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请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春节期间,政府对于烟花爆竹颁布“禁限放令”,这既是对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直接约束,对公众的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禁限放令”要想取得良好效果,靠行政力量是不够的,还要赢得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不管是政府部门,社区、街道,监督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所以,公众自觉放弃燃放烟花爆竹习俗,才是最值得肯定的。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便捷,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机在手, ①_____。然而也应看到,手机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 ②___。本来是亲情融融的时刻,却被手机搅得冷冷清清;本来是昂首盯着马路安全出行的时刻,却被低头族们搞得隐患重重。由此看来, ③______,不做手机的俘虏,已是势在必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是一条高高的堤坝。 , , 。 , , ,从粗犷到清晰,逐渐脉络呈现,逐渐化作文字轻轻缓缓地演绎。
①在堤坝上你可以看见那村落是怎样的狭小 ②那些熟悉的生活,身处其中时无法表述
③那就是所谓的古河村落 ④离开久了却能把每条巷道一一细数
⑤那胡同是怎样的狭窄 ⑥那房屋是怎样的小如鸡窝鸭棚
A. ①③⑥⑤②④ B. ③①⑤⑥④② C. ①⑤⑥③②④ D. ③⑤⑥①②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江流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30日逝世,享年95岁。
B. 人饮酒后容易产生意识模糊、判断力下降,如果驾车上路,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您不要酒后驾车。
C.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凭借丰富的诗词储备和谦逊的态度备受好评。
D. 广西警方跨区作业、深入侦查,最终成功告破一起价值400亿元的特大地下钱庄案,打掉地下钱庄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A. 2月9日9点,康惠明老师专程从千里之外把“熊猫血”送往六安市人民医院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向康老师投以赞美的目光。
B. 经过二十多年的精诚合作,这两家公司在经营中缔结了牢固的城下之盟,不但提高了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而且效益一路飙升。
C. 天边突然飞来一大片乌云,一场大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如此粗犷,去得如此利索,天气也似乎随着这场雨变得凉爽起来。
D. 要使农村新业态异军突起,除了土地政策的保驾护航之外,还应该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E. 面对农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推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已成为时不我待的大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吕碧城幼时就喜欢歌咏自然,稍长就注意到动物的苦境而生出对屠杀动物的反感。她特别欣赏“成汤之开猎网”“仲尼之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以及“大夫无故不杀羊”的古制。她认为,真正明了不杀生真意的,在佛教。佛教自西土东渐,带来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众生平等和不杀生。
一般俗见,以为吕碧城中年以后受佛教思想影响,又逢世事巨变,才转求佛教净土世界,开始护生弘法。殊不知,吕碧城主张不杀生主义乃是持守一种正义观,实从同情物类始。吕碧城虽精研佛学,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佛徒,她不斤斤于求个人的福报。她所倾心的,是深刻地同情物类、以非杀为实现公义基础的佛学。
