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下面小题。 (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下面小题。

(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人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倚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汝浆。”执子曰:“‘真’字也。”老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老父,父如前示。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①艾子: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战国时代的人物。 ②通、执: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人。③浆:解渴的薄酒。④老父:老年的男子。⑤达:通达事理。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A. 鸡豚狗彘之畜         畜:牲畜

B. 王无岁             罪:归罪

C. 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却,竟

D. 识此字,汝浆       馈:赠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欲人之无也难矣      则耻师焉,

B. 人也远矣          家酿之美者与之

C. 百亩田,勿夺其时    父如前示

D.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非我也,兵也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1.A 2.D 3.D 4.(1)狗,猪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 (2)爱他的孩子,就给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来教。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3)通子真聪明啊!假如像执子一样认真,我连一勺水都喝不上了。 【解析】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要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解答选项,本题选项A畜:畜养。 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本题选项A中的字就是名词作动词。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如此题D项“而”表转折,译为“却”。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本题ABC三个选项和理解都是介词结构倒装,D选项是判断句式。 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而、检,、饿莩、发。(2)爱、择、教、耻。(3)通也,智哉!复。 参考译文: (一)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二)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味。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充,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三)艾子到郊外游玩,他的学生通子、执子两个人跟随着他,艾子渴得厉害,让执子到农家去讨水。有一个老翁在正当门看书,执子作揖请求讨水,老翁指着书中的“真”字说:“你认识这个字,我就给你水。”执子:“读真。”老翁大怒,不给他水,执子回来告诉了艾子。艾子说:“执子没有办成事,通子应当去。”通子去见艾子那老翁,老翁像前面对执子一样把字指给他看,通子说:“这是‘直八’两个字。”老翁很高兴,拿出家里酿的美酒给他,艾子喝了感到酒很甜美,说:“通子真聪明啊!假如像执子一样认真,我连一勺水都喝不上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人之忧过人也,诗人之乐过人也。忧世乐天,固当如是。”

  《红楼梦》中,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则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绛珠仙子则欲随之下世为人,以一生所有眼泪还报其甘露之惠,则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宝玉喜聚,而黛玉则在聚时即以平静的心态准备迎接散的结局。这里包含着一个相反相成的人生命题。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来看,全篇笼罩在对人生宿命般的悲剧性感受和大忧患中。鲁迅谈到《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诚然如此。不过,那应该是指黛玉逝后。比起林黛玉,宝玉应是后知后觉者。

  《红楼梦》是一曲悲歌。从第五回离恨天、灌愁海和痴情、结怨诸名目,从《红楼梦引子》曲文:“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从四春之“元、迎、探、惜”及“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谐音中,我们听到的是啼血的杜宇那声声的悲鸣。而那杜宇便是曹雪芹,也便是林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子,她的知心丫环叫紫鹃。紫鹃的寓意就是啼血的杜鹃,绛珠也就是红色的血泪,黛玉正是泣血的杜鹃,而曹雪芹也是泣血的杜鹃,他寄哭泣于黛玉,寄哭泣于《红楼梦》。

  黛玉善泣,《枉凝眉》曲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之句。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第二十六回中写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黛玉的歌哭即曹雪芹的歌哭。金陵十二钗,是作者半生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化身,生命之花一一凋谢,怎不令作者悲慨万端,长歌当哭!读第一回中“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与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痛变故的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撰《陶庵梦忆·自序》比读,觉二者心绪苍凉,话语沉痛,何其相似。这里有几分忏悔、反思、不平,有几分无奈、自嘲、自傲。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语并非《红楼梦》中那块被女娲遗弃的不能补天亦不能自由行动的顽石的伤心哀叹,而是作者的愤世之语、牢骚之语,是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的伤心之语,是冷眼观世、白眼看人的狂傲之语,是洞察古今、彻悟人生的佛道之语。总之,《红楼梦》是沉痛而绝望的一曲悲歌。

