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近日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近日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发起一项倡议,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老师也不要让家长签名。她认为长期的签字检查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责任意识,也会造成家长过多越权包办现象,久之孩子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替家长学习的,更会造成家长的管理焦虑,甚至有家长抱怨学校在干什么?此倡议得到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拥护,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惰性人皆有之,大人尚且管不住自己,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没有外界的督促怎么可能学得好?

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习是孩子的事 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发起的一项倡议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老师也不要让家长签名。其倡议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回家作业本拒绝检查、拒绝签名。你怎么看? 家长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如果变成了一种负担,会不会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呢? 还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签名的这一说,最多也就是期末考试不理想,老师让把卷子带回家给家长看看,然后签一个名字而已。现在呢?签名成为了一种家常便饭。对家长而言,这时一种负担;对学生而言,这时一种压力。 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强迫性的学习不会有成效的。即使是有成效,也不会很高的。我认为,学习应该是自主性的。于学生而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真的取得进步的。孩子的作业本,家长拒绝检查、拒绝签名。一分为二的看,拒绝检查我不同意。我认为,教育是家长与学校共同的责任,我只能赞同后半句。我们的检查,不应该是强硬性的。过于强硬,就像是让家长签字这样,我觉得这是一种压力。自己的孩子,可以关心学习。关心的时候,我们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不就可以了吗?或者说,我们可以陪自己的孩子一块儿做作业啊。没有必要把这种关心用签名这种硬性的规定表达出啊。签一个名字很简单,不能说,我们签了名字就能够说明我们关心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了啊。再看后半句,拒绝签名,我赞同。理由上面已经表述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老师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是给孩子的任务,不是给家长的。更多的时候,老师是想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不是一种负担,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家庭作业,最后也是需要我们老师来检查的,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掌握的情况,才能够针对性的教学啊。 综上所述,家长不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是一种好事情!利大于弊,应该支持!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写作时抓住关键事件“倡议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老师也不要让家长签名”,适当展开,表达自己的见解。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爱好者

林语堂

陶渊明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陶渊明回归田园,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他少时,以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后又做彭泽令。他不常和宾客周旋。有一次,郡遣督邮至,县吏说他应该束带见督邮,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他便辞职,写了名赋《归去来辞》。从此以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有几次人家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从此不问政治。有人把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而事实上他并不是。他自己很穷,愿意和穷人一起过田园生活。他有一次曾遣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儿子的地方去,帮他儿子家挑水取柴;他在给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陶渊明的生活是不流于灵欲的精神生活和不流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种混合中,他的心灵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他的生活象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清新。

陶渊明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彭泽,因为很喜欢喝酒,便命令县公田都种秣谷,而他的妻子固请种粳,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他一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他和主人不认识,他也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有时他做主人,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有一张没有弦线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有在心境很平静的时候,慢慢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或想玩玩音乐的时候,常常抚这张无弦之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志慕声。”判史王弘非常钦仰他,要和他做朋友,可是很难碰见他。王弘只好跟一个朋友设计去会见他,这个朋友约陶渊明出门喝酒,走到半路,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心地坦然地喝酒,王弘便走出来和他相见。王弘看见陶渊明无履,就叫左右为他造履。陶渊明便伸出脚来让他们量一量。此后王弘要和他见面的时候,常常在林泽间等候他。

陶渊明住在庐山之麓,当时庐山的禅宗白莲社,想请他加入,他提出的条件是可以在席上喝酒。这种行为是违犯佛教的条规的,可是主人答应了。他刚要签字正式入社的时候,却“攒眉而去”了。那位法师还想跟陶渊明做朋友,便请他和另一位道家朋友一起喝酒。他们一共三个人:法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朋友代表道教。那位法师曾立誓终生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这天当他和那位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都走过了桥。三人知道的时候,不禁大笑。

陶渊明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着一生。在陶渊明那部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里,我看见一种造成和谐的生活的情感与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经达到完全自然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过他。他才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爱好者:陶渊明》,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2.作者为什么反对将陶渊明看做“逃避主义者”或者“叛逆者”?

3.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陶渊明的人生的?请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⑷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3.从文中概括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

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7)_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请赏析第三联中“邀”、“纳”二字的妙处。

(2)具体说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

(3)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

曾巩

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曰鄢水。左丘明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是也,其后曰夷水。又其后曰蛮水,郦道元所谓夷水避桓温父名,改曰蛮水是也。秦昭王三十八年,使白起将,攻楚,去鄢百里,立堨,壅是水为渠以灌鄢,遂拔之。鄢入秦,而白起所为渠因不废。引鄢水以灌田,田皆为沃壤,今长渠是也。

长渠至宋至和二年,久隳不治,而田数苦旱,川饮食者无所取。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堨。自二月丙午始作,至三月癸未而毕,田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曼叔又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而止其侵争,民皆以为宜也。

盖鄢水之出西山,初弃于无用,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溉田三千余顷,至今千有余年,而曼叔又举众力而复之,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其余粟散于四方。盖水出于西山诸谷者其源广,而流于东南者其势下,至今千有余年,而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使水之源流,与地之高下,一有易于古,则曼叔虽力,亦莫能复也。

初,曼叔之复此渠,白其事于知襄州事张瓖唐公。公听之不疑,沮止者不用,故曼叔能以有成。则渠之复,自夫二人者也。方二人者之有为,盖将任其职,非有求于世也。及其后言渠堨者蜂出,然其心盖或有求,故多诡而少实,独长渠之利较然,而二人者之志愈明也。

熙宁六年,余为襄州,过京师,曼叔时为开封,访余于东门,为余道长渠之事,而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予至而问焉,民皆以谓贤君之约束,相与守之,传数十年如其初也。而是秋大旱,独长渠之田无害也。夫宜知其山川与民之利害者,皆为州者之任,故予不得不书以告后之人,而又使之知夫作之所以始也。八月丁丑曾巩记。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去鄢百里,立堨       去:距离

B. 一有易于古           一:一旦

C. 沮止者不用           用:任用

D. 独长渠之利较然       较:明显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二人者之志”的“志”的一组是

①川饮食者无所取

②与民为约束,时其蓄泄

③山川高下之形势无改

④使并渠之民,足食而甘饮

⑤是秋大旱,独长渠之田无害

⑥诿余以考其约束之废举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渠源流数易其名,春秋之世曰鄢水,其后曰夷水,其后为避桓温父讳而命名为蛮水。

B. 曼叔修复长渠后,再将此事禀告知襄州事张瓖唐公,张公没有怀疑他的动机。

C. 现实中谈论筑渠造堰的人很多,但他们的心里或有私欲,所以是欺世的多,务实的少。

D.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要州官们懂得山川对于人们的利害关系,从而积极兴修水利。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孙永曼叔率民田渠下者,理渠之坏塞,遂完故堨。

(2)及白起资以祸楚,而后世顾赖其利。

(3)故曼叔得因其故迹,兴于既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