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 老舍 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

老舍

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康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康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生产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注释】老舍,原名佘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本文是老舍先生1936年在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机,北京危急。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B. 文章二、三段划线语句表明作者与北平融为一体的关系,心灵是相黏合的,脾气跟北平有深厚的渊源。

C. 作者拿巴黎等城市与北平对比,既突出北平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朴素深切的热爱、眷恋之情。

D. 本文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花草菜果,意在表现战争将至时北平人生活的艰难、无聊,看似寻常最奇崛。

2.作者说:“我真爱北平。”根据文意,说说作者爱北平的理由都有哪些?

3.本文结尾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请紧扣”不再说“与“落泪、想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D 2.整体结构:动中有静,复杂而有边际;豆杂向勺牲。 建筑格局:在人为之中显自然;生活情趣(平民日常生活):花多菜多果子多; 环境气氛:使人更接近自然。 3.“我真爱北平。”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文章中出现四次,不再说与上文的“说不出”相呼应,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眷恋家乡(深爱北平)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忧患意识。(或忧患,担忧)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北平人生活的艰难、无聊”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作者爱北平的理由,主要是北平的特色之处,北平能够吸引人的方面。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等。 3.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通过阅读全文,对文章中文字的把握体会老舍散文的情感。“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不再说了吧”,“不再说”与上文的“说不出”相呼应,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眷恋家乡(深爱北平)之情。结合创作背景分析。 点睛: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2)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鸿门宴》)

(3)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____________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由湘江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一日克己复礼, ___________。(《论语》)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智伯我            知:了解

B. 委质而臣事襄子        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C. 寡人赦子,亦已矣    足:满足

D. 焉以报雠之意        致: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无所知名    灭智伯之后三分其地

B. 中挟匕首,欲为刺襄子   吾可下报智伯矣

C. 左右欲诛    既去,顷

D. 为所欲,顾不易邪     使使持衣与豫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

B. 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 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D. 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5.结合课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B. 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C. 亚父者,范增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今人有大功击之                   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B.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前         因击沛公

C.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且君尝晋君赐矣

D. 卒起不意,尽失度                 吾还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B.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燕王拜送书十庭,使使以大王

C.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顷之未发,太子

D. 君安与项伯有                     素留侯张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