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理发匠 黄荣才 理发匠是个哑巴。大家就都叫他哑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理发匠

黄荣才

理发匠是个哑巴。大家就都叫他哑巴,叫了六十年了。

哑巴一出生就是哑巴。哑巴的父亲是个理发匠,哑巴从小就开始给父亲打下手,后来就子承父业,也当理发匠。哑巴的父亲死了,哑巴就守着父亲留下的老屋,当理发匠。

哑巴每天天一亮,就烧开水,把两把开水壶灌满。把一个铝盆洗干净,竹椅也擦了几遍,刮胡子刀磨得锋利,掏耳勺、毛巾、香皂等用具摆得整整齐齐,然后就搬一张凳子坐在门口,等理发的人上门。有人来了,哑巴就咿咿呀呀地打招呼,哑巴说什么没有人听得懂,不过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来人知道是打招呼,也就不管哑巴说什么,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完就理发。哑巴理发的式样简单却很认真,理发时,不时后退两步仔细看看,然后靠前继续动手。 哑巴洗头冷天用热水,热天用冷水。哑巴洗头不用水龙头,用铝盆,也不用洗发水,就用香皂,有客人自己带来洗发水,哑巴比比划划,咿咿呀匮,理发的人听不懂,知道哑巴不用,也就算了。

头发理完,有长胡子的,那就刮胡子。哑巴拿毛巾蘸上热水,打上香皂,用手擦起泡,捂在脸上,热热的,舒服,哑巴的手不动,等这份舒服劲过了,才慢慢擦,逐渐用力,把胡子捂热擦软了,拿出刮胡刀在一块皮上来回正反刷几遍,就是再次磨刀了。哑巴的手轻轻拉动,锋利的刮胡刀贴在脸上,刷刷地把胡子齐根刮掉,脸稍微有点麻酥酥,很舒服。

理完发,给钱的时候,你给一块哑巴也收,给两块哑巴也收,但不超过三块。有谁想多给点,哑巴脸涨得红红的,咿咿呀呀比划,坚决不收。有人丢给他就走,哑巴却急急地追上去。理发的人只好讪讪地说:“这哑巴啊。”哑巴以前理发,基本没有收过现金,半碗米,几个地瓜或者芋头,甚至一把青菜,哑巴都收,也不嫌少。也有人理完发,比划着说手头紧,先记着,哑巴点了点头。有谁难为情地多说两句,哑巴就笑眯眯地把你推出门,比划着该干活去了。到了年底,你随便给哑巴带米或者菜,柴火也行,这账就销了。哑巴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理完发,有人朝他竖着大拇指夸他,他会咿咿呀呀地也朝夸他的人竖起大拇指。

哑巴老了,到哑巴这儿理发的人越来越少了,毕竟哑巴理发的式样太简单,基本就是个桶圈或者平头。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老年人,照顾哑巴的生意,后来连老年人也基本不来了。有时候一个月理不了三个头,最后只剩下老张头还找哑巴理发。哑巴还是天天烧开水,洗铝盆,磨剃刀、刮胡子刀,把各种工具整整齐齐摆好,然后搬一张小凳子坐到门前。等不到人,哑巴的神情很落寞,见到人也不咿咿呀呀地打招呼了,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一动也不动,雕塑一般。等到天黑,哑巴再一一把工具收起来。村里把哑巴列为五保户,享受低保,村干部告诉哑巴,“政府把你养起来了,穿衣吃饭有政府供着,不会让你冻着饿了。”村干部知道哑巴不明白五保户、低保是什么意思,用最简单直接的话告诉哑巴。哑巴点了点头。

哑巴还是天天准备好开水,摆好理发的各种工具,就等老张头来理发。尽管老张头一个多月才理一次发,不过就是老张头刚理完发的第二天,哑巴也是郑重其事地做好准备,好像随时有人来理发一样。老张头一到,哑巴从理发到刮胡子、掏耳朵,严肃认真,要摆弄上近两个小时。老张头不催不急,老人反正有时间,让哑巴尽兴摆弄。完了,掏出三块钱给哑巴,朝他竖起大拇指。哑巴咿咿呀呀,也朝老张头竖大拇指。老张头走后,哑巴就静静地坐在门口,把自己坐成一尊雕塑。