1.下面关于“忧世乐天”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熙载认为,诗人的忧伤与快乐超过普通人,“忧世乐天”是诗人本来就具有的情怀。

B. 鲁迅说宝玉是独自领会“悲凉之雾”的人,笔者认为那应该是黛玉逝后。

C. 《红楼梦》里宝玉的精神中似有乐天之意,而黛玉的精神中似更多忧世之心。

D. “忧世乐天”是对立的,宝玉、黛玉展现出的不同精神,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相反的人生命题。

2.“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对此句含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此句看似顽石之语,实则为曹雪芹的内心表白,是曹雪芹对世态的不满与憎恶愤恨的情感表露。

B. 此句表面上充满自怨自艾,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曹雪芹狂傲的性情,即对俗世俗人持冷蔑的态度。

C. 此句说曹雪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济世,欲有所为而不能为、不可为,只好坠入红尘,虚度流年。

D. 此句寓含佛道色彩,是曹雪芹历经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对古今红尘的洞察,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读来让人觉得心绪苍凉,话语沉痛,是因为两位作家人生经历完全相同。

B. 林黛玉的悲泣非同凡响,感应花鸟,通于自然,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震撼力,足可见出她的内心有许多哀怨不平之气。

C. 林黛玉是曹雪芹半生中感念与怀想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化身之一,作者写林黛玉,无非是想借助她来表达痛悼红颜的悲慨之情。

D. “离恨天”“灌愁海”等名目、“元”“迎”“探”“惜”等谐音、“绛珠”“紫鹃”的寓意都证明《红楼梦》是一曲悲歌。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小孩子喜欢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天空中的月亮说:“今晚的月亮好大呀!你们看,月亮里面有人在砍树呢!”父亲却不高兴,厉声斥责我:“你别用手指着月亮,指多了,会烂耳朵,会耳聋的!”孩子怕烂耳朵,怕听不到旁人说话,以后,渐渐地真就不再用手指着月亮说话了。成年后才知道,指着别人说话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父亲用烂耳朵和耳聋的恶果来吓唬小孩子,实际是借了孩童对月亮的敬畏之心,来纠正我指手画脚的坏毛病。

敬畏之心,可以呵护成长、引领成功,甚至可以消灾避祸。你有让你害怕的“天老爷”和“月亮”吗?如果没有,那就糟了;如果有,那就对了。

请依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1)近日一则微博总结了一些网络新词:无可phone告,Tony带水,sun心病狂,more名其妙,star皆空,book思议,cheer不舍,Eason不吭,半tour而废,煎bingo子,君让臣死,臣Facebook.

请你在以上网络新词中选择三个,用规范的汉字书写这三个词:写一条微博评论表达你对这样的网络流行

语的看法。

(2)外来语进入汉语有以下几种途径:

1音译 :如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

2音译+类名: 芭蕾舞(balle)。

3音译+意译:马克思主义(Marxism)。

4利用汉字“望文生义”特性进行意译:这种外来词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汉语的纯音译词,例如“电视”;

第二种是来自日语的舶来词,即日制汉语,如“电话”。

5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CPI。

分析下列外来语进入汉语的途径(任选三个)。

咖啡(coffee)、啤酒(beer)、GDP、物语

 

查看答案

下面是转出团关系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12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鞋子   巩高峰

那双鞋在我眼前出现时,我觉得它简直不是从鞋盒里被拿出来的,而是自己跳出来的,带着耀眼的光芒。鞋是真皮的,枣红色的鞋面,橙黄色的牛筋底,鞋底有一排可爱的菱形方框,鞋带松松垮垮的系着,仿佛在懒散又傲娇地说:“你来穿我啊!”

这可是我第一双皮鞋,而且竟然是我爸买的!

