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释]: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 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 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诗人因此很高兴。
D. 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 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
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几,移河东 移:调任
B. 为戎人所剽 剽:劫掠
C. 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 豫:预先
D. 时论韪之 韪:认为不对,反对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与“释褐”“脱巾”“下车”等是同义词。
B. 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因之。
C. 刍粮: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与漕粮在用途上有相同之处。
D. 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太初施政有方,敢于直言。他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因施政有方,受到皇帝下诏赞美褒奖。适逢皇上下诏收求直言,宋太初便写成《守成箴》献上。
B. 宋太初因受株连,受到责罚。宋太初的属下卢之翰等犯事,皇帝大怒,下令逮捕宋太初等人入狱。
C. 宋太初富有胆识,处事有主见。在主管江陵府期间,蛮寇骚乱,宋太初因为见机行事,自行决断地遏制了事态,皇帝下诏嘉奖他。
D. 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法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这三家的主张、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2)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法入境的婴儿
〔巴西〕卡·埃·瑙瓦埃斯
一位名叫罗泽玛丽的阿根廷妇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路经巴西前往纽约与丈夫团聚。不巧,她的儿子就降生在巴西巴拉那州贝伦机场。直到我撰写本文时,婴儿仍被扣留在官僚主义的尿布中。这一事件导致英国领事馆出面干预,巴西外交部和阿根廷大使馆分别发表声明。我甚至确信,要使海关当局释放这个婴儿,必须召开一次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
故事得从头说起。罗泽玛丽女士在飞行中感到阵阵腹痛。她不忍将孩子生在飞机上,而想在陆地上分娩。然而谁能料到这一选择竟招来比分娩更大的痛苦。DC-10客机在贝伦机场紧急着陆,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在机场大楼内。罗女士在医院里度过了两个昼夜,出院后等她的却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妖魔——官僚主义。罗女士带着同行的其他两个孩子来到机场,准备继续旅行,但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却扣留了她。这位官员查对了三份护照,经过无数次反复核实,发现初生的婴儿竟没有任何证件。他便带着官僚主义特有的那种腔调问道:“他是怎么入境的?”说着用手指了指婴儿。
“从我肚里。”
罗女士的回答简明扼要,但这个官僚主义却不能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仍然不慌不忙地重复着他那已背熟了的术语:
“那么,请问女士是否在行李申请单上填写了腹部携带孩子一个?”
“我没有申报,但大家都看得见的。”
“这种理由是不充分的。”他接着说,“我只能表示遗憾。但既然如此,孩子怎样入境就怎样出境吧!”
“我的先生,请你原谅我吧……”
他好像现在才明白过来,他终于发现自己言行的荒诞不经。但是,为了表明他的思维敏捷,他马上建议说:
“好吧,女士,我们就这么办吧!为了不给彼此带来任何麻烦,请你把婴儿装在一个皮箱内出境,我就装作没有看见。”
罗女士听罢,呆若木鸡。官僚主义看对方不说话,又接着说:“如果您不愿这么办,我只好宣布你是走私。因为没有任何证件能证明这婴儿就是你的孩子。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做婴儿走私的勾当呢?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我的女士,看来我只能把你扣留在此。”
罗女士听后只觉得头晕目眩。她要求见机场场长。场长来了,他满面笑容,尽力安慰她,并推说那位工作人员是个新手,保证一切都会顺利解决。
“其实很简单,只要女士将婴儿出生证、儿童律师的许可证、护照、所得税申请报单和22000克鲁赛罗(巴币)的存寄收据交给我们,婴儿就可以出境了。”
“22000!这太荒谬了……”
“得了,得了,我的女士……”场长打断了她的话,“你应该知趣了,要是个三胞胎,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罗女士竭力申辩,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重复了一遍:在这里停留,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出生,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目的是去纽约与丈夫团聚,场长听后大笑一声说:
“好,好极了!为何女士不早说呢?这样,情况就不同了,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你只要办理一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居住证,一份阿根廷政府的证件,证明你确实要移居加拿大,一份结婚证书,一份纽约警察局的证明,确认你丈夫在那里生活,你丈夫的两张免冠照,还有一份加拿大政府的公函,证明你们将定居在加拿大。对了,你们将居住在哪一个城市呢?”
“蒙特利尔市。”
“是这样,那我们还得要一份蒙特利尔市政府的确认证件。还有,你们住别墅还是公寓?”
