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戒毒 陈力娇 吸大麻时她还是阿王的乐队中的一个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戒毒

陈力娇

吸大麻时她还是阿王的乐队中的一个挺不错的摇滚乐手,她很爱阿王,阿王却没有回应。阿王知道她开始吸毒时,非常懊恼,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耳光。

但耳光没挡了她的吸毒,她开始变卖衣物和手饰。就这样,她偷偷地自己暗箱操作了一年,一年之后她一贫如洗,吃饭都得阿王接济。

这天她找到阿王,她说,借我点儿钱。

阿王盯着她看了好半天,良久一字一句地说,我们结婚吧。

她很震惊,既而看出阿王是真心的,她哭了。她说,我已经是废人了。

阿王说,不要紧,我们从头来。

阿王说到做到,一周后真的和她结婚了。婚礼他们没太破费,只是找了几个熟人简单地吃了一顿。她想给阿王买一身四千元的意大利品牌西服,阿王拒绝了,阿王说,留着你吸烟吧。她一冲动,说,我戒,我肯定戒。阿王看着她没说话。

婚后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很好,依旧是两个人挣钱,一个人花销,花销的方式当然就是购买毒品,不过阿王有个规定,必须把香烟换成白粉,而且由阿王购买,由阿王每天给她放入水杯定量发送。她自己不得多吃一点儿。这样果然经济合理,她一天的演出不再像有病似的打不起精神了。

日子有规律地行进着,生活产生了习惯和磁力,每天早晨他们照样履行着仪式,由阿王给她发放适量的毒品,阿王很爱她,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当着她的面把白粉倒入杯中,白粉就像一朵深情的浪花,翻卷着进入她的肺腑,她满足极了,也幸福极了,就越发爱阿王。

一天,她看到阿王的牛仔裤的后屁股上磨了一个洞,这是阿王常年坐着打架子鼓磨出来的,她这才想起阿王有很久没为自己买新衣服了,阿王也瘦了,脸明显地不如从前白胖了,如果在人群里想找到阿王,就得先找他那一头浓密的长发,再找那张有棱角的醒目的脸是费劲了。

于是她很内疚,她偷偷地四处联系戒毒所,想把毒瘾戒了。

这天她终于联系好了一个,这是一家边远的外省的戒毒所,条件不算优越,她选择它是想离阿王远一点,她知道戒起毒来那会很痛苦的,她怕她顶不住劲儿而中途回来见阿王。

收拾好行装那天,她泪水涟涟,她给阿王留了一张条子,说明她很爱他,越爱越不能拖累他,她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新的人,再回来见他。

她把写好的条子放在桌子上,想想又不放心,怕被风吹走了,而阿王回来不知她的去向,他会很着急很伤心的。于是她就顺手从桌子的另一方拿过来一个本子,她想用本子把它压好,既显眼又不至于被风刮跑。可是就在她拿起那深蓝色窄条日记本时,她发现它的下面也压着一个条子,字迹无疑是阿王的。

条子上面写道:你已经成功戒毒一百天了,我只给你喝了五十天逐渐减量的白粉,从五十一天起,我每天给你喝的都是掺着高钙的白开水,祝贺你!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她本来是一个乐手,很爱阿王,阿王却没有回应。伤心失望之下,她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最后却被阿王挽救了。

B. 当阿王提出了结婚的请求时,她哭了,说自己“已经是废人”了,这表明她既想嫁给阿王,又担心自己会拖累阿王。

C. 小说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同时穿插了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语言朴素自然,但依然能感受到阿王与她之间的温情。

