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作者:南桥 ①农村留守儿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作者:南桥

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近年社会关注不少。这些孩子父母远游,其教育“营养不良”。城市中产家庭的儿童,则存在教育“营养过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教和保姆组成的庞大阵营,带着浓厚的焦虑和期待,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孩子身上,童年就这样压碎了。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世界性。泰迪·韦恩在《纽约时报国际生活》中称,现在有不少夫妻不愿意要孩子,其中原因之一是养育负担太大。有的家长特别害怕被拉入其他妈妈的团体,害怕游乐场和日托中心的交际,以及那些没完没了的活动和课程——如今这些活动和课程是中上层阶级养育子女的常规内容。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必须陷入这种疯狂呢?其实过了头的养育,才是今日教育焦虑的一大根源。

②儿童发展研究者曾提出“直升机父母”一说。

③前斯坦福大学新生管理处主任、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朱莉·莉斯考特-海姆斯博士,写了《如何养育成人:打破过度养育陷阱,成功养大孩子》一书,力陈“过度养育”的弊病。过度养育是指孩子力所能及或是可以学着做的事,父母都去代劳。例如,小孩打闹,大人帮助协调解决。去什么地方,家长都不放心,要亲自接送。“我们就像对待珍稀花草一样对待孩子,在照料上不厌精细,一见风吹草动,怀疑孩子可能受到打击,便冲上去保护。”

④过度养育会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如果说家长、孩子、家教是生产者的话,大学、用人单位、未来配偶,则是消费者。海姆斯多年接触刚脱离父母的大学新生。若这些新生成长中“养育过度”,其行为会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海姆斯自己接待新生的时候,有的新生话都不会说,而是父母在边上代劳。

⑤过度养育的后果,会往后延续多年。在日后就业上,被呵护过度的孩子,遇到用人单位,更会问题多多。2005年,一个名叫理查德的常青藤学校毕业生在华尔街某投资银行就职,年薪25万。他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妈妈心痛,想方设法找到小伙子老板的电话,跟他抱怨。次日小伙子上班时候,在电梯口就进不去了,保安把他的东西装在一个纸盒子上拿过来,让他走人,纸盒子上写着:“问你妈妈去。”这个老板或许不应该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小伙子妈妈的做法颇让人厌烦。儿子都工作了,还大事小事来插手,恐怕哪个雇主都难以接受。

⑥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圣经》上告诫男女成人之后,要离开父母,和配偶结合,成为一体。失败婚姻则是一方甚至双方无法割断和原家庭的脐带,任由父母控制。2016年初北大一位教授,和银监会一位美女处长闹出离婚大战,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双方父母互向孩子配偶单位写控告信。两个功成名就的当事人,在婚姻家庭的纠纷中,却离不开父母的控制,外人看了纳闷,可在我们这个“可怜天下父母心”声音极高的国度,这种事实在寻常。

⑦看完此书,我总结过度养育有七宗罪:(1)只给东西不练能力。(2)____________(3)_________(4)只重视学习和升学。(5)__________(6)____________(7)不听专家意见。

    ⑧针对这七宗罪,不妨建议如下:

    ⑨第一,要放权授能而不是微观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大家可能都知道经理人对于员工的管理,一种叫授能是给员工自主权,让他们自行决定工作方式,承担相应风险,此间除了完成工作之外,员工能力、积极性得到提升。另外一种管理,是微观管理,抓西瓜也抓芝麻,事必躬亲,员工得不到合理训练,能力不升反降,管理者本人也累。这种领导是无能的领导。家庭也是社会组织,运作上不无类似。大事小事事必躬亲的家长,是无能的家长。

    ⑩第二,适度“放养”,教会孩子如何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问题是孩子成年后会接触一个又一个陌生人,不是所有陌生人都危险的。有危险的陌生人,不与其说话不一定就能解除危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应对。

    ⑪第三,学会延迟满足,让孩子吃苦吃亏。过分强调要给孩子瞬间满足,不能刺激他们的心灵。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纸糊的泥捏的,受不起一点打击。为了鼓励、夸奖他们,让他们瞬间满足则不惜代价。得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这样他们会成长得更皮实些。

⑫第四,不要参与恐怖的“升学军备竞赛”。父母为了孩子成功,每一步都跟着扶持:帮孩子选课,选容易得A的课程,帮孩子做作业、写文章等。在中国不要说上大学了,就是找幼儿园、小升初的过程,都是家长在血战。其实正规教育没有这么重要,本书说的原生家庭中的家教对人的成长更为重要。

⑬第五,让孩子根据不同年龄的能力,学着做家务。由于过度强调孩子的学习,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信,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比如家务,都是家长代劳。孩子日后进入社会,毫无准备。不会做这些都还事小,关键是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要会安全、高效地做事。劳动给人带来快乐,完成任务且能帮助他人,也会带来荣誉、自豪和团队归属感。有家教的人家,无论中外,都会蓄意在这方面训练。

    ⑭第六,让小孩渐渐自己拿主意,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应该训练小孩在做事、办事上,逐渐独立自主。家长让小孩自己思考,不要过早给答案,学一点“苏格拉底式询问”和批判性思维方法。

