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宁古塔(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宁古塔(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

1.被流放宁古塔的官员们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概括。

2.为什么要写顾贞观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

 

1.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 2.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 3.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难;但不如宁古塔流放法摧残人;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的文明。 4.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的流放刑法戕害文人和大规模株连治罪行为的愤慨;对在苦难中文人间能产生最珍贵友情、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文人在跨越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承文化的敬佩之情。 【解析】 1.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_____________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

(3)_____________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 ,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赤壁赋》)

(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_________ 。(《诗经》)

(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_______。(《老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注】,感怀作

(南宋)曾觌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往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注】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庚寅年(公元1170年)春,宋孝宗任命曾觌为贺金正旦副使,出使金国,执行和谈任务。京师:即词作中的“神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定都于此。

⑴从全词看,作者“感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词的上、下两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简要赏析全词的结句(“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

1.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B.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

C. 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

D.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

2.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过必当赦             “宥”,宽容、饶恕

B. 退屯卫州,以明宗反     “闻”,报告、使……闻;

C. 行钦出奔,为野人所     “执”,捉拿

D. 今日我至此,卿等何如? “俾”,帮助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2)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4.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来祝贺恩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耄耋逢春获寿延年

B. 乐道安居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C.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________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