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表现眼前的实景,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点染中。
B.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每当边草变白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
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十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选自《元史·良吏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罹其害: 害怕
B. 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 数目较大的钱
C. 政声籍甚: 通假字,通“藉”,凭借
D. 即夜诣说留之: 下命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B.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有司”不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 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 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兴祖任职铅山州时,严厉打击制造伪钞的恶势力,他设计逮捕了吴友文及其同党,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除去民害。
B. 林兴祖任道州路总管时,通过动员城中盐商和就地取材的办法,备齐了抵御贼兵的军费和军需,这让贼人闻风而逃。
C. 永明县的少数民族听说林兴祖廉洁爱民,看见了林兴祖亲自写的劝谕的榜文,因此多年都没有犯错。
D. 春天大早,又闹虫灾,林兴祖就写文章,向上天祈祷,最后下了三天大雨,虫子死了,农业也获得了丰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
(2) 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立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布袋
老韩和老丁是好朋友。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爱唱上党梆子。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两人唱《吴家坡》,唱《闯幽州》……唱到趣处,老丁一声长喊:“儿呀,此语差矣,转来!”老韩马上背着枪转来:“爹爹,此事你有所不知。”……
老韩的小女儿叫嫣红,老丁的小女儿叫胭脂。两人常在一起割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又到河边割草。天快黑了,嫣红将一只布袋拾回了家。嫣红的娘,啪地扇了嫣红一巴掌:“拾啥不成,拾布袋,拾布袋是气。”
打开布袋,却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老韩老婆将布袋和大洋让老韩看。老韩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张张嘴,说不出话;再张张嘴,还是说不出话。老韩平日挺能说,面对意外之财,不知从何说起。两口子一夜没睡,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说着说着,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天拾布袋的事,你就忘了吧。”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开门见山:“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知道昨天嫣红和胭脂在一起,便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又叹息:“老话说,拾布袋是气,不知应到哪一宗。”
老丁笑了:“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还不知是哪个买卖铺子的生意人,不小心丢在了路边;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哈说法?”
老丁:“这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
老韩急了:“布袋现在我家,咋是你闺女捡的?”
老丁:“我听胭脂说,她俩一块跑到布袋跟前;嫣红比胭脂大一岁,欺负了胭脂。”
老韩拍了一下大腿:“老丁,你想咋样吧?”
老丁:“一人一半。别说是两人一块捡的,就当是嫣红捡的,胭脂在旁边看见了,俗话说得好,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老丁,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老韩心想了,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两人一块唱戏,好了二十来年,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我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老韩也赌上了气:“你想往哪儿告,你就往哪儿告吧。”
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正好,我今天要去县里进盐。”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黄豆,结了账,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路过沁源县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问了百十个村落,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老韩见瞒哄不住,一边恨老丁无端寻衅,破坏人家好事,一边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老曹又说:“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因为一只布袋,老曹和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中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老韩这一形象,人物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鲜活生动又真实接地气。
B. 老韩老婆埋怨嫣红乱拾东西时说“拾布袋是气”,这是真的担心捡来的布袋沾了晦气,而后文老韩对老丁说这句话时则是言不由衷,包藏私心。
C. 老韩与老丁在如何处理捡来的布袋这一点上,都强调要说理,两人说的虽是同一个理,却因为情绪激动而生出误会,最终伤了和气。
D. 文中的老曹从老韩那找回布袋时,先是查验银元的数目对不对,这一举动将老曹自私多疑的性格特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E.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叙写了百姓生活的琐碎庸常状态,将百姓的日常生活写得有声有色,韵味无穷。语言不事雕琢,文笔细腻从容。
2.文章结尾划线内容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句含意的理解。
3.本文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C. “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 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C. 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D.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 然而不王者 D. 谨庠序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