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寺黄昏
朱以撒
①我是选择黄昏深浓时分走入这座古寺的。
②这座已经显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处开阔的坡上,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长风卷走了青春的亮丽,只映现出苍老朴实。除了正午前后还有一些香客结伴而来,使寺院上空紫气缭绕,生机凭添,一俟黄昏,人迹萧然,能见到的只是寥寥的僧人青鞋布衲的身影了。
③我之所以选择黄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曾随着熙攘游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进出那些金碧辉煌的寺院,从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认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况。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总是让寺院终年弥漫在烟火中,佛们承受得了如此的熏炙么。这种味道总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来往生,想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可是,来的人多了,也不免使佛门净地留下挥之弗去的世俗,无从清净可言,更无从作离奇的联想。
④黄昏对我来说是最轻松的时刻,用不了多久,暮色来临,夜色来临,一切就尽在迷蒙之中了,可以有白日不曾过的身心舒展。黄昏前的劳作,总是使人精神紧张以至倦怠,迎受不断扑来的世务。只有黄昏到来之际,劳作宣告结束,像落日一样卸去重负,安然地缓缓沉落。我相信很多人在这时,会感到如期而至的安宁,这是安息的前奏。不过,当这个晚秋一日又一日加深浓度时,在远离秀色南方的这块土地上,黄昏时带给我的还有一丝淡淡的惋惜。我看到不少黄叶已经悄然地飘落在地,古寺里枝繁叶茂的几株大树,开始了删简的旅程。
⑤这时节,古寺和人一样显出了本真和从容。
⑥曾有人对我说,讨嫌寺院的格局,不论东南西北,不分大寺小寺,格局大抵是千篇一律的。重视中轴线、对称、比例、规矩。即使是当今空间造型艺术走向跌宕变化、奇诡不测的创造,古寺翻新或重起楼台,宁愿割舍富于联想万端的诗情画意,铩去鲜活想象不可端倪的翅羽,也要保持那种千年一贯制的平衡和中正。宗教殿堂就是宗教殿堂,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代代承传它的凝重和厚实,越是往后,人们仰之弥高的心理越是积重难返,更不敢别出心裁去随意改动。以不变而应世间万变,能使一代又一代的信徒初衷不改,也真算得上大智慧了。我面前这座古寺,这么小的格局,当然舍弃了诸如地藏殿、大悲殿、普贤殿这些非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油彩焕然的也只有大雄宝殿,其余都在剥落古旧中,可是这些古旧处,在夕阳余晖的投射下,罄露着古朴深沉的意味。古寺最让人流连并印上心头的,正是这种洞见岁月风霜的真实写照。剥蚀就剥蚀吧,又何必遮掩粉饰,包裹上隔代的不谐色泽;残损就残损吧,这种沧桑感理应更能传唤出生命代谢的过程。现实中的人们是十分乐意解囊装扮这宗教殿堂的,让佛的光彩照人富丽堂皇,一身新饰,没有风霜感,也辨识不出年代远近。在我眼里,一代代的雕饰敷彩,越发走向世俗的技艺和心境,把原先带有灵气的寺院转换成了媚俗。用审美眼光巡弋,宗教教堂也就是艺术殿堂。可往往在洗去风霜的补救中,艺术性日渐消散,佛性怂恿了求索者的奢华,也纵容了艺术败笔的任意涂抹。
⑦夕阳已经掠过寺顶的飞檐,院内一片空旷,只有那高耸的塔顶端还沐浴在这如同嫣红的葡萄酒的醉意里。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自然段将北方某古寺和那些煌煌大寺相对比,意在突出它的不清净,流露出作者对它的惋惜。
B. 寺庙格局千百年来重视平衡和中正,既表现出宗教的独特文化,也与它凝重和厚实的传统息息相关。
C. “高耸的塔顶端还沐浴在这如同嫣红的葡萄酒醉意里”,作者运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展现了黄昏古寺的画意美。
D. 本人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不仅写出了作者对黄昏古寺的所见、所思、所感,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2.“这时节,古寺和人一样显出了本真和从容”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对于装扮和粉饰寺庙,作者对此持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无机材料大师严东升:生而为国
2016年9月18日早上5点56分,世界著名材料科学家、我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奠基人、两院院士严东升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98岁。严东升去世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官网首页用1/4板块推出醒目的“沉痛悼念严东升先生”专栏。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严东升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祖国,以了“矢志科学,许身报国”的心愿,1950年2月,他中断了博士后研究历经周折回到祖国。
严东升先生是中国当代无机材料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七十多年来,他始终将自己的科技实践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无机材料科学领域辛勤耕耘,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建设发展设计着蓝图并积极实践。
