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兵作家谢冰莹的《故乡》中写道:长期漂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女兵作家谢冰莹的《故乡》中写道:长期漂泊在外的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此文还塑造了忠厚善良、关爱子女、慈祥温和的父亲形象。

B. 杨小凡的小说《桥墩儿》以顺叙、插叙的方式记叙了主人公九妮先后失去丈夫、儿子的不幸的命运。在结构上采用双线结构法,以对儿子兴旺的介绍、村里人称她为“九妮”的来由以及九妮与建国的爱情经历为主线,以九妮思念和寻找儿子为辅线。

C. 狄更斯的小说《穷人的专利权》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以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中心构思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堕落、丑恶的本质。

D. 凤凰的小说《医生》叙述了一个大地震后灾民自救的故事,以巧妙的构思,演绎了地动山摇时的一个感人瞬间:生死相处的人们,对只有百分之一希望的生命,给予百分之百的人性救助,而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B项,表述错误,应改为:以九妮思念和寻找儿子为主线,以对儿子兴旺的介绍、村里人称她为“九妮”的来由以及九妮与建国的爱情经历为辅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B. 学习任务虽然很重,但是它对于想进一步到大学深造的高三学生还是有信心完成的。

C. 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D.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都不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16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为“贪”,新加坡年度汉字为“变”,日本年度汉字为“金”,2016年中国“汉语盘点”结果也呼之欲出

②约有半数的欧洲失业者及四分之一美国失业者已经6个月以上未能找到工作。各国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③随着许多人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当工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有些企业的一线车间里,冲在一线作业的大学生俯拾即是

④随着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现在全省到处展开的是海晏河清的山水长卷。

⑤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⑥那些“两弹一星”的功勋者,大多都已经仙逝,但是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事迹一直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A. ①③⑥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查看答案

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从侧面写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到正大七年(1230),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进逼。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聘请元好问出来担任幕职。②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③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鸟羽轻”意义双关:一指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征召紧急;二指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这三个字把征召的紧急情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B、颔联“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态。而 “官有程”三字,又照应上联“月三更”,点明诗人连夜出发的缘由。

C、颈联写景。借十里池塘,群鸭戏水;桑柘遍地,晚烟无风描绘出川原一片热闹、美好的景致。与首联“敝裘羸马”的凄凉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借此表达了诗人的贫穷。

D、本诗在谋篇布局上独具匠心。第一、三联叙事写景,叙述赴邓原因,描写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及白日所见;二、四联侧重抒情,表达了自己赴邓的复杂情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

E、本诗在遣词造句上趋于精严。在用字上“轻”“闹”准确生动;在手法运用上综合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使全诗含蕴深厚、耐人寻思。

(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仲淹尝分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于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请太后还政,不报。

③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⑤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⑥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⑦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文正。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2.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褒贬善恶给予的一种称号。

B. 卒,指士大夫死亡。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

C. 天圣七年,年号纪年。从先秦开始,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疏用于分条陈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B. 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C.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葛怀敏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