D. 她为了避免戒毒半途而废,联系了边远的戒毒所;怕阿王不知她的去向着急伤心而留下字条,这些都说明她是一个有心人。

2.小说中,阿王对她充满了爱,阿王的爱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述。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1.A 2.①爱之深责 之切。阿王知道她开始吸毒时,给了她一个大耳光。②不抛弃不放弃。在她吸毒之后,阿王毅然决然地娶了她,想要挽救她。③为她赚钱省钱。为了赚钱省钱,阿王很久没为自己买新衣服了,也瘦了。④对她精心照顾。阿王很爱她,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⑤设法帮她戒毒。阿王用逐渐减量的办法帮助她戒掉了毒瘾。 3.作用:①使情节更加完整,严密合理。结尾交代了阿王其实一直帮她戒毒,照应了阿王每天自己给她冲白粉的伏笔,使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故事性。②使阿王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阿王之前看似一个一味纵容的人,至此表现出阿王是一个爱的深沉,默默奉献,勤于动脑的人。③深化了文章主旨。赞扬了阿王对她真诚而深沉的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解析】 1.试题分析:A. 她本来是一个乐手,很爱阿王,阿王却没有回应。伤心失望之下,她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最后却被阿王挽救了。原文中没有因果关系,此处属于强加因果。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筛选的一道考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一般都要照顾到全文,本题可以作答为,①爱之深责 之切。阿王知道她开始吸毒时,给了她一个大耳光。②不抛弃不放弃。在她吸毒之后,阿王毅然决然地娶了她,想要挽救她。③为她赚钱省钱。为了赚钱省钱,阿王很久没为自己买新衣服了,也瘦了。④对她精心照顾。阿王很爱她,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⑤设法帮她戒毒。阿王用逐渐减量的办法帮助她戒掉了毒瘾。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段作用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都要从结构、人物、情感等方面作答,本题结尾段作用:①使情节更加完整,严密合理。结尾交代了阿王其实一直帮她戒毒,照应了阿王每天自己给她冲白粉的伏笔,使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故事性。②使阿王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阿王之前看似一个一味纵容的人,至此表现出阿王是一个爱的深沉,默默奉献,勤于动脑的人。③深化了文章主旨。赞扬了阿王对她真诚而深沉的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结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许渊冲:岁月困不住的人生

王晶晶

得到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那年,许渊冲虚龄90岁。

很多人都觉得,这怕是老先生此生最高的荣耀了,结果2014年8月2日,93岁的许渊冲又荣获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给中国文化界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时下有个热门的词叫“无龄感生活”,说的就是许渊冲这样的人。90多岁的老人,骨瘦如柴却声如洪钟,听力不好但思路清晰,记忆力更是好得让年轻人都要羡慕。家里书桌上,放着正在翻译中的莎士比亚作品集。“我已经翻完4本了,两个月译一本,目标是译完莎翁全集”。老先生的150多部译作里,有一大半都是退休后才出版的。

这样的人生,岁月根本就困不住。

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许先生在西南联大是同届。在他眼里,相见第一面,这个叫做许渊冲的同学就“冲劲十足”。1957年,同学杨振宁得了诺贝尔奖。许渊冲觉得自己不能落后,在外语领域也要搞出名堂。到1958年,他已有4本译著。

看到他的一些事迹,你会觉得他真是个自负的“狂人”。

他印过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写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他评点过自己的翻译水平,“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他敢说“我的翻译超越了毛泽东诗词原文”。其实许渊冲并不狂,他只是像一个战士一样,坚守自己的阵地,绝不妥协。“到现在还有人不赞成我的观点。我不认为自己狂,因为我说的都是事实。我坚信自己是对的。”

2004年和2008年,许渊冲提出了“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他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处找到源头,到近代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钱锺书的“化境”,形成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的文艺理论。

许渊冲说,在西方,翻译是科学。“科学解决不了文学问题。文学要美。要有全局观点,不要只注重表面形式,而要把文章里面的内容翻出来,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为了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许渊冲教授选择了其中他所喜欢并能译成韵文的作品,书中许先生的译笔优美,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其代表作为《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许渊冲教授对原作的理解精深独到,将原作的妙处表达得淋漓尽致,加之又熟谙中英诗律,细刻精雕,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深得广大外国读者的好评。

翻译对许渊冲来说,也是让他身心愉快的不老灵药。“我啊,天天和古人打交道。我现在翻莎士比亚,我就跟莎士比亚打交道。我亦古亦今,我的现代就是古代,古代就是我的现代,我足不出门,来往的都是古代名人,这是超越时空的交流。所以我是非常愉快的。不翻译,我每天做什么呢?”

有人问:“为什么要重新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呢?”他说:“100个人注解,就有100个不同的解释。我有我的新意见啊,我现在边译边参考两个版本,一个朱生豪的,一个卞之琳的。他们翻得好的地方,我保留。不好的,我改掉。”

“翻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在我心中就像是普罗米修斯,永远进行着自己的事业。”和许渊冲相交甚笃的翻译家许钧说。

年龄不是问题。对许渊冲来说,最好的年华是现在。“因为我活得越久,学得越多,看得越多,越有经验。灵感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逝去的。”

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恰如老先生的人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95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是个“异数”——时间好像忘了把他变成老人。傍晚,北大畅春园,他总要独自骑着自行车,遛上个把小时。骑车是他退而求其次的健身项目,游泳才是最爱。两年前,游泳馆的工作人员看他都九十多了,再也不敢放行。

(文汇报《许渊冲:译道独行侠》)

②谈到即将出版的27册的《许渊冲全集》,许先生说:“集子就是把几十年工作的精华都集中起来。我的翻译也有很一般的,也有糟粕的。精华也是受前人的启发。精华留给后来者,我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环,把美一代代地传递下去——这是我的中国梦。”

