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眺望(一作“鹦鹉洲①即事”) 崔涂② 怅望春襟郁未开...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眺望(一作“鹦鹉洲即事”)

崔涂

怅望春襟郁未开,重吟鹦鹉益堪哀。

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曾解爱才。

幽岛暖闻燕雁去,晓江晴觉蜀波来。

何人正得风涛便,一点轻帆万里回。

【注】①东汉末年,才子祢衡因羞辱曹操,被曹操遣送到荆州刘表处,又因轻慢刘表,转寄于江夏太守黄祖门下。黄祖的长子黄射曾在江中沙洲上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即席写成著名的‘鹦鹉赋’,鹦鹉洲从此得名。后祢衡因讥讽黄祖被杀,葬于鹦鹉洲。②崔涂:唐末诗人,进士,曾屡遭谗毁,仕途不顺,终生漂泊。 

(1)诗的首联有何作用?

(2)诗人在后三联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⑴ “望”字开篇点题,统摄全诗,自然引出下面的所思所见;直接抒发郁结于心的愁绪及吟咏《鹦鹉赋》时所引发的哀伤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⑵颔联运用典故抒情,借祢衡虽有才华却不为曹操和黄祖所容的身世遭际自况,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屡遭谗毁、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颈联和尾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燕雁高飞、波光明媚、轻帆万里的春日美景和他人的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反衬自己仕途不顺的失意、惆怅。 【解析】(1)试题分析:从结构上答出答出开篇点题,统摄全诗,自然引出下面的所思所见;从内容上答出直接抒发郁结于心的愁绪及吟咏《鹦鹉赋》时所引发的哀伤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结构和炼意的方面考虑。 (2)试题分析:注意从运用典故、乐景写哀情的角度分析作答。先答出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作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秦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之,授太子正字。累授夏县今,有能名。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时新承兵戈之后,中外艰食,京师米价斗至一千,官厨无兼时积,禁军乏食,畿县百娃接穗以供之。晏受命后,以转运为己任,自此每岁运米数十万石以济关中。又至德初,为国用不足。令第五琦于诸道盐以助军用,及晏代其任,法益精密,官无遗利。初,岁入钱六十万贯。季年所入逾十倍,人无厌苦。大历末,。通计一岁征赋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且过半。

大历十二年,诛宰臣元载,晏奉诏讯鞫。晏以载居任树党布于天下,请他官共事,敕御史大夫李涵等四人同推,载皆款伏。十三年,为尚书左仆射。时宰臣常衮专政似晏久掌铨衡时议平允兼司储蓄职举功深虑公望日崇上心有属。窃忌之,乃奏晏朝廷旧德,宜为百吏师长,外示崇重,内实去其权。及奏上,以晏使务方理,代其佳者难其人,使务、知三铨并如故。李灵曜之乱也,河南节帅所据,多不奉法令,征赋亦随之;州县虽益减,晏以余相补,人不加赋,所入仍旧,议者称其能。自诸道巡院距京师,重价募疾足,置递相望,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凡所任使,多收后进有干能者。其所总领,务乎急促,趋利者化之,遂以成风。虽权贵干请,欲假职仕者,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是以人人职。尝言:“士有爵禄,则名重利;吏无荣进,则利重于名。”故检劾出纳,一士人,吏惟奉行文书而已。其部吏居数千里之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虽寝兴宴语,而无欺绐。   

(节选自《全唐书·列传第七十三》)

【注】①行在:旧时帝王巡幸所居之地。②三铨:唐代掌管文武官吏选拔的机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第五琦于诸道盐以助军用          榷:专营,专卖。

B. 晏以余相补                        羡:有余,剩余。

C. 是以人人职                        劝:勤勉,努力。

D. 故检劾出纳,一士人                委:推卸,推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官厨无兼时积                  ②子孙视不甚惜

B. ①畿县百姓按穗以供之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 ①季年所入逾十倍,人无厌苦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

D. ①士有爵禄,则名重利            ②青,取之子蓝,而青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宰臣常衮/专政以晏/久掌铨衡/时议平允/兼司储蓄职/举功深虑/公望日崇/上心有属

B. 时宰臣常衮专政/以晏久掌铨衡/时议平允/兼司储蓄/职举功深/虑公望日崇/上心有属

C. 时宰臣常衮/专政以晏/久掌铨衡时议/平允兼司储蓄/职举功深/虑公望日崇上/心有属

D. 时宰臣常衮专则以晏久掌/铨衡时谢平允兼司储蓄职/举功深虑/公望日崇上/心有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晏在任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时,适逢战后朝廷内外粮食短缺。他便以转运粮食为己任,此后每年都能向关中运输几十万石粮食。

