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鞋匠和他的儿子 曾 颖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鞋匠和他的儿子

曾 颖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有一年城里迎接创卫检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搞得小区许多人见面相互问候的话都是他的行踪。

鞋匠不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残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几元钱,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特许在小区围墙内经营的唯一小摊。

然而,他的运气并不像人们所羡慕的那么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爱不成而一道私奔出来的乡下女子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很不情愿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离去,也带走了那个爱一面哼歌一面补鞋的鞋匠,最终使他成为一架只知埋头干活的机器。

惟一能让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们的儿子了。这小家伙似乎有穷家孩子懂事早的天分,每天都安然睡在补鞋挑子里,只在饿急了的时候才小猫一样轻哭两声。每当这个时候,鞋匠就会从怀里取出奶瓶,把带着体温的米糊放进那小鸟一样的口中。小区的婆婆奶奶们看到这幅景象,纷纷回家,把孙儿们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来给了他。家中有婴儿的人家,甚至还给他送来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可怜的小家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长大了起来。鞋匠却并不因此就有所松懈,他对儿子的关心更进了一层。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温了才给儿子喝。没人给他们送饭,每顿的冷饭,他都是先嚼乱了才喂给儿子吃。保安们看他可怜,就送了他一个煤油炉,特许他在小区里点火。这事,连最不好说话的保安主任也没反对。

儿子是鞋匠唯一的欢乐,只有儿子咯咯笑的时候,人们才能看到鞋匠笑,他二十几岁的脸居然比四十岁还沧桑。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儿子就5岁了。5岁的儿子很懂事也很听话,能帮父亲递钉子锤子或抹鞋上的灰尘,干起活来居然很老练,惹得过路的人们都跟鞋匠开玩笑说:哟,你真有福气,都有接班人了。

鞋匠听了这话,像被人点了穴一样,半天不动一下。之后,他就开始留心关于学校的事,每有人来补鞋,他便要向人打听小孩上学的事。越听,越没有信心,越听,越觉得可怕。城里的人们说:我们有城市户口,娃儿读书都贵得吓人,你么……

5岁的娃娃即将到来的读书问题使鞋匠像嗅到冬天气息的松鼠那样充满了紧迫感。但他为孩子找读书的机会显然比松鼠找松果难得多,鞋匠因此显得更加绝望,整天魂不守舍。有一天甚至还发生了历史性的差错,将刘大爷的鞋送给了张大妈而又将陈先生拿来上线的鞋钉上了铁掌。

几天后,小区里流传出一个消息,说鞋匠要将儿子送出去,什么条件也不要,只要对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伙起初不相信,去问鞋匠,鞋匠点头说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儿子像自己这么活。

有几对无儿女的中年夫妇来找他,他问过对方的职业之后,摇摇头,就不再说什么了。后来,有一个工程师来找他,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劲抱在怀中一回之后,就同意了。工程师给他五千元钱,他没要。鞋匠又开始埋头补鞋。儿子常穿件新衣服来摊边,照样递锤子抹鞋子。每当这时,他总会挥手让他走。儿子不走,他就举手吓他。吓也吓不走。终于有一天,他发火了,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这是这个苦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挨的第一顿打。

  从此,孩子再没敢在鞋匠面前出现,只远远地躲在远处看他。工程师夫妇于心不忍,就来找鞋匠说:这事……还是算了吧。鞋匠一听,就急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说一定会有办法的,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一早,鞋匠就和他的鞋摊一起消失了。人们说:创卫还早着呢,哪儿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摊哟。

小区再没有了鞋摊,有几个外地鞋匠想进来填补空白,被保安们骂走了。保安都是乡下人,他们都说受不了鞋匠的儿子盯着鞋摊的眼神……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塑造了一个忍受丧妻与家贫双重创痛,独自艰难拉扯儿子的父亲的形象。

B. 鞋匠靠修鞋的收入实在不能够供养儿子在城里读书。

C. 鞋匠认为只要将儿子送给城里人,就可以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D. 鞋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不希望儿子长大后继续从事自己这样的没有文化的工作。

E. 鞋匠为了让儿子安心踏实地开始新生活,他故意表现出有悖于一位正常父亲的冷淡粗暴,甚至彻底离开,饱受欲爱不能,欲养不得,欲亲却避的重重内心煎熬。

2.根据小说内容,概括鞋匠在小区受欢迎的原因。

3.妻子去世了,儿子成了鞋匠生活的全部。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了鞋匠对儿子的“爱”,请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4.对于鞋匠将儿子送人这件事,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简要阐述理由。

 

1.BC 2.(1)技术好——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2)人品好——心地善良,对孤残老人免费修鞋。 3.(1)“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温了才给儿子喝。没人给他们送饭,每顿的冷饭,他都是先嚼乱了才喂给儿子吃。”鞋匠用嘴温暖食物的细节,反映出他悉心抚养儿子的父爱。(2)“鞋匠听了这话,像被人点了穴一样,半天不动一下。”生动的比喻,形象的反映出鞋匠忽然间忧虑儿子前途的沉重心情。(3)“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劲抱在怀中一回之后,就同意了。”“使劲抱”这个动作传神的表现出父亲本能地难以割舍儿子的心理。 4.此题可以从赞同的角度评价鞋匠。为了儿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前途,鞋匠毅然将自己唯一的亲人——儿子送给别人,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恰恰表现出鞋匠无私的父爱。也可以从反对的角度批评鞋匠。尽管生活艰难,但不意味着他没有能力抚养儿子,没有能力给孩子带来光明的前 途,鞋匠将儿子送给别人,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也放弃了自己努力改善生活的信心,这是不可取的。同时已经有记忆的儿子在富足的城里人家里未必会过得很幸福。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及手法分析。B项鞋匠靠修鞋的收入能够供养儿子在城里读书。C项“只要……就……”过于绝对。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和文意概括。结合题干“鞋匠在小区受欢迎的原因”,立足文本,主要围绕人品和技术方面分析。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鞋匠对儿子的“爱”的细节描写,注意时间限制“妻子去世后”,找出相关细节描写,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温了才给儿子喝。没人给他们送饭,每顿的冷饭,他都是先嚼乱了才喂给儿子吃。”反映出他悉心抚养儿子的父爱。 点睛:此类题目,需要注意审清楚题干内容,找出细节描写,常见的有动作、语言、心理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然后点明情感。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对鞋匠将儿子送人这件事的看法,明确观点,然后结合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正面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写出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受苦,自我牺牲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下列小题。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空阶滴到明”,请简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2)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雨”却贯穿全篇,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