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现代文阅读 节日文化 ①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

一、现代文阅读

节日文化

①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由于古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古今节日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②古今节日都注意节日在一年中的适度分布,如一、三、五、七、九月的节日排列,以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但节期选择的观念古今有着根本的区别。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人们注意自然时序与人文节序的对应,节日是人们划分时间段落的特定标志,人们依据它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现代节日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为基础,在节期选择上已很少或不再考虑自然物候变化,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现在,即使是传统节日,人们也只是继承了它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能够适应的内容。

③古今节日也注重人们的身心调节。但传统节日主要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与自然的沟通。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自然属特定神灵的支配,人们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康健,事业是否发达,子嗣是否兴旺,都仰靠神灵的荫庇。中国传统节日从其起源看几乎都与神灵信仰有关,如元日驱山臊恶鬼、五月五祭水神等,神灵信仰成为传统节俗的中心项目。人们通过传统节俗活动密切了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

④而现代,人们面对的是社会,人们需要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通过节日这个人们共享的文化“平台”,密切社区成员乃至民族成员的联系,并展示民众的生命活力。很多节日还保留了传统形式,但其民俗内容已演化为一般娱乐性质,娱乐是当代节日的主导原则。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都成为欢乐的群众集会。

⑤古今节日还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传统社会中,节日不仅是民众生活时段切分转换的标志,而且总表现为一种新旧的沟通与过渡,节日是一道道隐形的关口,过节与“度厄”成为节日形态的一体两面。诸多节俗都是为了在关键时日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与生理的放松,祈求顺利过关与争取未来的幸运。节日在民众生活中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

⑥而现代,虽然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但节日与生活实践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现代文阅读 节日文化 ①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现代文阅读 节日文化 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人们往往没有了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那样浓烈的情感。现在年节,在城市中,临近除夕才放三、五天假,除了比平时的购物热情稍高些外,人们很难有兴奋的感觉。

⑦节日文化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建构新的节日形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它与当代社会的适应与协调,而且也应对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赋予它新的意义。以公共娱乐项目为中心,给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隔离的社会成员以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人们在情感交流中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体验。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所指出那样:“把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那些确实带有生活情趣的一些活动,认真加以挑选和运用。这样做,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新文化,也将使这种新文化确实地具有较多的民族色彩和感情。”

1.下列对古今节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传统节日与自然时序对应,有利于安排生产与生活。

B. 在古代社会,神灵支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节俗活动密切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

C. 传统社会中,除了有助于生活时段切分外,诸多的节俗,都是为了在关键时日给人们以精神抚慰和生理放松的。

D. 由于节日已与生活实践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现在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已经有所淡漠。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今文化节期选择的观念不同:古代节期考虑自然物候变化,现代节期考虑适应社会需要。

B. 古今的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皆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

C. 古代节俗活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节日活动是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今文化节俗的作用(或“身心调节的内容”)不同。

D. 作者认为,挑选和运用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与当代社会适应与协调的确实带有生活情趣的一些活动是在现代社会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有效的手段。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现代节日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它们继承了传统节日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内容。

B. 传统的观念中,神灵支配着自然,庇佑人们生产丰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子嗣兴旺。

C. 现代节日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开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节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

D. 社会进步了,人们更加文明理性,人们一般不再有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浓烈情感,但目前也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1.B 2.B 3.A 【解析】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古代社会,神灵支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与原文不符;应为“在传统观念中”,即影响人们的观念,信仰。 2.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断章取义,范围扩大。应有“在传统社会中”,即不包括现代社会的这一前提条件。 3.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偷换概念。“现代社会”应为“现代社会文化体系”,“现代节日”应为“现代节日的节期选择”,“继承……”的应是“传统节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赵先生来成都旅游,在去酒店的路上将一个背包遗落在网约车上。两小时后,赵先生发现背包遗落并 拨打司机张师傅的手机,请求立即将背包送回,张师傅表示现在生意太好走不开,自己收工后会送回。赵 先生又打电话沟通,被张师傅多次挂断。三小时后,张师傅才将背包送回,并要求收取六十元“误工费”。 赵先生很不满。张师傅称确实耽误了自己的生意,理应收取补偿。此事报道后,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或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四川博物院的标志图,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 个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写一段评价李清照的话。

柳永:他深情,伤“杨柳岸晓风残月”;他孤独,叹“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他疏狂,吟 “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

答: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其实,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    ;    。

     。    。    ;    。简而言之:道家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而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①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②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③道家,它是一个哲学学派

④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⑤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⑥道教,才是宗教信仰

A. ④②⑤③⑥①    B. ③⑥①④②⑤    C. ①④③⑥②⑤    D. ②⑤①④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必须承认,国足虽然以 1:0 的比分赢了韩国队,但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提高。所以,输给伊朗队,我们也不必懊恼沮丧。

B. 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一播出就广受关注的《朗读者》,此类节目圈粉无数,赞不 绝口。但是,这真是文化复兴的标志吗?

C. 都江堰政府在“放水节”中施行“拿来主义”,本着融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潮流为原则,大刀阔斧进 行改革,对“古法治水”仪式创新升级。

D.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以来中美两国元首首次面对面交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国际舆论积极评价此次会 晤,认为两国元首会晤日程紧凑、富有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