吕碧城1928年在瑞士,看到英国“泰晤士报”上刊登该国“皇家禁止虐待牲畜会”(RSPCA)的告示,知道该团体乃是“同情于可怜无告之牲畜”之组织,很感兴趣。她了解到RSPCA的主旨在于防止人虐待家养动物,目的在于增进动物福祉,而不禁止人们食用,于是马上从瑞士“驰牍讨论”。她在“致伦敦禁止虐待牲畜会函”中,表达了彻底同情动物的立场:“吾人类误于强权即公理之谬说,认牲类为上帝赐予人类之食品。予认此事为世界文明重大之羞耻。”吕碧城之所以有如此彻底的立场,与她受到传统仁恕之道的训育和佛学熏陶有关。
以吕碧城的见识,她当然知道要人类达到完全停止肉食的程度极其困难,因而她希望在宰杀动物的具体做法上能够尽量减少其痛苦。既然无法制止屠杀动物,就应该尽量减少动物在被屠宰时的痛苦。这位彻底怜悯动物境遇的中国女性认为,人类在因病需要手术时,必先施行麻醉,然后可以手术,“兽类同此血肉,同此痛苦与感觉”,在屠宰前使用麻醉方法使之失去知觉是人道的。她专门比较几种方法,认为煤气致晕的方法,先致牲畜于无知觉,再行屠宰较为合理。况且“倘屠场采用此法,较用药为经济。”
当吕碧城听说美国芝加哥市已经采用免除痛苦杀牲方法,又立即致函美国芝加哥屠牲公会,询问何种“最新文明法”能使兽类失其知觉而无痛苦。她赞同“皇家禁止虐待牲畜会”复函中提到的以“弹药包”枪击到牲类脑中,使其迅速失去知觉之法,“决计为国人”创立“中国动物保护会”。她在“谋创中国动物保护会缘起”中发出宏愿,“吾生有涯,世变无极,惟以继续之生命,争此最后之文明,庄严净土,未必不现于人间。虽目睹无期,而精神不死,一息尚存,此志罔替。”(《笺注》)此后余生,吕碧城为争取普惠天下达于“无辜兽类”的仁慈、良知和正义,付出了极大心血。
1933年,吕碧城从瑞士回国,开始积极斡旋成立爱护动物协会。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开放而进步,社会名流与国家机构官员都很支持,呼应者众多。5月,中国保护动物会在上海成立。
1935年10月4日,中国保护动物会在上海举行征求宣传大会,参加者众多,活动安排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这一天“停屠一天”。
吕碧城认为,对待动物的仁慈之心,是发展健全的人性、维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在这一点上,吕碧城与弘一法师及丰子恺见解相同。1929年,丰子恺所绘《护生画集》第一集出版后,吕碧城很喜欢这一鲜明地倡导慈悲万物的新式漫画,很快将之译为英文出版。
在人与动物关系上,吕碧城少偏见而常怀平等之心。她尝言自己是一名世界主义者,对东、西文化思想中的善和良知,她都能够同情理解。她为“中国动物保护会”设立的目标,是要达至天下同善,“虽谋设于中国,而成效期于世界,无畛域之见也。”她承续了女性教化的传统,所主张的良知和仁恕之道,在她的护生思想里占有很重的分量。吕碧城后半生游历欧洲、美国,以记者身份观察西方世界,传播新知。她所关切的,都在促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而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在吕碧城看来就是良知和怜悯心的觉醒。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吕碧城爱护动物出于天性。她幼时就喜欢歌咏自然,稍长就注意到动物的苦境而生出对屠杀动物的反感,特别欣赏爱护动物的古刹。
B. 吕碧城主张不杀生主义。中年以后,她之所以转求佛教净土世界开始护生弘法,是因为世事巨变中受到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的影响。
C. 吕碧城是一位怜悯动物境遇的中国女性。她主张,我们既然无法制止屠杀动物,就应该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动物在被屠杀时的痛苦。
D. 吕碧城是一位世界主义者。她同情并理解东西文化思想中的善和良知,她所主张的良知和仁恕之道,在其护生思想中占有重要分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吕碧城倾心精研的是深刻地同情物类、以不杀牲为实现公义基础、不斤斤计较个人福报的佛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
B. 吕碧城非常重视解决畜类被宰杀时无痛苦问题,积极推广美国芝加哥市采用的免除痛苦杀牲法,并创立了中国动物保护会。
C. 英国皇家禁止虐待牲畜会的主旨是防止人虐待家养动物,目的在于增进动物福祉,并不禁止人们食用,吕碧城赞同这一主旨。
D. 吕碧城为争取惠普天下达于“无辜兽类”的仁慈、良知和正义,付出了极大心血,她从瑞士回国,积极斡旋成立爱护动物协会。
E. 吕碧城后半生游历欧洲、美国,观察西方世界,传播新知,关切并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努力催促良知和怜悯心的觉醒。
3.吕碧城的护生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怎样看待吕碧城的护生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