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相关试题 解嘲 南宋 陆游 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相关试题

解嘲

南宋   陆游

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

注:⑴耽:沉迷。⑵鱼蠹:书中蛀虫。

(1)“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陆游怎样的读书情态?

(2)“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表达了作者对读书怎样的认识?

 

(1)夸张。沉迷于书,酷好读书,读书万卷,勤奋刻苦。 (2)不要死读书,尽信书,与生活隔绝。 “书外”就是现实生活,读书应该积极地与生活结合起来,融为一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解析】(1)试题分析:“万卷纵横眼欲枯”,是夸张的手法。耽书,即沉迷于书,“万卷纵横眼欲枯”是说读书万卷,看的眼都累了。由此可见陆游酷好读书,并且勤奋刻苦。 点睛: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终身作鱼蠹”,就是说死读书,尽信书,与生活隔绝。“书外”就是现实生活,作者认为读书就要与生活结合起来,融为一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师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注:当涂掌事,当道执掌军国大事。涉猎,粗略地阅读、浏览,不深入钻研

1.词语解释

(1)蒙始就学                (2)作《师说》以                

(3)郯子之                  (4)术业有专                      

2.翻译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及鲁肃寻阳           则知明而行

B.不拘              

C.                 自以为大有所    

D.巫医乐师百工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4.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

A.以上两则文字都是谈有关读书的,一则是韩愈老师对弟子李蟠的肯定与赞扬,一则是君王孙权对部下吕蒙的期盼。

B.以上两则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师说》用了“巫医乐师百工”与“君子”展开对比,讽刺了封建士大夫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的恶劣社会风气。而孙权劝学则是通过鲁肃评价以前的“吴下阿蒙”和今天才学饱满的阿蒙对比,突出了吕蒙的进步。

C.韩愈在文章《师说》中,不仅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态度很重要,还告诉我们许多学习的方法。

D.第二则短文还让我们了解到三国时期作为一方霸主的孙权喜好读书之事。

 

查看答案

简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共读西厢”这一情节。

 

 

 

 

查看答案

填空:《红楼梦》第三回中贾母所言的“凤辣子”是指                

 

查看答案

结合所学内容,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心归去》里,韩少功提出一个非常别致的观点:“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这句话选自《肖邦故园》。

C.《江南的冬景》描写江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和自然融洽相处。

D.《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了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天景色,下片则是由眼前之景,描写了对过去青少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绵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韩愈,字退之,河南人,是唐代中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和刘禹锡合称“韩刘”,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等,话剧有《茶馆》《龙须沟》等。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作品《荀子》传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