老张头死了,村里人说哑巴这回该收摊了,最后一个理发的人都没了。“反正他不用愁吃不用愁穿。再说年纪也大了。”村里人觉得哑巴没头发可理也没什么。不过,忙完老张头的丧事后,有村人发觉好几天没看到哑巴了,就去看了看。哑巴已经死了,哑巴把自己的头发理了,然后用刮胡子刀切开手腕的动脉,自杀死了,所有的理发工具摆得整整齐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大家就都叫他哑巴。叫了六十年了”,交代了理发匠在村里微贱、遭人轻视的处境,为后文展示人物不幸的命运作铺垫。

B. 哑巴每天开始理发前,都要将各种理发工具摆得整整齐齐之后,再迎接客人,这表明他做事认真仔细、固执刻板,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

C. 小说善于运用特写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理发匠生意冷清的落寞心境,就是通过哑巴一动不动地坐在门口的样子表现出来的。

D. 哑巴竟然不明白五保户、低保的意思,这一细节暗示长期以来,哑巴同村里的人沟通、交流少,对理发店以外环境的变化知之甚少。

E. 小说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既有助于刻画哑巴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的形象特征,也有助于表现村里人惯常的生活状态。

2.小说用大量的篇幅写人们理完发后给钱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3.理发匠的死出乎人的意料。请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1.AB 2.①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 善,生活节奏舒缓。②表现人物性格:待人热情厚道,平和善良。 3.①理发店顾客越来越少。哑巴老了,理发 的式样太简单,不能满足人们对理发的需求。②老张头的死,让哑巴失去了精神寄托。老 张头的到来和夸奖,能让哑巴获得理发的乐趣,老张头死后,哑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生存的意义。③封闭的观念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哑巴的手艺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失去根源的传统手工艺方式,也就没落了。 【解析】 1.试题分析:A. 小说开头写“大家就都叫他哑巴。叫了六十年了”,交代了理发匠在村里微贱、遭人轻视的处境,为后文展示人物不幸的命运作铺垫。“说哑巴在村里微贱”理解有误。B. 哑巴每天开始理发前,都要将各种理发工具摆得整整齐齐之后,再迎接客人,这表明他做事认真仔细、固执刻板,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固执刻板”理解有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情节作用分析类试题,一般要从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作答本题。①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 善,生活节奏舒缓。②表现人物性格:待人热情厚道,平和善良。 3.试题分析: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本题注意结合文本的内容找哑巴的死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和家国一体的社会制度下, 孝文化由家庭伦理、家族伦理扩大到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乃至整个文化精神体系和文化实践体系,成为人们非自觉的文化认同和社会集体心理意识。

在中国古代,“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文化最早是作为家庭伦理规范而存在的,主要调节的是亲子关系,具有归亲、继亲、养亲、敬亲、顺亲、谏亲、侍亲、葬亲、祭亲等丰富内涵。《孝经》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被视为天、地、人三才之“道”,不仅维护了家庭关系中长幼、尊卑秩序,而且成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伦理观念,即传统家庭孝道。   

传统家庭孝道是一个内容极其繁芜的庞杂体系,从历史视角来看,孝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和异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例如,传统孝道将“孝”与“顺”等同,认为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从而演化为严格的父权制,违背了孝文化的道德本性,扭曲了人性的发展。又如,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祭亲”思想被逐渐演化为传统礼教,而成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礼数轻情感的仪式,一些思想甚至被演变为封建迷信,等等。但是,肃清消极影响,传统孝文化仍不失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传统社会,孝文化作为家庭伦理最重要的规范,调节着自天子至庶人的行为,并逐渐升华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促进了家族和睦与社会和谐。

