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 1995年前后,冯骥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

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作家、艺术家。他写的“俗世奇人都是些天津卫的奇人奇事。恰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面临一场旧城改造的风波。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摄影师和专家进行文化采风和地毯式考察,编成《旧城遣韵》一书,还建议副市长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

就在强调天津城市文化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本介绍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的书。马尔罗在任文化部长期间提出“大到教堂,小到羹勺”的口号,在全法国做了一次文化普查,这大大增强了法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进一步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呼吁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

这对他触动不小。他模仿法国人,当时提出了“大到教堂,小到荷包”的口号。他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在两会上获得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3年,他受邀去巴黎,大量研究了法国大量的文化资料。回国后,随即着手做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以十年为期。在这个规模浩大的“抢救”工程里,民间艺术文化的分类、使用方式、传承谱系、传播方式、绝活传奇都被以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梳理清楚。他把这叫做“摸家底”。十多年过去,“家底摸清楚了”——“国家级的‘非遗’是1372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加起来超过1万项。” 他对这些数据记得很牢,脱口而出。

但他担心,日韩等其他国家“非遗”虽少,每项却有学者团队支持,而中国却并非如此,非得国家拨款建项目才行。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因此他希望中国的知识界能“到田野里去”。

2013年,他又去了一次巴黎,给法国人演讲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随后,他游览了欧洲几国的乡村,惊讶地发现 “所有的房子都很美,像童话一样”。这让他很羡慕。对比中国的村庄,不少已濒临瓦解和空心的问题。

回国后,他又发起了传统村落认定保护的工作,他认为,“世世代代居住的乡村有很美好重要的东西,承栽着民族精神文化的DNA”。因此,摸完了“非遗”的家底,他又开始摸村落的家底了。

似乎,他又要忙上若干年了。

去年,《俗世奇人》18篇新作发表后,迟子建给他发了条短信:二十年了,你,笔头还这么健呢!一个“健”字,评价得极为恰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喷薄期,二十年后,再拿起笔来,新加入的故事依然精悍利落,硬度不改,津味儿也不改。

但时间却是大问题。《俗世奇人》的前、后l8篇之间隔的20年,正是他把工作重心转向文化遗产保护的20年。“这么长的时间,我几乎放弃了文学,偶尔想起写东西,但是想起的时候因为太忙就放掉了。” 在图书订货会上,他被问起关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的问题,却又总是无意中拐回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上。他认为,这些工作比他个人的创作还重要,他宁愿为此牺牲个人创作的时间。

然而当了许多年的作家和艺术家,他到底不能完全放下。他有一个“苦恼”,就是“做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无法拥有小说家的纯虚构式的思维”。小说家的思维是纯虚构式的, “有段时间一定要活在虚构里”,“在现实和虚构间甜蜜的往返”。但他已经无法获得一个完全离开现实的纯虚构环境。《俗世奇人》这样的故事每篇大约2000字左右,他称它为“超短篇”。它们大概也是他和现实相互妥协后的一种“往返”方式

“只能写这样超短篇的小说了。想写的太多,不知有没有时间。”他说,却是一副释然的样子。“我这个人我随缘,看上帝给我多少时间。”

                                 (选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1995年前后,冯骥才以作家、艺术家的身份为大众所知晓。他所写的“俗世奇人”系列人物之所以跃然纸上,根本在于这些人事就发生在他常年生活的天津,他有创作所需的厚实的生活基础。

B. 曾任法国文化部长的著名作家马尔罗,在全法推行文化普查行动并设立文化遗产日,大大增强了法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这对冯骥才在中国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系列行动有重要的启示。

C. 在抢救中国文化遗产的十年间,冯骥才与他的团队对民间艺术文化以文字、影像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记录,按照国家、省、市、县的不同层次进行了清晰梳理,为保存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D. 中国的“非遗”虽多,但每项都没有学者团队支持,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非得国家拨款建项目才行,因此冯骥才希望中国的知识界能“到田野里去”。

