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1.B 2.C 3.C 4.(1)如果不参加我们皇上赐给您的筵席,这就是对我们皇帝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2)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解析】【宋史·曾公亮传】作者:脱脱 年代:元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点睛:先断易,再断难。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句中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索”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好“盗悉窜他境”“尝有使客亡橐中物”这两句,其他的就好断了。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C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考题完全出自教材。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力。 3.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可将各选项内容同文本相关意思进行比较,题中,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1)“锡”即“赐”,通假;“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却”;“处之安乎”固定句式,意思是“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之”代这样的事,“乎”,翻译成“吗”。(2)“责”此处应是“责备”的意思;“救正”即纠正弊病;“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赴,这是对君主的不恭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设宴,能处之安然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细雨梦回》王充闾

①想是夜间读书过于疲劳,一卷未终,便伏几而寐。醒转来,壁上的时钟已经敲过了十二下。不知从何时开始,楼外下起了雨,雨丝闪着一道道耀眼的光,透出一种朦胧、含蓄的意蕴。推开窗户,细雨扑上脸颜,痒丝丝的,了无寒意。夜风轻吻着头发,流荡着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

②这初春的第一场喜雨,不待响雷的呼唤和闪电的指引,便蕴蓄着满腔的爱意,悄悄地降临人间。

③连日来,听到许多关于农村苦旱的讯息,到处都在翘盼着时雨。不知辽南果园中此刻是否同样普降了甘霖。

④春雨,唤醒了万物的生机,催动着人们丰收的热望。古往今来,咏赞春雨的诗章数不胜数。“杏花雨——仓里米”,人们总是把三春灵雨同花繁果富紧密地联系起来。

⑤雨催花发,昨天还是蓓蕾,今天便绽放出鲜花,几天以后就将结出小小的果实。久旱逢甘雨,是人间的乐事之一。“五风十雨升平世”,更是古代人民的理想境界。苏东坡在《喜雨亭记》中讴歌春雨,兴会淋漓:“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⑥出外旅游,逢着落雨,总有些大煞风景吧?也不见得。苏东坡早已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极目青郊,烟雨中的杨柳、禾稼,显得分外朗润清新。⑦落雨,是撩人思绪、引人遐思的时刻。雨能使人从躁动归于平静,从感性进到理智。面对着垂天雨幕,耳听着潇潇暮雨,人们会萌动着种种饶有兴味的思绪。

⑧诗圣杜甫在长夜苦湿、风雨凄凄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浩叹,体恤民艰之情,跃然纸上。宋代诗人曾几,午夜梦回,听得雨声淅沥,认为是最佳音响,从甘霖普降想到稻香千里,大好丰年:“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而他的门生陆放翁,因为听到雨声,他那饱满的爱国激情,竟然冲出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泛溢到梦境中去:“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⑨当然,落雨引发的思绪,也并不都是奋发向上的,也有人从点点滴滴,淅浙沥沥,飒飒潇潇的雨声中,领悟到一种前尘如梦、人生易老的悲凉意绪。最典型的要算宋末词人蒋捷了。他在一首《听雨》词中,通过追怀自己一生中的历程,着力渲染凄苦冷寂的意境,以暗托深沉的故国之思:“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⑩雨,本来是没有灵性和知觉的。无情抑或有情,都在于人的感受。

⑪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对雨向来抱有好感。童年时代,每逢落雨,我都跣着双脚,跑到街头玩耍、嬉戏。有一次,在雨中摸鱼,因为贪玩,误了上课,老师带着愠色,让我背诵《千家诗》中咏雨的诗篇。当我吟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令人赏心悦目的清丽诗章之后,老师轻轻问了一句:“朱淑真的诗,你可记得?”我猜想是指那首“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的,因为觉得有些败兴,便摇了摇头。老师也不勉强,只是轻叹一声:“还是一片童真啊,待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懂得人生了。”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作者以“初春的第一场喜雨”作为切入点,思古连今,侧重自身经历,抒发了对雨惊喜赞叹的思想感情。

