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风 筝 曹雪芹①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风 筝

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风 筝

孔尚任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注】①《石头记》中曹雪芹托探春作。探春,宝玉同父异母妹,庶出,有才干,被迫远嫁后。②孔尚任,少时岁考不中,后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等。创作《桃花扇》,后获罪,被免职。回乡隐居,穷困潦倒至辞世。

(1)请简要描述两首诗描写的情景的异同。

(2)两首诗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1)相同点:都是写儿童在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不同点:①曹诗写清明时节(暮春时候),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②孔诗写早春时节,红衣童子欲放风筝却苦于无风,提线埋怨天公。 (2)托物言志(借物喻人)。①曹诗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②孔诗以风筝隐喻自己,借天公不肯给风而风筝不得高飞,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激愤。 【解析】试题分析:(1)曹雪芹的《风筝》中, “阶下儿童仰面时”儿童仰脸看着天上的风筝,交代人物是”儿童;“清明妆点最堪宜” 清明时节打扮最适宜,点明时间是清明时节,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线断了,风筝也就再也没有力气飞到空中了,不要向东风抱怨离别之苦,写风筝断线的情形。孔尚任的《风筝》中“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写儿童穿着有着红褶的裤子,结伴出来放风筝,手里拿着风筝线怒骂天公,诗中的人物也是儿童;“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是儿童骂天公的内容,意思是责怪天公没有刮起可以放风筝的大风,点明时间是早春。两首诗所写事件相同,都是写春天儿童放风筝的情景,但时间不同,曹诗是在晚春时节,孔诗却是早春时节,而且事件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曹诗写的是断线风筝,而孔诗写的却是还没有飞上天的风筝。 (2)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曹雪芹的《风筝》是小说中贾探春所作灯谜,以断线风筝暗示贾探春远嫁不归。清明是小说佚稿中她离家出嫁之时, “妆点”的隐义又是新娘的梳妆打扮。续书中把探春的出嫁置于落叶纷纷的秋天,是没有注意到诗中的暗示。庶出的贾探春凭着投靠王夫人,在贾府中一度当上了发号施令的女管家,这就和风筝凭着东风吹送入云一样。但一旦风筝断线,这位才干精明的三小姐就再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维持她原先的权力地位,而曾经抬举她的“东风”也就不得不把她远远地送走。孔尚任则是借风筝来写自己,没有风,风筝就不能高飞,孔尚任因为没有机会,而得不到任用,其命运正如儿童手中的风筝一样,表达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点睛: 本大题包括两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时需要分别阅读两首诗歌,分别找出两首诗的中的人物、时间及所写主要事件,然后对比,找出异同即可。第二小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解答时可先分别分析两首诗所用手法,然后找到两首诗共用的手法,再分别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就可以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人。以父巽荫守将作监主簿,累调州县,通判陕州、荆南,权知岳州。州滨重湖,多水盗。寿昌籍民船,刻著名氏,使相伺察,出入必以告。盗发,验船所向穷讨之,盗为弭,旁郡取以为法。

富弼、韩琦为相,遣使四出宽恤民力,择寿昌使湖南。或言邵州可置冶采金者,有诏兴。寿昌言州近蛮,金冶若大发,蛮必争,自此边境恐多事,且废良田数百顷,非敦本抑末之道也,诏亟罢之

知阆州,大姓雍子良屡杀人,挟财与势得不死。至是,又杀人而赂其里民出就吏。狱具,寿昌觉其奸,引囚诘之曰:“吾闻子良与汝钱十万,许纳汝女为妇,且婿汝子,故汝代其命,有之乎?”囚色动,则又之曰: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立取子良正诸法。郡称为神,蜀人至今传之。

知广德军。寿昌母刘氏,巽妾也。巽守京兆,刘氏方娠而出。寿昌生数岁始归父家,母子不相闻五十年。行四方求之不置,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力所可致,无不为者。熙宁初,与家人辞诀,弃官入秦,曰:“不见母,吾不反矣。”遂得之于同州。刘时年七十余矣,嫁党氏有数子,悉迎以归。京兆钱明逸以其事闻,诏还就官,由是以孝闻天下。自王安石、苏颂、苏轼以下,士大夫争为诗美之。寿昌以养母故,求通判河中府。数岁母卒,寿昌居丧丧明。既葬,有白乌集墓上。拊同母弟妹益笃。