甫一回国,严东升就马不停蹄赶往开滦化工研究所着手耐火材料的研究,因为他知道,新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亟须重工业的崛起。1954年,严东升被委以重任,解决包头钢铁厂原料——包头铁矿石含氟量高给高炉炼铁带来的严重问题。期间,大到宏观组织调控队伍,小到研究数据的精确统计,从车间到实验室、办公室,严东升都亲力亲为,巨细无遗,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60年代,严东升参与创建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这里,他把科研方向从传统硅酸盐材料研究调整为先进无机材料科学指导下的新材料研究,主持研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严东升先生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和《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工作。1984年,他主持制定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汇报提纲》,对中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面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主持开展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严东升一生简朴,“不管在哪儿,你都能看到严先生西装革履,穿戴整洁,但你绝对看不到他穿名牌,都是非常普通的衣物”。但他对青年学子和科研教育的出手却“阔绰大方”。严东升的第一个博士生高濂在悼念恩师时说:“1996年,严先生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领完奖会所后到我办公室,拿出奖金支票和一沓银行的定期存单,有到期的,也有未到期的,有严先生名下的,也有师母名下的,看得出来是拼凑的。他对我说,这里一共20万元,交给所里,作为创立‘严东升奖学金’的款项,帮助贫困生。”
他一生关心和提携后进,乐于、善于发现和支持富有创见的年轻人。他鼓励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去”,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优秀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在如今的材料科学领域里,活跃着一批他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及科研人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领军人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严东升留给后人的,除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还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摘编自龚新叶《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剑林研究员始终记得,1989年毕业那年很多人都选择出国,严东升反复同他讲,国内缺少年轻科学家,尽量多待在国内搞科研,出国的事我来安排。留学期间严东升给他写了很多信,最常关照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回来”。严东升的学生们都如期回来了。
(董纯蕾《人生辛苦半九十:追忆“双料”资深院士“完美大家”严东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东升去世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官网首页大版面推出悼念专栏,既肯定他在其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也表达人们的哀悼之情。
B. 严东升在解决包头铁矿石含氟量高给炼铁带来的问题时,无论是宏观组织调控队伍,还是研究数据的精确统计,都表现出严谨的工作态度。
C. 严东升不管在哪儿都西装革履,穿戴整洁,但绝对看不到他穿名牌,都是非常普通的衣物,是因为他生性简朴,不重视生活品质。
D. 严东升鼓励年轻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成就了一批科技事业的领军人物,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严东升回国后,从50年代开始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重点,最终在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做出了人生最大的贡献。
B. 严东升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他主持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项目,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C. 严东升重视积蓄,支持科研教育。他创立“严东升奖学金”时拿出的银行定期存单,有到期的,也有未到期的,有自己名下的,也有妻子名下的。
D. “一定要回来”是严东升先生对出国学生的谆谆教诲,许多学生如期回来,既是学生对恩师的信任和感激,更是师生情怀传承的表现。
E. 严东升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同时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令人敬佩。
3.文章的标题称严东升先生“生而为国”,他是怎样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的形式,它对于原始人的生存,首先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观点,在这个认识上形成了面向外部世界的对待方式即巫法仪式。原始时代的情形如马克思所说:“原始时代是宗教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人类史前的宗教活动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最为兴盛,那是一个巫术统治的时代,巫术观念主宰着人们的头脑并把它带到生存活动的各个方面。据有关研究,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壁画、歌舞,大多包含着巫术的意义,这些“艺术作品”并非为艺术而作,它们体现的是原始初民对世界的直观把握。原始人通过以超自然的联想方式来支配外部世界,这种精神活动的成果就结成了原始神话、绘画、音乐、舞蹈和诗歌。