    ⑮第七,多听专家的,而不是周围婆婆妈妈的。比如和有类似想法的家长形成一个社区;和配偶达成共识。建议大家去关注一些相关专家,不要看微信上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文章。一些作者为了寻求更多关注,有强烈的媚俗倾向。多去看看真正的专家学者怎么说,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错误观念。

    ⑯人类总要经历些风吹日晒,否则无法应对日后更大的风浪。现在“直升机父母”说法都过时了。父母中新的品种叫“无人机父母”。他们平时看不到,却通过短信、微信,隐形地在遥控。一旦孩子有丁点问题,他们立刻抵达现场,“危难之处显身手”。还有一个新说法,叫“割草机父母”,说这种父母,在前面给孩子清道,什么杂草和石子都不留下,让孩子的路平平坦坦。小孩的路,都是家长给铺好了,哪还需要他们去走出来?

(选自2016年12月10日 《南方周末》,有删改)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直升机父母”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①段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提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为了引出城市中产家庭的儿童教育存在“营养过剩”。

B. “童年就这样压碎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是家庭成员的阵营庞大,家长的焦虑和期待沉重。

C. 教育“营养过剩”问题不仅仅是在中国存在,而且有一定的世界性。

D. 根据泰迪·韦恩的说法,现在有不少夫妻不愿意要孩子,根本原因是养育负担太大。

3.根据文章③—⑥段的内容,概括“过度养育”的危害。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 第③至⑦段着重阐述了过度养育的危害。

C. 第⑧至⑮段提出了针对上文的七条建议。

D. 第⑯段继“直升机父母”又提出了“无人机父母”、“割草机父母”,他们名称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

5.根据文章提到的七条忠告,填写表格

 

七    宗    罪

七条忠告

1

只给东西不练能力

要放权授能而不是微观管理

2

 

适度“放养”,教会孩子如何和陌生人说话

3

 

学会延迟满足,让孩子吃苦吃亏

4

只重视学习和升学

不要参与恐怖的“升学军备竞赛”

5

 

让孩子根据不同年龄的能力,学着做家务

6

 

让小孩渐渐自己拿主意,自己解决问题

7

不听专家意见

多听专家的,而不是周围婆婆妈妈的

 

 

6.下面有一段小学生和妈妈的对话,结合文章的观点,对妈妈的态度加以评析。(不超过80字)

妈妈:今天上学怎么样?

孩子:还好,可是我把书包忘到学校了。我怎么办?

妈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你能不能开车带我回学校去拿?

妈妈:对不起,不行。我下午还有别的事。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

孩子:我可以打电话问同学,问作业是什么?

妈妈:可以。

孩子:可是我需要的东西可能在书包里。或许我可以发邮件给老师,告诉她我忘了,问她怎么说。

妈妈:也可以。按你自己的想法,然后试着自己解决看。

 

 

 

 

 

 

 

 

 

 

 

 

 

 

 

 

 

 

 

 

 

 

 

 

 

 

 

 

 

 

 

 

 

 

 

 

 

 

 

 

 

 

 

 

 

 

 

 

 

 

 

 

 

 

 

 

 

 

 

 

 

 

 

 

 

 

 

 

 

 

 

 

 

 

 

 

 

 

 

 

 

 

 

 

 

 

 

 

 

 

 

 

 

 

 

 

 

 

 

 

 

 

 

1.那些过度养育未成年或已经成年的孩子的父母。 2.D 3.这种过度养育会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也影响他们往后的就业和婚姻。 4.D 5.(2)圈养着不让其经风雨。(3)过分强调瞬间满足。(5)不组织孩子从事家务和劳动,(6)代替孩子思考。 6.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注意文意的概括,通过文章的论述中心 “过度养育”问题,可知答案。 2.试题分析:答案D对应的原文是“其中原因之一是养育负担太大”,选项为“根本原因”,混淆范围。 3.试题分析:注意抓住各段的断首句“过度养育会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就业”“在婚姻家庭问题上”进行概括。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此题抓住各段的断首句“过度养育会损害孩子的能力、韧性、快乐和自我意识”“就业”“在婚姻家庭问题上”进行概括。 4.试题分析:文中有“现在‘直升机父母’说法都过时了”,可见只是所发不同,内涵是相同的。 5.试题分析:抓住忠告中的重点词语“放养”“延迟满足”“做家务”“自己拿主意”,总结罪状。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运用的题目,注意对文中妈妈的观点予以肯定,结合文中提出的几点忠告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 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 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 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       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       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       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       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       在艺术中,⑥        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A

因而

    可是

那么

因为

所以

B

于是

由于

那么

但是

所以

C

因而

由于

所以

D

于是

可是

所以

但是

因为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增广贤文》)

2016年2月28日,美国NBA常规赛勇士对阵雷霆,凭借斯蒂芬·库里在加时赛最后时刻的超远距离三分准绝杀,勇士121-118险胜对手。此役,库里全场得到46分,6次助攻,其中三分球16投12中,追平科比·布莱恩特和唐耶尔·马绍尔共同保持的单场三分球命中数纪录,并以单赛季288记三分打破自己保持的历史最佳纪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佩德罗大叔的遗嘱

