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比如说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狗带”等。如果说“洪荒之力”还是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事件的话,那么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网络“原生态”,而且常常具有这样的特性:突然爆发、病毒式传播、寿命大多很短——就如同一场流行病。

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的一大影响是,终会患上“语言贫乏症”。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作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

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因为从古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毕竟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对于个人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人,总会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旋涡。

(选自长余《流行语与流行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流行语有时“流行”得莫名其妙,如“蓝瘦香菇”“老司机”“狗带”等被风传开来,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B.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仿佛语言的“毒瘤”,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我们患上“语言贫乏症”。

C. 我们不能小瞧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网民的搬运作用使得一些网络热词迅速被传播。

D. 在泥沙俱下的网络语席卷而来时,要做一个聪明的人,不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旋涡,而应挑选那些有生命的语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蓝瘦香菇”等网络流行语大都源于网络“原生态”,如同一场流行病,突然爆发、病毒式传播、大多寿命很短。

B. 在口耳相传中,有些网络流行语已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点赞”“蛮拼的”等。

C. 人们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颜值低”“蓝瘦香菇”等,足见古人的表达能力要强于今人。

D. 某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正是利用网友盲目搬运的特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迅速蔓延网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现代传媒方式日渐增多,网络、微信、微博、春晚、热播剧,乃至央视新闻,都可能有意无意地成为流行语的“推手”。

B. 古人往往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进行表达,如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形容漂亮,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形容难看。

C. 语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文化,对于我们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

D. 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完全不必担心流行语,因为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

 

1.B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文言有文言之美,白话有白话之好,各有千秋。文中对比古人与今天一些网友的表述,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典雅性和表达的丰富性,并非厚古薄今。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曲解文意。“完全不必担心流行语”错。作者认为,“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但还是希望人们能够客观、理性地了解和选择使用流行语。 点睛: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如本题D项曲解文意。“完全不必担心流行语”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高中有很多社团,如文学社、科技社、摄影社、模联社、动漫社等。高一学生袁施健接到了多个社团的入社邀请。为此,他征求了家长、班主任和朋友的意见。父亲坚决不同意袁施健加入学校社团,认为加入社团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学习成绩难以保证。班主任认为,可以加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培养一下兴趣专长。朋友则认为,要多参加几个社团,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袁施健、父亲、班主任或朋友其中一人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魏倪浩”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运河畅想曲

巴桐

①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时序正值初冬,一叶乌篷扁舟,载着唐朝诗人张继从古运河驶入枫桥镇,也许就系缆我身边的石驳。霜天,冷月,捋须吟哦,那咽吞的水声,回响着千古的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对越国和楚国军事得手后,企图北进中原一试吴钩的锋刃,他调集军民,在长江、淮河之间开凿了长一百八十多公里的邗沟,用来运兵输粮,这就是运河的前身。迨至隋朝,隋炀帝杨广更不惜耗尽国库开凿运河,据说是这个皇帝老儿为着要到扬州去看琼花,而终招致亡国之恨。不过唐朝诗人皮日休则吟诵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确实,千年运河与万里长城同属中国古老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华夏民族的骄傲。它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对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到了清朝中叶,由于黄河迁徙,水源不足,南北断航,这条中国古老的动脉血管萎缩了。

③这次漫游江苏,令人欣喜地看到运河正在恢复青春,沿途处处可见施工的场面,挖泥船、驳船“突突”奔忙,石驳岸节节延伸,古运河不仅将重振南北水上运输大动脉的雄风,而且将辟为一条“黄金旅游线”。

④古运河,宛如一根银线把长江、太湖风景区,缀连成一串闪光的珠链。泛舟这段古运河中,既可观赏江南水乡风光和人民生活情趣,又可真切地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真是其乐无穷!

⑤游览古运河,必须水陆兼顾,时而登岸,时而泛舟。从扬州发船,先作陆上浏览。这里有唐代鉴真东渡扶桑的史迹,宋代欧阳修吟诗宴客的平山堂,“扬州八怪”的诗画……  船出扬州三湾、瓜洲古渡,面前豁然开朗,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顿觉海阔天空,汪洋恣肆。对岸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鼎足而立,气势恢宏。三国吴王孙权曾将这里作为江防要地。而《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故事,又增添了神秘色彩。

⑥江南运河是从镇江经太湖到达杭州的。从丹阳到常州是其中最狭最浅的一段,沿途山陵起伏,河岸高耸,那慢条斯理的水牛,包头巾的南国农妇,鳞次栉比的清水墙平房……呈现出一派朴实恬静的田园诗韵致。

⑦我曾坐在常州运河边上的舣舟亭,凝视滔滔的江水,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系舟之处。这个风流皇帝,每到一处总爱御笔题铭,勒石纪胜。园内亦有一块御碑,但字迹残缺模糊,已无法卒读了。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⑧船过常州,从西北方向逶迤进入无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心小洲——黄埠墩,广不及半亩,却树木葱翠,楼台翼然。据说,文天祥被俘后押解大都途中,曾在墩上留宿,并写下正气凛然的《过无锡》诗。历史悲壮的一幕,如古运河的湍流澎湃于胸臆!

⑨过了无锡,船就缓缓驶入姑苏。运河在城外的铁铃关拐了个弯,枫桥镇便闯入视野,游船穿行在水乡风情的画廊里。眼前掠过残存的纤道,古代饯别的“十里长亭”,勾起缠绵的思古幽情。

⑩“欸乃,欸乃”的桨声,把人们从遐思中拉回现实,“船上人家”的船只不时交臂而过。那壮实的船老大有韵律地摇着橹,一样壮实的船家嫂怡然地摆着舵。你还可以瞥见,三四岁孩子被绳子系着在船板上玩耍。船上养有鸡鸭猫狗,船篷上摆着一排排花盆,在料峭的江风里,依然开得姹紫嫣红,而船头几个瓦罐里栽的葱,也长得青乎乎的,不由得叫人赞上一句:这些船上人家真懂得生活情趣!

进入苏州,那“人家尽枕河”的情景更令人神往。沿河户户前门临水,后门濒河。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这般境界真是如诗如画,姑苏人的生活多么温馨啊!   

古运河环抱着苏州城。这座建筑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地理位置未曾移动,基址和格局未变,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与刻于宋代的“平江图”对照,不仅城内所有建筑地理位置分毫不差,而且全城周长同样是四十七公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而苏州之所以能如此完整地保存基址格局二千五百年不变,应当说是拜古运河所赐。古运河是她的护城河,千百年来呵护着这座文化名城。

在苏州,处处都有吸引人们寻踪探古的胜迹:埋葬吴王阖闾的虎丘,越王勾践的剑池,纪念兵家孙子的孙武亭,还有众多的名园,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光。

    (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唐朝诗人张继写起?

2.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2)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古运河历史文化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查看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经典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大会》组委会拟征集舞台悬挂对联,请你根据提供的上联写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联的基本格式。

上联:唐风汉韵入耳皆是天籁之声,声声抑扬顿挫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节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就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仪式感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所以春节才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不超过70字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性。

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实现持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④继承国际关系公认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