人类的初级宗教形态是“拜物教”,本于万物有灵的信仰。原始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于是他们便试图使用巫术的手段来驾驭外在的自然,原始神话首先就是这种宗教思维的观念产物。在我国原始的自然神话中,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些基本上还是物的形躯的原始宗教的神,如《山海经》所记风神“飞廉”、雨神“屏翳”、雷神“丰隆”、火神“祝融”等,这些都是原始人面对疾风、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产生的幻想。这些自然神之所以能呈现为动物的形象并与人体相接,是因为原始人在动物的身上找到了某些与自然力相似的属性,于是便幻想把它们身上的力量引接到人的身体上来,这样,这些怪异的自然神就是人的无机的躯体,在它们上面形成了人的对象化的观照。
原始的巫术思维既以想象为特征,又以实效为目的,在幻想和实效之间,显现出真幻浑一的特点,而原始艺术正是这种思维的整合形式。原始歌舞有综合性的特征,在形式上包含有诗歌、音乐、舞蹈、服装等多种元素,而这些美的形式的设置,又都与原始氏族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相联系,是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在周代的六代乐舞中,传说黄帝有《云门》舞。《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说明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尧时有《咸池》乐,咸池本是天上西宫的一个星,传说它主管五谷的生长。原始人把某种自然物视为自己的祖先,因而以它为本氏族的象征,由此产生了图腾崇拜。
巫术活动仪式中的情感活动和歌舞形式,对于原始诗、乐、舞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巫术思维就是这样在人与自然、人的自身能力与观念意志的矛盾中以想象来弥合整体世界的,它是一种驾驭外在自然的方法,也是实现自身力量的途径,它幼稚的、充满自信的浪漫思维最切合艺术的本质,在艺术的起点上给艺术的特性打出了最初的界框。
(摘编自《“巫术”与中国文学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巫法仪式是巫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外部世界的对待方式。
B. 马克思认为原始时代的生产生活是以宗教活动为核心,宗教是影响先民生存活动的纲领。
C. 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壁画、歌舞还不能被称为艺术,因为它们大多只是先民对世界的直观把握。
D. 许多原始艺术是原始人对待外部世界时结成的精神活动成果,而该精神活动采用超自然的联想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原始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而“拜物教”正源于这种万物有灵的信仰,但它就人类宗教形态而言是低级的。
B. 原始人基于万物有灵和自然可以与人交感的认识,于是,他们试图使用巫术手段来驾驭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原始神话。
C. 原始人面对各种灾害时,幻想把某些与自然力有相似属性的动物的力量引接到人的身体上来,创造出了怪异的自然神形象。
D. 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而《云门》乐舞也就是一种图腾舞,是本氏族为自己图腾而举行的祭拜仪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始宗教的神许多还是物的形躯,说明原始人对周围的世界持直观的体认,他们解释自然采取具象思维的方式。
B. 原始的巫术思维呈现出真幻浑一的特点,既以想象为特征,又以实效为目的,并由此孕育出了原始艺术。
C. 礼拜咸池星的仪式,自然都包含有巫法活动的成分,人们对它施行礼拜,就是为了祈求生产的丰收和氏族的发展。
D. 本文从原始宗教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原始巫术与艺术起源的关系,并说明了它在艺术观念上所产生的的实际影响。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后,获得冠军的中学生武亦姝赢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人们开始谈论,长久以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却被人们淡忘的古典诗词情怀又得以释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再次得以华丽呈现。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有评论者认为,机械的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比赛,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名为“月亮之上”,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什么叫学习写作?说到底, ①____________。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说,阅读是需要才华的,②___________,人家的小说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③_____________,这个是说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