B. 李灵曜作乱,影响了朝廷赋税收入,刘晏采取有效措施,既不增加百姓负担,又保证了国库收入,得到当时舆论的认可。

C. 刘晏在中央和各地巡院之间,设置多个驿站,招募脚力快的人收集、传达信息,这样对天下物价的涨落情况,能够及时掌握。

D. 刘晏善于任用虽政绩平平却有才干的官吏,用人注重办事能力和效率,纠正了下属官吏中存在的追求私利的不良风气。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以载居任树党布于天下,请他官共事,敕御史大夫李涵等四人同推,载皆款伏。

(2)其部吏居数千里之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虽寝兴宴语,而无欺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庭院无风花自飞

——邵雍击壤体的渊源与体式

王利民

《伊川击壤集》中的诗篇载录了邵雍的思想、学术、志愿、情感与德行,是他的生平经历与人格风范的艺术化反映。从形式与内容方面来看,邵雍所创造的击壤体既确立了文人诗的一种全新的体式规范,又凝聚了北宋时代的理学思潮,是儒门哲理诗的轴心体现。

击壤体的形成根基于唐宋之际由崇文到尚理的学术变迁、反朴还淳的士风变易和趋于平易朴实的文风走向。四库馆臣在《击壤集提要》中对此有清晰的辨析:“自班固作《咏史》诗,始兆论宗:东方朔作《诫子》诗,始涉理路。沿及北宋,鄙唐人之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此集其尤著者也。北宋自嘉祜以前,事事反朴还淳,其人品率以光明豁达为宗,其文章亦以平实坦易为主,故一时作者,往往衍长庆余风。王禹傅诗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者是也。邵子之诗,其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脱然于诗法之外。”这是在全面把握中国古代哲理诗发展轨迹和北宋士风、文风的基础上,对《伊川击壤集》所作的归纳。尽管它对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考察显得粗略而欠准确,但它对邵雍诗歌的体式特征、创作原则的总结平实公允,富有卓识。

邵雍以哲人身份写作诗歌,着意塑造理学的精神文化结构,自觉充当道德文化的立法者和解释者,而无意于遵循传统诗歌规则。依据传统的诗学规则对他的诗歌作艺术判断只能斫伤击壤体的文化价值和个性价值。清代何一碧在《论诗》诗中吟道:“诗家说理常嫌腐,《击壤》歌谣宜另看。”其另眼相看的应是《伊川击壤集》中有着自然景物刻画、风格清新活泼的诗篇。而这些诗歌往往在感性中寓有理性。在想象和知觉中寓有义理。如邵雍《暮春吟》:“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春深昼永帘垂地,庭院无风花自飞。”诗人的从容静定气象从春日的大化流行中呈现出来。儒道两家在修身、养心问题上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否定感性自我来实现精神超越,而邵雍则强调在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中实现内在超越。他认为修身是为了形体上求安,养心是为了心灵上求乐,他的《天人吟》说:“身安心乐,乃见天人。”天人合一的安乐境界就是邵雍所追求的道德化境。

四库馆臣认为击壤体源出于白居易。这是着眼于二者流畅浅近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其实,白诗的通俗晓畅,是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的结果。这和邵雍直抒胸臆、伫兴而就的创作方式大异其趣。在这个时代,洛阳文人多以白居易为师法对象,但击壤体所体现的理学价值原则、重意识甚于重技巧的创作原则使得它不可能成为白体诗的承流接响。邵雍本人鸟瞰诗史,仅仅标举《诗经》为诗歌典范。他喜爱陶渊明诗文,主要是钦慕陶氏的人格。和陶渊明一样,邵雍的生活和人格紧密地交织在他的诗中。其诗歌风格与生活风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二者都以平易质朴为特征,都与人为矫饰相悖离。二人的诗都有一定的自传性,都有一种表现自我和得到理解的强烈愿望。由于本人的不断出场,诗人自身成了诗歌观照的主体,家园生活构成了重要的主题。他们那具有自我满足感的隐士形象及其特异的个性,主要是由自己的诗作塑造的。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白沙虽宗《击壤》,源出柴桑。”指出陈献章诗歌与陶诗、邵诗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也表明了陶诗与邵诗存在同中之异。击壤体有着突出的原创性,其体式固然和《诗经》相去甚远;其浅近的语言和陶诗的简古风格也不相同。其实,邵雍仰幕的是《诗经》的济世精神和陶诗任真自适的意趣,而没有着力追仿《诗经》和陶诗的艺术形式。

    (选自2016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①兆:开始。②理路:道理,理论。③白沙:指明代思想家、诗人陈献章,因陈献章曾在白沙村居住,故人称白沙先生。④柴桑:古地名,是陶渊明的故里,后人便以“柴桑”代指陶渊明。

