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

B. “中国好歌曲”因原创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微博上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受欢迎程度十分惊人,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

C. 诺奖评委会称赞莫迪亚说,他运用回忆的艺术手法,引起了人们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揭露了德占时期的人间世象。

D. 最新宣传片《大美开封》以全新的视角、唯美大气的制作风格,再现了古都昔日的繁华盛景和今天“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魅力。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顺利回国”。B项成分赘余,去掉“以上”。D项搭配不当,把“和”删去,并在“今天”前加“散发出”。 点睛: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新一届中央领导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如果风调雨顺, 文恬武嬉,百姓自然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自然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B. 参加“为了孩子的明天”教育论坛的学者专家都阐释了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新理念,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 一得之愚.

C. 评论要有全局.大局的利益观.假如我们的报道起于愤青而止于愤青,都是些鸡零狗碎. 骇人听闻的炒作,那传播就没有价值了.

D. 《饥饿游戏》整部电影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制造了一个大冷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 乏善可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1946年回国,又承清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他说:“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季羡林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

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你可以强调他的淹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他说:“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的。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这是同一性。但是,在双方的风范——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方面,却并不相同。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沉郁顿挫’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清新俊逸’来概括。”《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清新俊逸”,“沉郁顿挫”,季羡林清华毕业,北大执教,在他身上,这两种风范是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简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清华其神,北大其魂”。于是这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文章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根据作者的评价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渊博、朴实、勤奋、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的人。

B.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清华颂》中认为,清华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没有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C.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他认为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D.文章一共提及季羡林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清华颂》《我看北大》《门外钟外文论絮语》,也提到了作者卞毓方本人的一篇文章——《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E.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经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执教。四年的清华求学生活让他对清华充满感激,而六十年的北大执教经历,让他的内心充盈着幸福之感。

2.作者卞毓方说“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是解读季羡林的钥匙,“清华其神”和“北大其魂”的内涵是什么?

3.文中多次引用了季羡林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结合文章记述的清华、北大对季羡林的影响探究一下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查看答案

1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2)莫听穿林打叶声,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鹊桥仙

[元]滕宾①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①滕宾一名斌生卒年不详大约宋末元初人。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今湖北红安天台山为道士。

1.词的上阕的前三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做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9分)

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乎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帝善之不能用。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埕大言曰:“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难。”

胡溲、陈循成执不可。兵部侍郎于谦曰:“言南迁者,可斩也。”珵大沮,不敢复言。是时用人多决于少保于谦。埕属谦门下士游说,求国子祭酒。谦为言于帝,帝曰:“此议南迁徐埕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珵不知谦荐之也,以为己,深怨谦。因名有贞。景泰三年迁右谕德。河决沙湾七载,前后治者皆无功。延臣共举有贞,乃擢左佥都御史,治之。至张秋,相度水势,条上三策。有贞于是大集民夫,躬亲督率,治渠建闸,起张秋以接河、沁。河流之旁出不顺者,为九堰障之。更筑大堰,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帝厚劳之。七年秋,山东大水,河堤多坏,有贞修旧堤决口,水患悉平。帝召见,奖劳有加,进左副都御史。

八年正月,景帝不豫。石亨、张轨等谋迎上皇,以告太常卿许彬。彬曰:“此不世功也。徐元玉善奇策,盍与图之?”亨即夜至有贞家。闻之,大喜。令太监曹吉祥入白太后。时方有边警,有贞令轨诡言备非常,兵入大内。亨掌门钥,夜四鼓,开长安门纳之。乃升奉天门,有贞等常服谒贺,呼“万岁”。有贞既得志,则思自异曹、石。石、曹大怨恨,日夜谋构有贞。诏徙有贞金齿为民。亨败,帝从容谓李贤、王翱曰:“徐有贞何大罪?为石亨辈所陷耳。其释归田里。”有贞既释归,犹冀帝复召,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及闻韩雍征两广有功,乃太息曰:“孺子亦应天象邪?”遂放浪山水间,十余年乃卒。

                            (节选自《明史•徐有贞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惟南迁可以难                     纾:解除。

B.兵入大内                         勒:强制。

C.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               阅:历经。

D.珵不知谦之荐之也,以为己         沮:诋毁。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帝善之不能用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珵不知谦荐之也          均二策

C有贞修旧堤决口          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D则思自异曹、石          三顾臣草庐之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徐有贞忧虑国事,敢于陈明自己的政见。他有感于太平年代,边备懈怠而战事不止的现状,上疏陈说用兵之道,遗憾的是没有得到皇帝认可。

B.徐有贞善于治水,功劳卓著。他亲临一线指挥,治理河渠,建立水闸,修筑大坝,加固决口,最终平息了全部水患,受到皇帝的慰劳和嘉奖。

C.徐有贞与曹吉祥、石亨结下了仇怨。他们三人曾经联手拥立太上皇复辟,在新朝中,徐有贞与曹、石交恶,他受到曹、石的构陷而迁贬为民。

D.徐有贞相信天象昭示人事,以此决定行事。他被释放回家后看到将星在吴,自信可以再次建功立业;后来得知韩雍征讨立功后,放弃了这种追求。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谦为言于帝,帝曰:“此议南迁徐埕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4分)

(2)此不世功也。徐元玉善奇策,盍与图之?(3分)

(3)徐有贞何大罪?为石亨辈所陷耳。其释归田里。(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