我爸什么人啊,在他眼里,只有天塌下来才是他表现的时候。所以他总出门,却连糖果都没给我们买过一块,更别说衣服鞋子玩具了,我严重怀疑他知不知道我们衣服穿多大、裤子有多长。可这次,我爸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给我买了双鞋子,是单独给我一个人买的哦!天啊,他挑的还是最洋气的枣红色,最神奇的是,他竟然知道我脚几码……

这种种破天荒加在一起,让我心里严重不踏实。那天傍晚,我妈给我洗脸洗手洗脚,然后试鞋子,我不知道试穿鞋子为什么要洗手洗脸,只是有些恍惚地照做。我惴惴不安地想,不是等一会儿把我梳洗打扮好了,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然后将我卖了吧?

皮鞋正合脚,软软的底、硬硬的帮,系成蝴蝶结状的鞋带,我妈高兴地拍了拍手,让我走两步,“去给你爸看看”。我像是踩在棉花上,不,肯定是踩着云朵,摇摇晃晃扭扭捏捏地走到我爸跟前,两只手不知道往哪里放,那一刻我只希望自己无限缩小、缩小,缩到鞋子里。因为以往我爸出门回来,第一件事是算旧账—看看他走之后我都干了多少坏事儿惹了多少祸。

现在他一直对我笑,笑得我心里发毛。

我表演完毕,我妈笑着招手让我回去,说:“我先替你把皮鞋收起来,等过年过节或者有什么重要日子,让你穿出去绝对洋气!”

我这才发现弟弟小肆的眼神,那已经不是羡慕嫉妒恨所能形容的了。我有点儿心虚地低下头,看着我妈仔细把鞋子裹上防潮纸,装进盒子,塞进床下的箱子里。小肆的眼睛一直跟着那双鞋走,等我妈盖上箱子推进床底下再放下床单,小肆的眼睛似乎还粘在箱子里粘在鞋上没出来

我心里噼里啪啦开始翻日历,我妈说的过年过节或者重要日子,下个星期堂哥结婚,全家都要去吃酒席的,这算不算重要日子?

我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酒席人太多,那些菜汤汤水水的,把鞋弄脏了怎么办呢?

我在心里继续翻日历。中秋节刚刚过去,后面等到过年可有点儿儿远,冬天都还没到呢。那,只能等下个月了,因为下个月学校颁奖大会要颁发上学期班级前三名和三好学生的奖状奖品,我肯定是要上台的。想象着我穿着闪闪发光的新鞋子,一步一步“咔咔”走上台,腋下奖状,手捧着奖品,全校老师和同学都能看到我枣红色的皮鞋,然后“哗哗”鼓掌,那我得多有面子!

我很快就把自己在脑海里描述无数遍的场景说给小利听,想提前得到点儿艳羡。可是小利满眼都是怀疑,“你爸揍你都嫌不够,还能给你买新皮鞋?”

我就知道小利不能相信,所以趁我妈不在家,我掀开床单、拉出箱子、打开鞋盒、解开防潮纸,让小利亲眼看看。小利看完还用手摸了摸,装作内行地说:“皮子不错。”我满足地正要把防潮纸重新裹上鞋子再准备再放回去,发现鞋子的鞋带没了。我带着点儿惊慌一回头,一道身影闪过,是小肆,他眼里有几丝惊慌,又装作没事人一样。

“是不是你拿了鞋带?”我没有大声,也没有生气,我喜欢先礼后兵,“要是拿了就赶紧给我,就什么事儿也没有。”

小肆微微低下了头,接着又仰了起来,说:“如果你答应把皮鞋叫我穿一下,我就把鞋带给你。我只穿一下!”

