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剃头 周海亮 ①春节前,下了大雪。我和满仓缩在屋角,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②我说...

剃头

周海亮

①春节前,下了大雪。我和满仓缩在屋角,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②我说,满仓回家过年吗?满仓抱一本没头没尾的书边看边说,国外有个人,竟拿菜刀给自己做了阑尾炎手术。我说,满仓,我问你过年回不回家?满仓说,这家伙还没打麻药,只是嘴里咬一根雪茄。我说,满仓!满仓抬起头。额前的抬头纹张牙舞爪。我说,你过年回不回家?满仓好奇地盯着我,回家?这模样能回家?我说,这模样怎么不能回家?

③那天正好是年三十,我说,满仓咱俩还出去吗?满仓说,不出去了。我说,明天呢?满仓想了想,他说,明天再说。

④我们掏出所有的钱,满仓算了算,说,有酒有肉,挺丰富。我揣着钱往外走,却被满仓喊住。他说你买了酒菜早点回来,给我剃个头。我说,这是理发店的事吧?满仓说,我还有钱去理发店吗?我说,可是我不会剃啊,在农村我连羊毛都没剪过。满仓说,很简单,横平竖直就行了。我说,我怕手一哆嗦,连你的脑袋都剃下来。满仓说,你可真啰嗦。快去快回,给我剃头!

⑤我没有快去快回。我把钱分成三份。一份买了几瓶白酒,一份买了一些酒菜,一份买了半只烧鸡。回去的时候,天已擦黑,街上响起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我提着两个方便袋,推开门,就看到一只怪物。

⑥怪物长着满仓的样子,脑袋像一个足球,像一只绿毛龟,像一堆牛粪团,像被剥皮的土豆,像被摔烂的茄子或冬瓜。怪物手持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剪刀上至少粘了两处头皮。

⑦屋子里只挂了一只十五瓦的灯泡。仅靠这点微弱光芒,我想即使削不掉他的脑袋,至少也能削下他半斤瘦肉。

⑧满仓一手操剪刀,一手举一块碎玻璃,仔细并笨拙地给自己剃头。那块当成镜子的玻璃片好像毫无用处,因为他不断把剪刀捅上自己的头皮。他剪几剪子,转头问我,怎么样?我说,左边长了。他就剪左边,呲牙咧嘴,痛苦不堪。过一会儿,再问我,这回怎么样?我说,好像右边又长了。他就再剪右边,咬牙切齿,碎发纷飞。我说别剪了满仓,你快成葫芦瓢了。满仓顽固地说,必须剪完!

⑨很晚了,我和满仓才开始吃年夜饭。我们开着那台捡来的黑白电视机,可是屏幕上雪花飞舞,根本看不清任何影像。满仓骂一声娘。他的脑袋不停地晃。那上面,伤痕累累。

⑩酒喝到兴头上,满仓非要和我划拳。他总是输,就不停地喝。后来他喝高了,偶尔赢一把,也喝。满仓低着头,一边展示他的劳动成果一边说,你说我和那个割自己阑尾炎的巴西人,谁厉害?

(11)我站起来,握起拳头猛砸那台可恶的黑白电视机。我说,你厉害,因为你还得考虑美观。可是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非要在今天剃头呢?满仓听了我的话,抬头看我。那是电视机正好显出影像,我看到赵忠祥手持麦克风恋恋不舍地说,明年除夕,我们再见。

(12)满仓向赵忠祥挥挥手。他低着声音说,记得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时,没好吃的,也没好穿的,爹领我去剃个头,就算过年了。说话时,38岁的满仓就坐在我对面,可是他的声音似乎飘到很远。飘到很远的声音遇到腾空而起的烟花,被炸得粉碎。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含意。

2.小说在文末写到了“看电视”,有哪些作用?