B. 不知是什么原因,作者对雨向来抱有好感,从童年到如今,这与苏轼、曾几等人对雨的感受形成对比。

C. 宋末词人蒋捷用寥寥几笔,从少年写到壮年,最后写到晚年,主要以听雨为线索,写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D. “雨,本来是没有灵性和知觉的。无情抑或有情,都在于人的感受”,因而在对雨的意象解读中带有个性色彩。

E. 在诗性的精神世界里寻觅,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是本文的鲜明特色,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2.第⑦段中说“人们会萌动着种种饶有兴味的思绪”,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杜甫、陆放翁、蒋捷三位历史名人“饶有兴味的思绪”。

3.第⑪段中老师“只是轻叹一声:‘还是一片童真啊,待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懂得人生了’”,可谓“语已停而情未了”,请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懂得人生”与保持童真是否冲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寿彝的通史情缘

曹小文

白寿彝(1909-2000)是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通史编纂领域建树颇丰。近代以来,撰写中国通史始终是众多中国史家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多卷本巨制——《中国通史》将这一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962年,白寿彝先生参加了巴基斯坦举办的国际史学大会。国际友人向中国代表表达了希望看到新中国史学家编写的历史著作的心声。作为历史学家,他深受感动和鼓舞,决意要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撰写一部中国通史。1972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编写中国通史的任务,相关部门曾两次组织写作班子,但都没有成功。此时,白寿彝撰写中国通史的信念依旧坚定不移:“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有这么长这么丰富的历史,我们不能满足那么简单的几本小书,这跟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不相称。”白先生将撰写中国通史作为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境界。

1974年,白寿彝再次访问巴基斯坦,国际学者纷纷打听中国历史新著情况。白先生无言以对,心里很难过。虽然距离上次访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但中国仍处于“文革”时期,不可能拿出新成果来。

白寿彝从1977年组织精干力量编撰小型中国通史。1979年,他将30万字的《中国通史纲要》交付出版社。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发行总数逾百万册,并有英、日、德、法等多个语种版本问世,美国有些州甚至还将其作为学校的教材。

1980年,《中国通史纲要》完成出版后,白寿彝就开始了大型中国通史的编撰工作,而此时的他已年逾古稀。一个学者已经走过了70年的人生道路,还能实现编撰《中国通史》这个夙愿吗?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白寿彝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他说出了一句平实却也极不平凡的话:“我70岁以后才开始做学问。”

20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对于一个70岁的老人而言,却意味着他生命的全部。1979年,年届古稀的白寿彝雄心勃勃,腰板挺直,步履矫健,笑声朗朗,全无老年人的暮气。但1400万字书稿的修改与审定,以及纷繁复杂到常人无法想象的组织协调工作,耗去了他整整20年的光阴。1999年,当人们欢欣鼓舞聚集在北京庆贺白寿彝先生九十华诞和《中国通史》全部出版之际,他却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这位睿智的老人,为了编纂这部巨著已罄尽了所有。

在《中国通史》长达20年的编撰过程中,仅主编就有20多位,作者达500位之多,而一个耄耋老人毫无怨言地承担下了所有的组织协调工作。

从1975年,白寿彝提出编撰《中国通史》的倡议,得到了众多响应,到1983年《中国通史》编纂课题被定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整整八年,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完全靠着白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学术威望开展工作。

白寿彝不放弃任何机会孜孜不倦地工作,包括四次住院手术和去北戴河疗养的日子。他每次都把病房当作工作室,资料书稿堆满了整个房间。在双目几近失明的状态下,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采用耳听口述的方式,完全通过思维能力组织文稿的写作和审定。在审稿过程中,白先生非常认真,遇到任何疑点,一定要核实。

就这样,白寿彝坚持将1400万字的书稿审阅、修改完成。1999年3月,由他总主编的12卷22册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文章有删改)

【相关链接】

在《中国通史》众多的主编和作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白寿彝相交多年的挚友,如考古学家苏秉琦,甲骨文专家胡厚宣,科技史专家王振铎,语言学家季羡林,历史学家周一良、何兹全、韩儒林、史念海、王毓铨、陈旭麓、韩国磐、陈光崇等等。著名史学家侯外庐担任全书编撰工作的顾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大多数史学家来说,撰写通史是一生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是最伟大的事业。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是这一伟大事业的最高峰。