我懒得跟小肆计较,我是他哥哥,赢了他我也不光彩,万一输了-—当然我不会输的,我说的是万一—我爸很快就会帮他赢回去。所以我点点头,大方地说:“没问题,不过要等我先穿过之后。”

小肆一见我点头,就兴奋地跑到里屋从他的书包里拿出那两根鞋带,我仔仔细细穿回到鞋上。

可颁奖大会终于到来的那天,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满天乌云,要下大雨的样子。我妈不肯让我穿新鞋去学校,说下雨了又是水又是泥的,把新鞋穿坏了。我带着侥幸进行最后的努力,“天气预报没说有雨,也许不会下呢”。

没想到一旁的奶奶说话了,她跟我妈三天两头吵架,从来都不对付,这次竟罕见地站在我妈那边,说:“今天肯定要下雨,昨天我这手腕就疼了。几十年了,手腕一疼准下雨,比天气预报还准。”

连最疼我的奶奶都不帮我,我只好悻悻地带着一肚子的失望和落寞去学校。即将到来的颁奖大会让我觉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这个机会错过了,后面只能再等过年。到时配上新衣服,走亲戚串邻居的,也能熠熠生辉。想想那一刻,盖过小利他们的风头,成功焦点,那是肯定的。

我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不然这中间好几个月的时间,让我怎么过呢?好在还有比我更着急的,小肆,我有机会而不能穿新鞋,他显得比我更失落,因为说好的,我不穿第一次,他别想尝鲜。

所以大年三十的那天早晨,小肆醒来的第一件事儿不是问我妈要他的新衣服,而是催着我赶紧穿新鞋。外面下了大雪!穿上新皮鞋“咯吱咯吱”这么一踩,每一脚下去就是一溜菱形小方框……我想着就乐,赶紧穿上新衣,这会儿小肆已经跳下床帮我拿来了新皮鞋。

奇怪的是,第一只鞋我就感觉似乎穿不进去了。鞋带系得太紧?我松开鞋带,重新再试,冤枉鞋带了,的确是塞不进去。我有点儿慌了,脱下脚上的厚棉袜子,重新再穿,这下勉强穿上了,可是脚在鞋里是弓着的,像个委屈的老鼠。

我焦急地叫来我妈,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儿,话里满是埋怨。这肯定是怪她啊,好好的新皮鞋,不让穿不让穿不让穿,你看,热胀冷缩,鞋小了吧!

我妈试着把我的左脚也塞进了鞋子,让我站起来走走看。可哪里能走哇,光站着,双脚就钻心地痛,我奶奶一直跟我说她裹小脚时的各种痛,在我想来,那痛也不过如此吧?

我妈见我满脸痛苦的表情,反倒笑了,说:“今年先长脚,明年该长个头了!这鞋你没法穿了,只能给弟弟穿。”

听我妈这么一说,我和弟弟都愣住了。我们俩的愣不一样,小肆满脸都是不相信的意外惊喜,而我则是心疼、不甘、惊讶、惋惜……复杂难言。这下倒是一切都应验了,小肆的确是在我穿过之后才能穿这双新鞋,不同的是,他不是只穿一次,而是要一直穿下去,直到鞋子穿烂或者他也穿不下为止。

我坐在床上,惆怅地看着大年三十满地的大雪,这个年真是……

我唯一的安慰,是“今年先长脚,明年该长个头了”。虽然失去一双新鞋,但长高一些总是好事,这,算是我的新年礼物吧

1.小说中“我”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2.赏析文中划线的文字。

3.如何理解小说结尾划线句子。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小说首段描写了“我”的第一双皮鞋,使用拟人手法,鞋子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表现出“我”对人生第一双皮鞋的喜爱。

B. “我爸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给我买了双皮鞋”,正话反说,写出我得到人生第一双皮鞋时的心理——难以置信;“竟然”强调出乎意料。

C. 这篇小说以“小鞋子”为题,一语双关,写鞋子变小的过程,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经济拮据家庭的孩子,向往富裕生活,立志改变现状的故事。

D. “奶奶”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她的出现,反衬了“我”的形象,她阻止“我”在“颁奖礼”上穿新鞋,这是一个爱儿孙,惜财务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

E. 本文语言平实,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我”在想象中,穿上新皮鞋;而在现实中,“我”未能如愿;现实和想象形成对比,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一波三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