(巴西)雷东多

佩德罗大叔的茅屋坐落在风吹雨打太阳晒的路旁,周围没有树木,没有菜地,更没有花园,孤零零地呆在干净、几乎荒芜的平原上。这位老汉只有那一间房、一头乳牛、一条生疥疮的狗。那头乳牛,老伴在喂养它的幸福年代挤过奶;那条狗,虽然常常对着月亮叫,可是没咬过人。老汉的家当就这么些。那么,夫妇二人靠什么生活呢?很简单,就靠佩德罗老汉腿上那块脓疮。是那块脓疮养活他们。那块疮总是在具有刺激性毒草液的腐蚀下敞着口儿,红红的疮口满是脓。生疮的腿上缠几块破布,像展品似的摆在门口,让来往的行人观看那又脏又臭的烂疮,那烂疮落满了苍蝇,看了叫人恶心。可是,这就是他们的摇钱树,每天为他们挣饭吃。此外,老汉有一枝旧卡宾枪,可以从邻近的田野里猎取节日需要的美味佳肴,无疑是对他们的乞讨生活的一种帮助。

佩德罗大叔的脓疮,一开始很小,非常小,几乎微不足道。后来,那个小点开始化脓,扩大,不过,不发烫了,一个月后,那个黑点愈来愈大,不久就有两分的小硬币那么大了,看样子像是要结疤了。就在此刻,老汉的老婆向他提了一个建议。他老婆虽然是个瘦弱多病的矮女人,但是头脑比她丈夫精明得多。她看到他那块脓疮那么大,就想出了一个妙主意:用它来展览挣钱。丈夫觉得这个主意极好。于是二人就开始设法使疮口继续烂下去。

靠这种办法讨来的钱,夫妇二人生活了三年,没有挨饿。三年间,老汉的疮伤已经蔓延到膝部,开始向肌肉比较发达的大腿发展,使得老人的身体几乎只剩下皮包骨头了。感到自己的体质如此干瘦,老汉不禁胆战心惊。此刻,他的体重已经轻得可怜,喘气都感到困难了。

于是,他第一次预感到自己快要死了,他要他老婆去见公证人,把他请到茅屋来。

“请公证人!请他来干什么?……”

公证人请了来。病危的老汉对公证人讲了一切,他的老伴儿直到他永远闭上眼睛后过了很久才知道。

原来死者留下了他的遗嘱。遗嘱说:“我身后留下一头乳牛、一枝卡宾枪,还有一条狗;狗,留给我女人;乳牛和卡宾枪卖掉,把钱交给牧师,作为我女人为我安息的灵魂祈祷的费用。”

仅此而已。没有什么比这份遗嘱更简单明了、更慷慨大方的了。

八天后,镇上赶月会,佩德罗大叔的老伴儿像旧时代随军的卖酒女人那样,肩上背着卡宾枪,手里牵着乳牛,由那条狗伴随,去赶集了。到了集上,她找到一个卖这些东西的合适地点。一个购买者走来询问牛价。

“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佩德罗大叔的老伴儿十分严肃地回答。

“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农民惊奇地望着老太婆重复道。

“不错,先生,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不多要,也不要少。不过,还有一个条件。”老太婆说,农民的惊异目光并没有使她心慌意乱。

“什么条件?”

“条件是:要买乳牛,得连这枝卡宾枪和这条狗一起买。”

“条件就是条件;我说过了,要买牛得连枪和狗一起买。”

“请问,枪和狗都要多少钱?”

“枪,十三比索二十佩塞塔;狗,三百个银币。”

农民愈听愈惊讶,不明白这位精明的遗产继承人玩的什么把戏,不禁把双手贴在屁股上大笑起来。结果,全集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儿来。

乳牛是新种,是有名的高产乳牛,三百个银币是蛮值的(实际上等于那三件东西的价钱)。农民仔细询问了她这样卖东西的原因之后,跟老太婆成交了:按照她要的价钱付了钱,带走了乳牛、卡宾枪和狗。

佩德罗大叔的遗孀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神色,当即赶到镇上的牧师家中问他说:“牧师先生,你这么慈善,请告诉我:交二十三比索二十佩塞塔,你可以为我那进了天堂的佩德罗的灵魂祈祷吗?”

牧师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便随口回答:

“可以,是的,可以,好心的太太,非常高兴!”

“请把钱拿去吧,牧师先生,请求你安排时间为我死去的丈夫的灵魂举行祈祷仪式。”

然后,她去找公证人,要当着证人的面说明她已经严格执行了她死去的丈夫的遗嘱。

(节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外国卷》)

1.小说两次写到了农民的“吃惊”有什么作用?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生疮的腿上缠几块破布,像展品似的摆在门口。

(2)佩德罗大叔的老伴儿像旧时代随军的卖酒女人那样,肩上背着卡宾枪,手里牵着乳牛,由那条狗伴随,去赶集了。

3.请简要概括佩德罗大叔的性格特征。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佩德罗大叔,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佩德罗大叔的遗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