3.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满仓,请结合全文探究故事中“我”这个人物的作用。

 

1.此段内容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满仓自我剃发后外形的丑,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艰辛生活和处境的同情。 2.⑴破旧黑白电视暗示了打工者贫穷的现状,使自己给自己“剃头”的行为显得更合情合理。⑵小说把除夕本应有的团聚和热闹与现实中农民工经济窘迫身在异乡的冷清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底层农民工的同情。⑶从电视看不清任何影像到显出影像再到向赵忠祥挥挥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⑷通过看电视这一情节,表现了人物不满、无奈和渴盼与亲人团聚的心情,使人物性格更丰满、个性更鲜明。 3.⑴“我”见证了满仓“剃头”行为的缘起与经过,这使得故事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⑵写“我”,更能表现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⑶借助“我”和满仓的对话,突出了文章的主旨: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工的辛酸、不满和无奈,呼唤我们关注农民工的生活。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怪物长着满仓的样子,脑袋像一个足球,像一只绿毛龟,像一堆牛粪团,像被剥皮的土豆,像被摔烂的茄子或冬瓜”,主要是比喻和排比,对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艰辛生活和处境的同情。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用。文末写到了“看电视”的作用,主要结合小说的主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破旧黑白电视暗示了打工者贫穷的现状;小说把除夕本应有的团聚和热闹与现实中农民工经济窘迫身在异乡的冷清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电视看不清任何影像到显出影像再到向赵忠祥挥挥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点睛: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 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探究人物“我”的作用,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等。“我”见证了满仓“剃头”行为的缘起与经过,这使得故事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借助“我”和满仓的对话,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___________

(4)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元故楼主簿行状

宋 濂

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为义乌智者里人。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于仕进。学成,就试翰林院,授漳州路学正。未几,以母丧免归。

泰定间,县恶少余乙,肆为剽掠,民惧其祸。君率强有力者,持梃以捕,得渠凶十馀人。因之授婺州路浦江县政内乡巡检。君至官,逻警有严,寇盗屏息。巡司屋坏,民欲为改作,君不欲烦民,捐禄成之。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至正丙申,荐饥,邻县石甲啸聚,又相劫掠。府公知君之能,移君之任,捕得二十馀人,其患遂弭。转授保义副尉、湖州路德清县主簿,命下,丁父忧,不赴。服阙,浙东宣尉使司分镇绍兴,以照磨之职起君。君从之,益务谨饬,不以案牍之劳为辞,极为上官所赏受。

遭世多故,解绶而归,以六世祖茔荒秽不治,乃谋以弟。缭以周垣,仍创祠置田,合族以祭。无亲疏远迩,悉以慈识接之。或以贫窭有干,即与粟贷钱,无靳色。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府君隐约田间,不务为光耀。抚事酬物,恒出于诚悫,无矫伪自欺之意。宗姻州里,咸目之为笃行君子云。

然其为人好施与,不以家之单索为念。其友竞田,久不解,府君乃斥己壤之腴者庚之,其争遂息。人有鬻田于府君者,质剂既定,逮秋而租入过其数。府君曰:“是膏梁子,不知物价之上下者也。吾可苟利之耶?”明增其直。

至正甲午秋九月,忽语其子曰: “吾春秋五十有三,不可谓不老也。汝等齿亦长矣,吾不复留意人间事。闻歙州多佳山水,将往游焉。”言已,即出门去,沉酣回涧曲岑间。复还金华,访赤松遗迹,追逐云月,浩然而归。越明年,乙未四月十四日,以病卒。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渠凶十馀人      渠:大

B. 无靳色             靳:吝啬

C. 人有鬻田于府君者   鬻:买

D. 沉酣回涧曲岑间     岑:小而高的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楼国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没有做官,而楼国华却多次做官。

B. 楼国华解职归乡后,修整祖茔,修建家祠,聚集家族的人一起祭拜。

C. 楼国华的朋友与别人争田产,他就拿出自己的肥田来赔偿,平息了纠纷。

D. 因对现实不满,五十三岁的楼国华毅然离家,游山玩水,乐在其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还也              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

B. 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C. 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终苟免不怀仁

D. 置土石            不阙秦,将取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臣死有余僇

B. 夫晋,何厌之有

C.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