E. 冯骥才游览欧洲几国的乡村时,惊讶于当地乡村的纯朴美好,这触发了他发起“传统村落认定保护工作”的念头。但这项工作在当前城市化的背景下,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文章的划线句“它们大概也是他和现实相互妥协后的一种‘往返’方式” 是什么含义?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的标题“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请简要概括冯骥才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表现为怎样的一个人。

 

1.CE 2.①作为作家和艺术家,冯骥才钟爱文学,不能完全放下写作;②但忙于保护文化遗产等社会事务让他难以获得小说家所需要的纯虚构环境;③因此,他只能选择写作“超短篇”的“俗世奇人”这样的故事来求得理想志趣与现实责任的平衡。 3.①善于学习,善于改变;②关心传统文化,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③牺牲自我,勇于付出;④工作认真细致,坚持不懈。 【解析】 1.试题分析:A“他所写的‘俗世奇人’系列人物之所以跃然纸上,根本在于这些人事就发生在他常年生活的天津”文中没有依据,强拉因果;B原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进一步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设立了文化遗产日”的不是“马尔罗”;D对应的原文“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选项“每项都没有学者团队支持,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混淆范围。 2.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往返”方式的含义:作为作家和艺术家,冯骥才钟爱文学,不能完全放下写作;但忙于保护文化遗产等社会事务让他难以获得小说家所需要的纯虚构环境;“妥协”的含义:他只能选择写作“超短篇”的“俗世奇人”这样的故事来求得理想志趣与现实责任的平衡。 3.试题分析: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传主在文化保护方面表现出的品质:善于学习,善于改变;关心传统文化,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牺牲自我,勇于付出;工作认真细致,坚持不懈。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量事实表明,早在宋代,“青梅煮酒”就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热词,实际说的是青梅、煮酒两种食物。青梅佐酒由来已久,宋人这方面的经验更多,李清照《蝶恋花》说“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无论物理功能还是心理感觉都十分搭配,因而以梅佐酒成了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而这其中何以青梅与煮酒佐食言之最多?关键是煮酒成熟的时节与青梅采食季节的奇妙遇合。

煮酒酿成后,要蒸煮泥封贮存数月,一般以“泥之季冬者佳”,也就是说在腊月酿蒸泥封贮存,至暮春、初夏开坛饮用和发售。宋人有所谓“开煮”之说,是指打开泥封,发售煮酒。前引宋真宗诏内酒坊法酒库支“煮酒以四月一日”,即指内库四月一日开始发放煮酒。“开煮”时间大抵在寒食至初夏之间,这与青梅采食的时节正好吻合,两者巧妙相遇,构成了这个时节最当令的食物和家常易行的佐食方式,饱含着丰富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青梅是入春以来最早采食的水果,带着未成熟的青涩酸脆风味,煮酒是带着腊香、久醅新发的醇鲜美酒,这是一个最为美妙的组合。在宋人大量诗句中,与青梅、煮酒同时出现而经常佐食的还有新茶、蕨菜、新笋、蚕豆等,都是仲春至初夏的时令食物,洋溢着这个季节生机勃勃、清新鲜嫩的气息。晏殊《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方夔《春晩杂兴》“青梅如豆正尝新”,都用一个“新”字称赞,强调的就是时新清鲜之意。

在食材内容和食用方式上,“青梅煮酒”既不是烹肥割鲜,更不是钟鸣鼎食,而是家常易得的果蔬与酒食。正如司马光《看花四绝句呈尧夫》所说,“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须一一具杯盘”,草草杯盘,当令蔬果,简单易行,体现着家常生活的简单和朴素,洋溢着鲜明的乡野气息和田园风味。