1.关于邵雍的击壤体诗歌,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宋之际,学术逐渐追求理性,士风逐渐返朴归淳,文风逐渐崇尚平实,这是邵雍击壤体诗歌产生的基础。

B. 击壤体诗歌在内容上体现了北宋时代的理学思潮,在形式上确立了文人诗的体式规范,是儒门哲理诗的典型代表。

C. 击壤体诗歌彰显了邵雍的诗歌创作原则,即追求任真自适的意趣和清新活泼的风格,反对沿袭传统,反对形式技巧。

D. 击壤体诗歌星现出理学的精神文化结构。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个性价值,与邵雍的哲人身份相称。

2.下列关于邵雍诗歌的渊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邵雍的诗歌创作以论理为本,其创作理论远宗班固的《咏史》诗和东方朔的《诫子》诗,近学杜甫和自居易。

B. 邵雍与自居易的诗歌都体现出流畅浅近的语言风格,但他们的创作方式却迥然不同,白诗精心锤炼,而邵诗则自然而为。

C. 邵雍注重意识,注重理性,追求天人合一的安乐境界。其诗歌创作思想直接来源于儒家和道家在修身、养心上的思想。

D. 邵雍的击壤体在语言风格上刻意模仿陶渊明,二人作品都表现家园生活和隐士情怀,反对矫饰造作,追求简单质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库馆臣对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梳理归纳,对邵雍诗歌的体式特征、创作原则做了平实公允的评价。

B. 邵雍自觉充当道德文化的立法者和解释者,他感悟生活,以诗诠道,创造了理学的诗化形态,折射出时代的风采。

C. 邵雍的《暮春吟》让人在生动感人的暮春景象中体味出诗人从容镇定的精神气度,表现了诗人感性自我与客观外界的有机融合。

D. 邵雍身上综合着不同类型的特点:他有读书人的济世精神,也有独居山林的隐士情怀;既具有哲学家的深逐思维,又饱含诗人的灵感和才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坚信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接下来的5到10年里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B. 珍藏于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达618米,由数十个著名寺庙的画师集体创作而成,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C. 2017年国际自行车赛于本月6日在云南昆明开赛,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千余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D. 部分地方政府尝试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家,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座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过程评估和成效评估相结合,对政治协商工作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曾经的年少轻狂已经付诸东流,曾经的花样年华也已悄然而逝,但是步入中年的我们仍然不坠青云之志,渴望不断超越自我。

B. 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爱奇艺、腾讯和优酷三家视频网络平台在移动端积极布局,发展迅猛,市场占有率不相上下,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

C. 消化过剩产能督查组将严肃查处那些顶风违规生产、企图火中取栗以谋取一己之利的企业,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及时通报处理结果。

D. 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小镇要杜绝花拳绣腿,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兼具的特色产业,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村庄的夜幕蓝得透明,镶嵌着一轮圆圆的皓月和几颗眨着眼睛的星星。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____________ 。脚步声,说笑声,狗吠声,婴儿啼哭声,汇成温馨优美的村庄协奏曲,记忆中还有的,是村头的大槐树下,几位驼背的老人吧嗒着旱烟袋,坐成夕阳下一道(苍茫/苍凉)古老的黑剪影。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却高矮不等的柴草堆,上面遮盖着破旧的蓑衣和苇笠……每当想起这些,脚口便涌动着幸福与感动,大自然和村庄恩赐我很多,我却把村庄帖心暖肺的关怀与眷恋带进了喧嚣的城市。

我坚信,在亘古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面前,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我的脑海里时常(涌    现/闪现)这样一个画面:皮肤黝黑的农夫,佝偻着腰,正迎着朝阳辛勤耕作……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熟悉的村庄里生存、生活几十年,留下生命神秘的遗传和互为亲人的缘份。

村庄是人生的坐标系,就像卷藏在记忆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__________ ;就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经书,一次次被亲情和愿望反复翻阅和咀。心有千结,情有万缕。唯独乡情人人理不清,代代剪不断。宽厚和仁慈的土地,凝结和承着厚重的历史,(虽然/即使)被踩在脚下,可是依然坚韧博爱。这就是土地的秉性和品格。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眷(juàn)    缘份    B. 佝(gōu)      帖心暖肺

C. 嚼(jué)      镌刻    D. 载(zǎi)      亘古不变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苍茫  涌现  虽然

B. 苍茫  闪现  即使

C. 苍凉  闪现  虽然

D. 苍凉  涌现  即使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飘散出淡淡的酒香和菜香    ②季节一次次将其摊开和描摹

B. ①飘散出淡淡的酒香和菜香    ②一次次被季节摊开和描摹

C. ①淡淡的酒香和菜香飘散出    ②一次次被季节摊开和描摹

D. ①淡淡的酒香和菜香飘散出    ②季节一次次将其摊开和描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