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写一段评价李清照的话。 柳永:他深情,伤“杨柳岸晓风残月”;...

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写一段评价李清照的话。

柳永:他深情,伤“杨柳岸晓风残月”;他孤独,叹“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他疏狂,吟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答: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她活泼,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深情,道“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悲愤,赋“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的中心是李清照,在仿写的两个句子中句式要相似,内容要时对李清照的评价。 点睛:仿写句子: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题中对句式和修辞手法就有了明确要求。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审句式,定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结构上,哪些词不能变,哪些词可以变,哪些词必须变,一定要清楚。阅读例句,不仅要分析句子的大结构,还要分析句内的小结构。②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分析各句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各句)仿写内容。③用联想,定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关键在想,重难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相关联想,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其实,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    ;    。

     。    。    ;    。简而言之:道家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而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①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②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③道家,它是一个哲学学派

④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⑤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⑥道教,才是宗教信仰

A. ④②⑤③⑥①    B. ③⑥①④②⑤    C. ①④③⑥②⑤    D. ②⑤①④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必须承认,国足虽然以 1:0 的比分赢了韩国队,但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提高。所以,输给伊朗队,我们也不必懊恼沮丧。

B. 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一播出就广受关注的《朗读者》,此类节目圈粉无数,赞不 绝口。但是,这真是文化复兴的标志吗?

C. 都江堰政府在“放水节”中施行“拿来主义”,本着融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潮流为原则,大刀阔斧进 行改革,对“古法治水”仪式创新升级。

D.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以来中美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交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国际舆论积极评价此次会 晤,认为两国元首会晤日程紧凑、富有成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春意阑珊,蓓蕾初开。我们吟诵着杜牧的诗句,走向杏花春雨的江南,沉入漫山遍野的怀念,接受 古老节气的暗示,把心灵洗涤得清朗而明净。

②“狼叔”告别演出噱头十足,金刚温情救人真情流露,美女与“野兽”强强联手,经典重现。面对 好莱坞大片的强势碾压,国产电影举步维艰

③周朴园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是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他觉得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他这样的人和质朴善良的侍萍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④是留在京津冀,还是回到家乡,这是个问题。面对高涨的房价,他四处求田问舍,最终在海淀区按 揭购买了一套小户型住房,选择在北京奋斗。

⑤近日,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热议,围绕反腐的讨论刷爆朋友圈。面 对腐败问题,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从严治党。

A. ①④    B. ①⑤    C. ②③    D. ②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感叹人生,以酒祭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孙权的风流余韵一去不返,空留遗迹供后人凭吊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① ,虬髯 豪客② ,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 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 镜里颜凋。

注:①牛角书生:指李密,他曾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②虬髯豪客:指张仲坚,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的人物,行侠仗义,为人豪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开篇气势雄劲,从“阴符”“硬弓”“宝刀”见其武将身份,接连使用“一卷”“二石”“百斤”三个 数量词,有助表达奔放的气势。

B. 作者长于用典,“牛角书生”“虬髯豪客”分别运用李密、张仲坚的典故,作者以此二人自喻,表明自 己不仅饱读诗书而且为人豪爽。

C. 上片实写军旅生涯,叙写了自己主动请缨出战粤地,草拟檄文征讨辽兵之事。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满 腔热血、慷慨豪迈的英雄形象。

D.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一句运用对比,承上启下,以当年眼界高远总上,接着“今折 腰”三字由昔转今,流畅自然。

E.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一句中,“草草”写出匆忙之态,“迢迢”写出距离 之远,叠词运用巧妙,音韵和谐。

2.本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