从分布区域上说,梅以江南盛产,而煮酒、清酒主要以稻米尤其是糯米酿制,酒户多集中在江南水稻产区,因此江淮以南尤其是江南地区,以青梅佐酒的现象就更为普遍,文人言之最多。如陆游在故乡绍兴所作《村居初夏》:“煮酒开时日正长,山家随分答年光。梅青巧配吴盐白,笋美偏宜蜀豉香。”这是典型江南地区的生活场景和饮食风味。青梅煮酒可以说是春夏之交江南风物的完美组合,带着江南社会生活的浓郁氛围。

正是上述时令、方式和风土等元素交会映发,使“青梅煮酒”成了固定的时令风物组合,凝聚了丰富和美好的生活情趣,逐渐成了一道饮食风习和生活常识。

                      (摘编自程杰《“青梅煮酒”事实和语义演变考》 ,有删减)

1.下列关于“青梅煮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青梅煮酒实际说的是青梅、煮酒两种食物,这两种食物的搭配由来已久,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B. 煮酒与青梅同是春夏之交的当令食品,人们以梅佐酒,形成风气,成为宋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景。

C. 青梅煮酒之所以能成为固定的时令风物组合,凝聚丰富美好的生活情趣,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

D. 青梅煮酒体现着家常生活的简单和朴素,晏殊的“青梅煮酒斗时新” 和司马光的“手摘青梅供按酒,何须一一具杯盘” 就表现了这一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煮酒一般以“泥之季冬者佳”,宋人所谓“开煮”是指大抵在寒食之初夏之间煮酒酿成并开坛发售。

B. 青梅与煮酒的结合,以前者的青涩酸脆与后者的醇鲜,体现了生机勃勃的季节气息,饱含着鲜明的田园风味。

C. 新茶、蕨菜、新笋、蚕豆,是带有鲜明时令特色的佐食,它们经常与青梅、煮酒同时出现,都洋溢着食物的时新清鲜之感。

D. 以青梅佐酒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江南地区,一是因为江南地区盛产青梅,二是因为江南地区盛产水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初本草学家日华子称梅子可以“消酒毒”,“去烦闷”,“令人得睡”,道出了青梅与煮酒在物理功能和心理感觉上都十分搭配的特性。

B. 谢逸《梅》:“底事狂风催结子,要当煮酒趁清明。” 表明煮酒的时令与青梅采食的时节正好吻合,这也是青梅与煮酒佐食言之最多的原因之一。

C. 烹肥割鲜、钟鸣鼎食的豪奢饮食复杂难行,饮食的简朴、风味的清雅,使得青梅煮酒成为家常易得的果蔬与酒食。

D. 青梅煮酒的固定组合,既是流行的饮食风习,又是生动的时令标志,反映到文学中,则成为经典的美妙意象和流行话语。

 

查看答案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本草博大精深,中药真的很神奇,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时辰采摘,炮制煎煮方法和时间不同,药效都大为不同,所以才有那么多中药人为此执着地守护一味天赐本草,继承一种炮制手艺,延续一门家传祖业,用时间来撰写“用一世,执一事”的匠心传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古法制药因繁杂耗时,所有的古法炮制手法都在慢慢在退出历史舞台,从采摘到制药到煎煮,每一个步骤都走向了规模化,机械化,原先一个月才能得到的药现在一天就能速成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税收会议上的一个调查图表(2005-2015),本次会议的议题是“税收增收”。请结合图表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GDP增速及税收增速调查表

(1)根据图表中税收增速和GDP增速的情况,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2)根据图表调查结果,写出关于税收增收的建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可是目前的教育却过分功利化,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人”,  ①  。这意味着教育被看成“制器”,是单纯的“投资”。对受教育者的家长们来说,  ②  ;而从主办教育的政府或单位来说,希望教育出成果,强实力、振国威。  ③  ,但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希望都将落空;即使有的实现了,人也难以感到幸福。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  ①  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  ②  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③  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④  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  ⑤  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  ⑥  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A

并且

尽管

/

B

而且

但是

/

C

因此

但是

假如

D

尽管

因为

虽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