又知鄂州,提举崇禧观,累官司农少卿,朝议大夫,迁中散大夫,卒,年七十。寿昌勇于义,周人之急无所爱,嫁兄弟两孤女,葬其不能葬者十余丧,天性如此。

(选自《宋史·朱寿昌传》)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减少    B. 作:开工

C. 几:几乎    D. 易:改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

B. 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

C. 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日/囚几误/死以实对

D. 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日/囚几误死/以实对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州,,是“知某州军州事”的简称,其中“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宋代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州政。

B. “军”是宋代行政区域,与府、州、监同隶属于路。《文献通考·舆地》:“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C. 这里的“氏”是古代对已婚女子的称呼,常于其父姓之后称氏。如《左传·隐公元年》:“姜氏欲之,焉辟害?”

D. “熙宁”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

4.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朱寿昌治理境有方。岳州水盗很多,他在代理岳州知州期间,通过登记民船,刻下姓名,互相伺察,出入报告等一套措施,逐渐消除水盗,被其他地方效法。

B. 朱寿昌善于断案。在他担任阆州知州时,有一个大姓雍子良杀了人,却贿赂乡人出来接受审讯。朱寿昌发觉了隐情,把雍子良正法,郡里百姓称他为神人。

C. 朱寿昌事母至孝。为了寻找母亲,他苦身力行,别家弃官,四方奔走。接回母亲,为便于奉养,他请求做河中府通判。母亲去世,他守丧几乎双目失明。

D. 朱寿昌急人之难。他生活中没有其他爱好,天性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之事,他曾经把兄弟的两个孤女嫁出去,帮助没有能力埋葬死人的人埋葬死人十多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发,验船所向穷讨之

(2)且废良田数百顷,非敦本抑末之道也,诏亟罢之。

(3)京兆钱明逸以其事闻,诏还就官,由是以孝闻天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不只是发现它、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文化先觉首先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辨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之中。就像“五四”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这种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

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这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

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缘何产生?在精神领域里,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

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由于它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在更高一层;但它又是知识分子所要具备的。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的,却是知识界必需具备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有知识的人”。

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意义,并成为文化先觉者,就是要求知识分子成为敏锐的觉察者。

B知识分子要以文化无觉作为自己的责任,主要是著书立说,用自己的先进学说去分辨当今社会的文化迷茫。

C知识分子要有文化先觉的责任,并成为文化先觉的实践者,能够在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D知识分子要具有文化先觉的精神,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觉察是实现知识分子文化先觉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应走在全社会文化自觉的前列,自觉地承担起自身的文化责任,主动积极地引领文化的走向。

B“五四”时期的各类知识分子,都为那个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要以他们为榜样。

C文化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文化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判定和验证自己。

D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上既充满活力和希望,也存在冲突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辨与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文化先觉”的一项是

A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加痛斥,他同情弱小国民的疾苦,怀有怜悯心,追求平等等,这样人道主义对当世和后代的思想都有重大影响。

B鲁迅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而他不单单是批判当时的社会,也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解剖,促使人们不断地觉醒。

C龙应台担任台湾文化部长时,看到山区孩子的文化环境不佳,提出文化“泥土化”的政策,让台湾山区的孩子也得到优质的文化待遇。

D梁思成为保护北京的古城墙四处奔走,在无力阻止古城墙被破坏时,他痛心地对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说:“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对应传统节日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③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④此生长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A.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中秋节④七夕

B. ①端午节②中秋节③七夕④元宵节

C. ①中秋节②七夕③元宵节④端午节

D. ①元宵节②端午节③七夕④中秋节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

②春节后,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______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③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______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A. 必须  漫延  清净

B. 必需  蔓延  清净

C. 必需  漫延  清静

D. 必须  蔓延  清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