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由于仪式的表演性,人们很容易把仪式当作戏剧,但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由于仪式的表演性,人们很容易把仪式当作戏剧,但仪式不是艺术,仪式与艺术本质的不同在于仪式的集体性情感与艺术的个体性情感,表达个体性情感是从仪式转变为艺术的根本因素。

在西方学者看来、体育是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的游戏,不是艺术,实际上,体育与戏剧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与仪式同源共生,古希腊戏剧节与运动会都和祭神仪式相关,中国古代屡屡诉诸文献记载的“迎神赛会”亦表明,“赛会”是为了“迎神”。“赛会”不仅有戏剧性的表演。亦有体育性的竞争。人类学家哈里森说,仪式体现的是死亡与再生之争,所有仪式都暗含比赛的因素,比赛的实质是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当作为个体的人凸显,艺术就具有了从仪式中分离的条件。因此,体育也是艺术。

将体育与戏剧进行比较,即可以看出体育作为艺术的特征,体育赛事与戏剧表演是如此相似:运动场就是剧场,运动员就是演员,运动场上的观众就是剧场上的观众,不仅如此,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能使观众从他(他)身上想到与他(她)竞争的其他运动员或演员,以及化(她)所属的团体、民族、国家。运动员和演员之所以具有“明星”的特征,是他们作为个体照亮了一个更为庞大的集体,这个集体甚至是全人类,当作为个体的运动员和演员越来越显出“明星”的特征,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

体育与戏剧不仅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相似,在内在精神上亦具有本质的相通。古希腊悲剧通过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表达宣传社会伦理教化的目的,宋元戏剧则将英雄的冤屈表观善恶有报的民族国家伦理内涵。与戏剧担负着建立民主、和平社会秩序的使命相比,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奥林匹克的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会的口号,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会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与强大。

体育艺术的兴盛是现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一方面,体育的快节奏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相吻合:另一方面,体育的真实存在体验亦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同步。与戏剧通过虚构与想象未表观真实性不同,体育本质是:无须想象,这就是真实。此外,戏剧中的人物与情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程式性的,只要演员不变,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同一场戏大抵雷同,从这一意义上说,戏剧是不自由的,而体育是个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这次赛事中夺冠的运动员并不一定是下一赛事的冠军,体育总是制造未知的悬念,因而从不重复,历久弥新。

戏剧与体育赛事都具有表演性。体育的表演是以真实代替幻觉、真身代替偶像,因此,体育中的表演者——运动员被赋于了强烈的民族国家属性,在体育赛事中,集体观念高于一切,获奖运动员与国旗、国歌以及本国观众一起,将民族国家的观念发挥到极致,体育艺术不仅为运动员,也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真正开放的、没有边界的集体,这个集体可以放大到全人类、全世界,人们不再迷恋虚幻的神,而更钟情真实的神,这反映出人类新的历史文化观。

(摘编自汪晓云《体育也是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仪式不是艺术,仪式表达的是集体性情感,从仪式转变为艺术的过程中主要的条件是个体性情感的表达。

B. 戏剧与体育都源于仪式,表演性使得戏剧与仪式建立了联系,“比赛”实质使体育与仪式保持着天然的联系。

C. 当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的个体性情感出现时,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不再有仪式的集体性情感。

D. 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使场上的观众想象到与他相关的其他运动员、团体、民族和国家,这是运功员的明星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代的体育比赛同祭神仪式的举行有关,是因为竞赛是祭神仪式中的重要环节,人们通过竞赛表达死亡与再生的斗争过程。

B. 体育与戏剧有着相通的精神特征,体育比赛追求的是人类整体的和谐与强大,戏剧体现的是对民主、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C. 戏剧通过虚构与想象来表现真实性,艺术创作中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想象与变形,因而与体育相比,其体验的真实存在是打了折扣的。

D. 体育赛事与戏剧表演相比更能给观众带来自由的体验,是因为运动员的表演总能制造未知的悬念,给观众带来历久弥新的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文献记载的“迎神赛会”是以“赛会”形式“迎神”,由此可知,中国各地流传的端午节“龙舟竞渡”,正是“迎神赛会”的遗存。

B. 体育艺术的兴盛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体育比赛中的快节奏和真实存在体验契合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快节奏和理性化。

C. 运动员在体育表演中的真实性,会使运动员被赋于民族国家属性,这将提供给观众真正开放、没有边界的集体,丰富着对集体观念的理解。

D. 人们崇拜体育明星的现象,折射出现代社会人类新的历史文化观,只愿意相信真实生活中的英雄,而不再相信虚幻想象中的英雄。

 

1.C 2.A 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筛选分析。C项中,“当人战胜神、他人乃至自身的个体性情感出现时 ,艺术就完成了从仪式中的分离”,第一段原文是“当作为个体的人凸显,艺术就具有了从仪式中分离的条件 ”,原文没有说“完成”,而仅仅是“具备条件”,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根据选项定位到原文第二段第二行“古希腊戏剧节与运动会 都和祭神仪式相关……”,原文中没有体现因果关系,也没有说明竞赛是祭神仪式中的重要关节,因此,选项A说法错误,强加因果。 点睛: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A项强加因果。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中,用词为“相信”,而原文最后一段用词为 “迷恋”“钟情”,D项用词太过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坚持忍耐十年寒窗的辛苦与寂寞,我们大都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的云总是千变万化,这便有了千种景象,万般风姿;季节总是更替不定,这便有了春的灿烂、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沉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对于像曹雪芹这样以一部作品闻名于世的人物来说,_________________。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先知道《红楼梦》,后认识曹雪芹。而我们纪念曹雪芹,实际上也就是重新审视《红楼梦》,重新理解《红楼梦》这一伟大作品的过程。

A. 让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是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

B. 最好的纪念方式,是让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

C. 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无疑就是让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

D. 更加广泛而深入地阅读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前,“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许多城市的街头,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更促进了“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B.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 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该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D.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②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③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④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沉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⑤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A. ①⑤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过秦论》)

(5)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