B. 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发行量极大,并有多种语言的译本,美国有些州甚至还将其作为学校的教材。

C. 《中国通史》的编撰让年届古稀的白寿彝一扫老年人的暮气,变得雄心勃勃,腰板挺直,步履矫健,笑声朗朗。

D. 白寿彝说:“我70岁以后才开始做学问。”这句话体现出他对编撰《中国通史》这一事业的热爱和珍惜,以及“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学术品格和追求。

2.白寿彝在古稀之年开始编撰《中国通史》,并最终完成,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壮举。促使他成功的外在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中说白寿彝先生的编纂工作是靠着他的个人魅力和个人学术威望展开的,文中体现了他的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人们提及孔子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时,常常认定孔子奠定的儒学是排斥科学技术的。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儒家对科技的鄙视和推动表现在“仁知统一”上。所谓“仁知统一”,即道德行为(仁)和理性认识(知)的结合。对于仁知的统一,孔子是这样论证的:一方面,知从属于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另一方面,知是仁的必要条件(“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仁知由如此的互为前提而贯通为两者完美结合的“中庸”这一“至德”。但是,这“知”却不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是明确的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而,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由于伦理理性居于知识理性之上,科学技术成为雕虫小技,处于遭贬抑的地位。然而,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仁知统一”对科学技术只具有排斥的作用。因为,如果某些学科的认识(知)对象同时具有道德(仁)的属性,即这些学科本身是“仁知统一”的体现,那么在孔子奠定的“仁知统一”的支配下,这些学科就会得到重视,获得较大的发展。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儒学演变的历史特点中,找到一些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线索。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有两个时代特别重要。一个是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再一个是宋代,是传统科学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期。而在学术思潮发展领域,这两个时期恰恰一个是独尊儒术(汉代),再一个是儒学复兴(宋代)。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吗?我们不能设想,当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处于高度发展的繁荣阶段时,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却会是一种对科技发展完全是消极影响的思想。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能获得高度发展,必然有其赖以发展的各种原因,其中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及其思想和文化原因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在汉代和宋代这两个时期,儒家思想正是适合并促进科技发展的思想原因之一。

总之,儒家思想对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很不相同,应该对其作具体分析,而不可将其一概否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的儒学不完全排斥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孔子儒学中“仁”“知”观在一些方面其实也推动了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

B. 孔子认为,从属于道德行为的理性认识,也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所谓“仁知统一”,其实就是指道德行为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C. 孔子的“仁知统一”中的“知”,不仅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且也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D. 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科学技术处于遭贬抑的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伦理理性的“仁”居于知识理性的“知”之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孔子“仁知统一”支配的时代,当有些学科的认识对象同时具有道德的属性时,这些学科就会得到重视,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B. 除了孔子“知仁统一”观本身外,我们还能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儒学演变的历史特点中,找到这两者是如何排斥或者互相推动的。

C. 独尊儒术的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这不是巧合,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时的儒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 从历史上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原因很多,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思想和文化原因,就宋代而言,儒学复兴至少算是其中一个。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汉代和宋代,儒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至少当时的儒学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B. 孔子的“知”与“仁”最终结合融汇为“中庸”,因此不难理解,“中庸”就是道德行为与理性认识的结合,从而成为孔子的“至德”。

C. 综观历史,我们找到了汉代、宋代儒学推动当时科技发展的线索,但是并不代表这一时期的儒学对科技发展就没起到过消极作用。

D.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被视为雕虫小技,是因为这些学科本身缺少伦理理性方面的属性,从而被处于支配地位的儒学所排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节目火了。人们被一首首精美的诗词吸引,被一句句朴实话语背后的深情打动……有人说,是诗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让人的内心重新丰富起来;有人说,是文字唤起了人们的回忆,一封家书就能抚平时代的创伤;有人说,朴实的话语更能带给人们充满温馨的心灵体验,如和煦的春日阳光,令人宁静愉悦;也有人说,当今社会我们从不缺少“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我们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

    这些议论,引发了你的哪些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中秋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