传统家庭孝道并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来说,作为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从调节家庭、家族关系开始,向外推衍而成为社会伦理规范和国家政治规范,完成了从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如果说作为私德之孝主要规范的是亲子伦理关系,那么上升为公德的孝,如对四海兄弟的孝悌思想,对国家的孝忠思想、孝廉思想等等,主要规范和协调的便是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关系,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国家统一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以此为逻辑起点,经过推衍和演化,逐步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何谓“亲亲”?“亲亲,仁也。”简单地说,“亲亲”即爱父母,是原生意义的“孝”,亦就是“仁”。根据以上理解,可以看出“孝”与“仁”同宗同源。具体而言,“孝”是“仁”的出发点和基础,亦是仁爱伦理的最低底线;而“仁”是“孝”的扩展,亦是“孝”的核心理念与文化精神。从价值内涵上看,孝仁文化具有三层内蕴。一是孝悌,为行仁开源;二是仁爱,为达道立本;三是守道,尊重自然规律,尊爱万物法则。孝仁文化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衍,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最终上升为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主导文化模式。

(摘编自韩美群《传统孝文化的价值重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随社会发展不断改变,最终成为人们非自觉的文化认同和社会集体心理意识。

B. 孝文化是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伦理观念,具有归亲、继亲、养亲、敬亲、顺亲、谏亲、侍亲、葬亲、祭亲等丰富内涵。

C. 由“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见,《孝经》认为,对父母行孝,是天经地义,是任何一个人都要做的。

D. “孝”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道”,不仅维护家庭关系中长幼、尊卑的秩序,而且成为家庭道德与行为规范遵循的法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祭亲”发展演变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礼数轻情感的封建礼教仪式,是孝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和异化导致的。

B. 在传统社会,孝文化不仅调节着自天子至庶人的行为,促进家族和睦与社会和谐,而且还能够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国家统一。

C. 作为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主要规范的是亲子伦理关系;作为社会伦理规范和国家政治规范的孝道思想,主要规范的是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关系。

D. “孝”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仁”同宗同源,“孝”是仁爱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仁”是对“孝”的扩展,是孝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文化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作为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发展中需要调节亲子关系,于是孝文化逐渐形成,并发成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伦理观念。

B. 传统家庭孝道完成从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意味着传统家庭孝道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形态,而是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的伦理道德规范。

C. 如果认为“孝”与“顺”等同,孝道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那么,就违背了孝文化的道德本性,扭曲了人性的发展。

D. 孝仁文化内涵会上升为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通过渗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主导文化模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一位先哲说,人的一生应努力追求这样的境界:为人如山,处事若水。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綺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②

②以意为主,势次之。势者,意中之神理也。唯谢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其意;意已尽则止,殆无剩语;夭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

③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俗论以比为宾,以赋为主;以反为宾,以正为主,皆塾师赚童子死法口。a立一主以待宾,宾无非主之宾者,乃俱有情而相決洽。若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于贾岛何与?“湘潭云尽暮烟出,巴蜀雪消春水来”,于许浑奚涉?皆乌合也。“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得主矣,尚有痕迹。“花迎剑佩星初落”,则宾主历然,熔合一片。

节选自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注)①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②在狭小的圈子里讨生活。③意为见识浅,方法笨。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耶  B.也  C.耳  D.矣

2.简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概括选文每段的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主”与“宾”即主次关系,只有确立主旨,次要内容才有意义。

B. “主”与“宾”即情景关系,以情驭景,方能情景交融成为一体。

C. “主”与“宾”即主次关系,次要内容离开主要内容没有意义。

D. “主”与“宾”即情景关系,单纯的景物是没有价值的。

5.请举例分析运用比喻说理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橐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 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检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检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母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迄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铃,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示铨《〈鸡鸣夜课图〉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十八年先府君

②盘疊间未尝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恨不见女子    B. 母必正色婉言规

C. 明年娶张氏    D. 母女视之

3.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B.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C.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D. 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5.本文表现了钟氏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苏轼①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②初来倶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③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①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其弟苏辙,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②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此以“二陆”比自己及弟辙。③“用舍”二句:任用与否在朝廷,抱负施展与否在自己。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1.填入横线上的本词词牌名应该是(    )

A. 念奴娇    B. 沁园春    C. 破阵子    D. 声声慢

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作一开头,便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

B. “二陆”借指作者和其弟苏辙,“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指他们的才华,“致君尧舜”指他们的政治理想。

C.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 但前者比后者更耐人寻味。

D.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统一,诗、文、经、史融会贯通,表现了东坡词的特有风格。

3.本词调,多用四言句,还穿插了几个长短句。请结合全词内容,赏析这一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