   ②    自己的文化还在,   ③    能重新凝聚人心,   ④    有复兴的希望;   ⑤        ⑥     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化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即使         只要          就         还         反之      如果

B. 倘若         那么          也         而且       但是        /

C. 一旦         如果          才         并且       否则      假如

D. 只要          /            而且       就          或者     一旦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复杂的社会现实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学习践行国学经典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声,究竟应如何有效地传承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几千年教育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在中国古代,从私塾到书院,学生便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经典,受到人文修养方面的熏陶,实现了培养知书达礼的儒雅君子的教育目的。

A. 通过长期诵读经典,人们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B. 不仅要长期诵读经典,还要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C. 只要长期诵读经典,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D.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是需要人们通过长期诵读经典,在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有的接待宴会,剩菜倒掉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这些公款浪费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消磨个人进取意识。

B. 曼谷城区屋顶出现的绿色的“补丁”,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带来别样风景,而这些城市菜地的功能已开始引发学界的关注。

C.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为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绕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饱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D. 自“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