(田泳《翻译大家许渊冲:曾被指为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许渊冲是亚洲首位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的翻译家,这一荣誉是对他翻译事业的最高褒奖。

B. 许渊冲很想在外语领域做出可观的成绩,与同届校友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关,他不甘落于人后。

C. 为构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许渊冲查找源头,多方借鉴,从而形成一套深具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的文艺理论。

D. 许渊冲的作品能深受外国读者的好评,因为他拥有一整套完整的翻译理论,能以韵文形式再现中文原作的意境。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 许渊冲看似狂傲,实则是对翻译事业的自信和坚守,他相信自己是对的,坚守着自己对翻译的理解,绝不妥协。

B. 在许渊冲看来,只有用今人的思想去理解古人的行为,才能在超越时空的交流中获得非常愉快的心理感受。

C. 为了能成功再现原作的妙处,许渊冲即使参考朱生豪和卞之琳的译著,也能够不拘泥于他们的翻译,表达自己的理解。

D. 选文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炉,生动表现了许渊冲自信狂妄、才华横溢、老当益壮、精益求精等多个特点,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一生。

E. 文章多次直接引用传主原话及其他名家的评价与介绍,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让传主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生动丰富。

3.“岁月困不住”许渊冲的人生,在原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密切关联,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发此一自觉的,恐怕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便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非难。赵氏认草书为“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由此不难窥见自杜度的草书成功后所引起的对草书的欣赏与学习的狂潮。我以为书法是在此种狂潮中才卷进了艺术的宫殿。书法从实用中转移过来而艺术化了,它的性格便和绘画相同。加以两者使用笔墨纸帛的同样工具,而到了唐中期以后,水墨画成立,书与画之间,更大大地接近了一步,遂使一千多年来,大家把两者本是艺术性格上的关联,误解为历史发生上的关联。

即使在艺术性的关联上,后来许多人,以为要把画画好,必先把字写好的看法,依然是把相得益彰的附益的关系,说成了因果上的必然的关系。书与画的线条,虽然要同样的功力;但画的线条,一直在吴道子晚年的“如莼菜条”出现以前,都是匀而细的,有如“春蚕吐丝”的线条,这和书的线条,也是属于两种形态,自然需要用两种技巧。事实上,固然许多人善书同时也善画,但吴道子本来是“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而元代四大画家之一的倪云林,“初以董源为宗。及乎晚年,画益精诣而书法漫矣。”沈颢《山水法》在《落款》项下谓“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这即足以证明绘画的成就,原与书法并无关系。宋以后,有一部分人,把书法在绘画中的意味强调得太过,这中间实含有认为书法的价值,在绘画之上,要借书法以伸张绘画的意味在里面。这便会无形中忽视了绘画自身更基本的因素,是值得重新加以考虑的。

(摘自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绘画艺术,早在远古时期就已产生。多姿多彩的彩陶花纹、威重神秘的青铜器花纹,可以看做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绘画形式。

B. “书画同源”“书出于画”等说法似是而非,我国的书与画实分属不同系统,画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而书则属于实用系统。

C. 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原始文字追求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而彩陶、青铜器花纹带有抽象性质,并不象形,这是由二者的不同功用决定的。

D. 作为造字之法,指事的起源并不晚于象形,二者都是为了帮助并代替记忆,这有力地驳斥了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与绘画同源的说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草书作为“书”的一种,有其实用性,但因其书写特点而带有了艺术性,后世书画间有了密切关联可能与草书的出现及其艺术化有关。

B. 杜度的章草盛极一时,却也受到非难,被赵一认为是“示简易之旨”,但其引发的草书热潮对草书的艺术化功不可没。

C. “书画同源”这一说法的产生既与书画在艺术性格上有相同之处有关,同时也与书画使用共同的工具有关。

D. 书与画的线条均需要功力,但由于二者形态不同,所用技巧也不同。因此,书的好坏与画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用在衣服器物上的花纹,可以代表服用者的不同身份,但其归根结底仍是装饰性的。

B. 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大抵出于实用这一要求。无论是造字之初的追求事物之形,还是后来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莫不如此。

C. 吴道子“学书不成,因工画”,倪云林“画益精诣而书法漫矣”,从某种角度说明了书法对绘画并无帮助,绘画的基础需独立发展。

D. 把书法在绘画中的意味过分强调,虽有借书法以伸张绘画之意,但无形中忽视了绘画自身最基本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请以“野望”为题,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60 分)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②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③字数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从你熟悉的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任选两人,续写两句话。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乏有脊梁的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倔强清高 的浪漫告白“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傲岸不屈的赤子衷情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       

                ,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①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

②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

③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④天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

⑤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都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

⑥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

A. ③①④⑤⑥②    B. ④③①⑤⑥②    C. ③①⑥④⑤②    D. ④③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