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结果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对文中第四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并没有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
B. 这句话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是幼稚无知。
C.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划时代意义。
D.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
2.对文中第八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攻击是极端蔑视的,充满了大无畏的气魄。
B. 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说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攻击不屑一顾,不计较个人得失。
C.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马克思为了革命大局,无暇顾及对他个人的攻击。
D. 这句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个人甘受敌人攻击的伟大品质。
3.文章结尾处说,“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地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
A.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所以从全人类的角度说他没有一个私敌。
B. 马克思毕生的真实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所以他的敌人正视无产阶级的公敌。
C. 马克思的敌人都是阶级立场及政治观点和他对立的人,所以也就无所谓私敌。
D. 马克思是大公无私的,他从不因为个人恩怨树敌,所以没有一个私敌。
4.下列句子能够全面准确的概况全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他的毕生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B.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
C. 马克思在历史科学上的英名和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将永垂不朽。
D. 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d)?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正确的是 ( )
A. miào jiān huò cù B. miào jiàn huó cù
C. mù jiān huó zú D. mù jiàn huò zú
2.文中“abcd”四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矣 夫 且 乎 B. 矣 故 而 何
C. 也 夫 而 何 D. 也 故 且 乎
3.比较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 不如因而厚遇之
A. 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也相同。
B. 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
C. 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也不同。
D. 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4.对下列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 臣请就汤镬 就:于是
C. 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
D.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唯:表希望的语气。
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变为四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a它带来人类巨大进步,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B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也必然会带来人类巨大的进步。)但是,历史已雄辩地证明,只要我们始终遵循自然界规律,它终将造福人类。
②我寻找着古战场的遗迹。(a 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现。b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我想起了镇守边关的戚继光,想起抵御清兵的李自成。
A. ①a②a B. ①a②b C. ①b②a D. ①b②b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②其实,多媒体技术并不神秘,兴许您已经见过她的芳踪了。
③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冰山露出了一角。
④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A. 夸张 比喻 排比 反问
B. 夸张 拟人 比喻 反问
C. 对偶 拟人 比喻 设问
D. 对偶 比喻 排比 设问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菲律宾商报》指出,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22日称,希望中国帮助菲律宾经济发展。
B.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C. 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安置、转移受灾群众1000余人,并提供衣物、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
D. 科学家们认为,由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的外尔费米子,这一发现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B. 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不能正视历史造成的。
C.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他非常喜欢阅读史书,对司马迁的《史记》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购买了一本。
D. 当一个念头在你脑子里已经盘旋过无数回的时候,你就是再抵抗它你也最终还是会付诸于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