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使契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若谷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至旦堤完。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注】 ①埽(sào):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绑而成。

②芍陂(què bēi):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B.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C.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D.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教武, 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

B. 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

C. 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用语。

D. 进士,古官名。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若谷公正廉明。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

B. 李若谷性情率直。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

C. 李若谷不畏权贵。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

D. 李若谷爱民如子。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

4.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2)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

 

1.C 2.A 3.B 4.(1)州里修葺军营,规定百姓交纳木材,下达公文由县尉收纳。 (2)曾经捕获过(贼人),因为没有尸首作为验证,经常(只能)宽免贼人的死刑,发配到别的州做奴隶。 【解析】《宋史•列传第五十》,作者:脱脱,朝代:元。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意、语法结构和语言标志来断句。“枢密直学士”“并州”需要注意,结合句意断句。句意:改任枢密直学士,做并州知州。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入赘女婿、无赖丢下妻子出走的,给他们设立期限,(到期)不回来,准许妻子改嫁。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进士”不是官名,是科举时代会试考取后通过殿试的人的称呼。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训元甲是李若谷在荆南任知州时所为。 点睛: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葺”译为修葺,“课”译为规定,“输”译为交纳,“檄”译为下达公文。(2)“以”译为因为,“贷”译为宽免,“隶”译为发配做奴隶。 参考译文: 李若谷,字子渊,是徐州丰县人。年少时父亲过世,他到洛下游学。考中进士,补任长社县的县尉。州里修葺军营,规定百姓交纳木材,下达公文由县尉收纳。而属吏以不合尺寸为由,大多斥退,打算苛刻要求,使交纳木材的人吃尽苦头,趁机来获得贿赂。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天圣初年,李若谷兼领三司户部勾院。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说:“我替你的父亲、兄长教训你。”王蒙正当时担任驻泊都监,倚仗和太后有姻亲骄横放纵,李若谷绳之以法。监司偏袒王蒙正,上奏改任李若谷为潭州知州。洞庭湖贼人屡次拦截商船只(抢劫),杀人后总是把尸首投入水中。曾经捕获过(贼人),因为没有尸首作为验证,经常(只能)宽免贼人的死刑,发配到别的州做奴隶。不久逃回来,又抢劫(商船),李若谷抓来他们,在市上行分裂肢体的酷刑。从此寇乱渐渐平息。多次升官做到太常少卿,任滑州知州。黄河侵蚀韩村堤坝,(李若谷)连夜驱马前往,督促士兵制作大埽,到早晨河堤完好无损。(李若谷后来)以右谏议大夫身份任延州知州。延州有东西两个城夹着黄河,秋、夏河水泛滥,河岸总是毁坏,用工花费无数。李若谷就制作石版修筑河岸,用巨大的木头撑住,后来虽然河水涨,(河岸)不再毁坏。官府的粮仓依山而建贮存粮食少,李若谷就让制作露囤,这种囤可以贮存二万斛粮食,别的州郡大多采用他的办法。(后来)调任给事中,任寿州知州。豪门大族大多瓜分侵占芍陂的土地,芍陂一带都是良田,夏季雨水泛滥毁坏田地,他们就偷着决堤放水。李若谷挑出那贪占田地的驱逐他们,每遇芍陂决口,就调动靠近芍陂的豪族,让他们堵塞决口的堤坝,盗决堤坝的现象才停止。改任枢密直学士,做并州知州。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入赘女婿、无赖丢下妻子出走的,给他们设立期限,(到期)不回来,准许妻子改嫁。(后来)入朝任尚书工部侍郎,官拜参知政事。他建议说:“风俗不好,都是上层之人形成而后推广影响的。君子小人,各有自己的同类(朋友),如果都用朋党的眼光看待,恐派正直的人没法自立了。”皇帝醒悟过来,下诏告谕朝廷内外。由于耳病,屡次上表章请辞官位,(于是)免去(原职),改任资政殿大学士。(最后)以太子少傅职位退休,去世,享年八十岁。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中的自由

曹雅欣

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陃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相矛盾。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朝堂之艰险、宦海之沉浮、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制度禁锢、官场奴役、志向束缚的时候,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于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自由,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而全在自我的获得。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比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没有蕴含本文所说的国学中的“自由”的一项是

A. 庄子在梦中幻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感到舒适自得,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

B. 辛弃疾离开官场后,为排遣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压抑,写下了大量田园词,抒发了个人的闲情逸致。

C. 荀子提出“礼法并举”,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认为在尊重礼义法律的基础上,百姓能自然为善生活自在。

D.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强调学生应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成为文武兼备、人格和谐的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法家的“明法度”与自由的本质并不矛盾,而是为了“有秩序”的自由。

B. 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中的“道”,就是道家的生命理想中的自由。

C. 若一个人的灵魂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他的灵魂就真正具有力度和艺术性。

D. 颜回的“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就是儒家对自由的追求的典型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现实社会是有严格秩序的,但心可超越现实,是没有限制的。

B. 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在内心和精神层面,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他们的人生信条是一致的。

C. 儒家责任里的闲情,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法家理性下的游弋,土人重压时的释放,都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是人获得自由的真实写照。

D. 国学中的自由随处可见,且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心的自由,就是由自己获得的一份轻妄自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东莞的张先生在天猫商城“誉满家电器专营店”看到国际著名平牌的65英寸超高清3D电视机售价仅3199元,立即下单购买三台,并在线支付货款。在线成交。不料,卖家称商品标价因员工失误少填一个“9”,应是31999元,如需发货,要补86400元。双方因此陷入网购纠纷并诉诸法庭,广大网民对此也是意见不一。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沼气使用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把这个示意图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_________,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_________,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诗句)________”的奇效。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处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何谓“角色之衡”?____________,这是由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的。由于天赋、机缘、人气等各方面的限制,能成头牌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勇于“开小灶”,为有潜力成为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创造更多学习、实践和拜师的机会,同时,也要为二三线配角演员的培养制订扎实可行的计划。

A. 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还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B. 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还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C. 戏曲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而是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D. 戏曲需要的不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而是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