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固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

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重宏大的气氛。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钟、鼓、磬作为礼乐的代表,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侯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

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也体现了“平礼”“求和”的追求。曾侯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磬、琴、笙、排箫、篪、小鼓。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谙美。

(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

A. 乐器的种类配置    B. 乐器的使用场合

C. 乐器的摆放顺序    D. 乐器的演奏技巧

2.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映射,可用词语“反映”替换。

B. 祭祀,“祭”字第五笔是“乀(捺)”。

C. 违背,“违”字读音为“wěi”。

D. 编磬,“磐”与“罄竹难书”的“罄”,读音与意义都不同。

3.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

 

1.D 2.A 3.①早期,乐器已开始为舞蹈表演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②乐器种类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乐器种类的丰富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繁);③竹笛等成为诗歌创作的常用素材(诗歌创作反映出竹笛等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④器形、功能设计及音乐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尊礼”“求和”的文化追求(“尊礼”“求和”文化贯穿于乐器的外形、功能设计和音乐理念中)。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核概念的外延的题目命题方式是用文章以外的内容考核文章中的概念,首先对文章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看列举的事例是否符合文中的概念的内涵的要求。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与“尊礼”无关的是乐器的演奏技巧。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的具体字词的理解类试题,涉及的范围很广难度不大,有字的笔顺,字的读音,字的字义理解。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可以作答为,①早期,乐器已开始为舞蹈表演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②乐器种类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乐器种类的丰富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繁);③竹笛等成为诗歌创作的常用素材(诗歌创作反映出竹笛等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④器形、功能设计及音乐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尊礼”“求和”的文化追求。 点睛:文意理解和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高度关注全篇文本,逐步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筛选,最忌讳的是断章取义。所以考生一定要细心推敲文意,准确进行筛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二

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迹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子实物。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关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亚一带传入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竹笛区别于西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不管是在,还是在,或是在,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

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

B. 材质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证

C. 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平面

D. 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源于中国本土    B. 优于西方长笛

C. 曾经没有膜孔    D. 音色清脆亮丽

3.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清冷的江水边      ②名楼揽胜处          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 ①名楼揽胜处        ②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③清冷的江水边

C. ①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②清冷的江水边        ③名楼揽胜处

D. ①名楼揽胜处        ②清冷的江水边        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鸣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

A. 击鼓出征    B. 击筑悲歌    C. 鸣锣开道    D. 打更报时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 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

C.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在前进的路上,只有舍弃美丽的花瓣,才能抓住真正的蝴蝶。”

又有人说:“一朵花如果鲜艳的盛开,蝴蝶就会翩然而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古章华台遗址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人甚至认为诗歌经过翻译就会失去原来的神韵。以汉英翻译为例,汉、英诗歌的差异体现了两种语言文字、文化的差异。有的语言学家形象地将英语句式描述为“葡萄型”,主干后面跟着一串儿又一串的从卷句或修饰成分;汉语句式则是“竹竿型”的,,很少有枝蔓,汉、英互译就犹如。这些差异确实给汉、英诗歌互译带来很大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