“住公寓。”
“那就别忘了再带一份公寓的草图来。”
罗女士不得不抱着初生的婴儿开始朝拜各级官僚办事机构。
“办理护照?必须先准备一份免疫证书、选举证、身份证、申请书和三张穿礼服、系领带的照片。
“但是,孩子出生仅30天。”
“这没关系。女士,在我们这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办理护照,必须持本人身份证,而领取身份证就必须先办理一份良民证,领良民证则需要出示工作证,办理工作证更需要无数的资料和证件,如果没有服务税证明,这一切都是无效的;办理护照还需要持本人的选民证,在领取选民证前,必须先领取一份居住证,并附一份煤气结账单,还需准备两张免冠照片和健康证;最后还要一份所得税申报单存根,然而谁知道领取上述申报单存根究竟还需要什么证件呢。
“请他亲自填写一份表格就行了。”
“他还不会写字,但必须先办理一份委托书。”
罗女士无可奈何,只得抱着这个名叫马里奥的孩子四处奔波,她终于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迷魂阵,无所适从。然而她从中也得到一种实惠,这就是,当孩子哭闹时,她就威吓他:
“你再哭,我就把巴西官僚主义叫来。”
时间流水般地流逝。一天,罗女士的丈夫居然在纽约收到儿子马里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爸爸,我和妈妈还在为巴西政府要求的各种证件四处奔忙(妈妈还是习惯性把我抱在怀里)。我想,当我们把所有证件办妥后,恐怕只能海运到加拿大了。我给你写信,是为了使你放心。看来,我们见面的时刻为期不远了。明天,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我就可以拿到最后一份证件———我的服役证明。”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交代阿根廷妇女罗泽玛丽的儿子降生在巴西的机场,结尾则交代婴儿已经长大成人,还在为各种证件奔忙,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构思巧妙。
B. 小说的原题为“罗泽玛丽的婴儿”,改为“非法入境的婴儿”,一方面增添了悬念,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能紧扣主体事件,暗示小说主旨。
C. 降生在巴西的巴拉那州贝伦机场的马里奥写信宽慰父亲,告知自己和妈妈们的归期,小说最后的结局让读者看到了罗泽玛丽一家团聚的希望。
D. 小说中的巴西官员,从海关工作人员到机场场长,以及各级机构的办公人员,都墨守成规,不近人情,其根源在于他们的固执冷漠,缺少同情心。
2.文章画线句说“出院后等她的却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妖魔——官僚主义”,为什么用“老妖魔”比喻官僚主义?这个“老妖魔”在文中如何表现的?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3.小说的情节看起来有些荒诞,但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现实,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佩:中国真正的“贵族”
从玉华
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一样,颇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中关村科源社区的“特楼”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如今,居住的已多是外来打工者。破败不堪的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四处堆放着杂物。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一座孤岛。
这座岛上,曾经还有大名鼎鼎的郭永怀先生。1956年,郭永怀、李佩夫妇应钱学森之邀,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为及时汇报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研究的重要线索,在从兰州回北京途中遭遇飞机失事。被发现时,郭永怀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在他们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得知噩耗的那个晚上,李佩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文革”结束,恢复工作时,李佩已经快60岁了。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美国专家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就是李佩博士英语班的学生。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也是模仿先生的样子,始终站着。李佩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马石庄说,自己选择当老师,就是受了李先生影响,“从李先生身上,看到了教师就是这个社会的精神遗传基因”。马石庄感慨,李先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人学”,是人格的完善。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国家授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李佩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个夏日午后,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有后辈说她对待名利的样子,就像居里夫人把最大额的英镑当书签,把诺奖的奖牌随意给孩子当玩具。
当然,李佩先生也有发飙的时候,不管对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现在大学减少英语课时,她反对人民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反对清华大学办医学院,反对“北大要把三分之一副教授筛选下去,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悲观论调。她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黄祖洽、资中筠、厉以宁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请来这些大人物讲课,全都是免费的。“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请得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腕儿。”有人感慨。
如今,李佩先生逐渐老了,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
相关链接:
中关村大讲坛创办以来,每周五地下午,李佩先生就会准时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十几年如一日。讲坛的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这个讲坛不仅是知识的学园,更是精神的殿堂。讲坛的影响已超越中关村的地缘环境,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讲坛的受惠者不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众多的年轻人。
(选自《一日看尽长安花》序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一句重复出现,使材料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作者对李佩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的遗憾和惋惜。
B. 本文第三段写郭永怀先生的突然辞世令李佩深陷丧夫之痛。李佩对丈夫的无比敬重和怀念,是她在“特楼”坚守六十年的主要原因。
C. “文革”后,恢复工作的李佩努力传授知识,更在无形中传播着她的“人学”,马石庄继承了她的“精神遗传基因”,选择了老师这一职业。
D. “两弹一星”奖章“随手”一装,捐献60万现金“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这些细节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李佩对名利的态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用钱学森、厉以宁等为人熟知的“大家”来介绍人们不太熟悉的传主,既侧面烘托了传主的影响力,又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B. 李佩先生主张教育“要坐得住,不要赶热闹”,她反对大学扩招,反对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办物理、化学学院。
C. 李佩先生创办的中关村大讲坛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健康、时事等领域,受邀讲课者都是黄祖洽、厉以宁等名家,讲坛惠及众多年轻人。
D. 文中“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说明李佩先生虽然越来越不为年轻人所知,但知道她的人都明白先生的伟大,不会忘了先生。
E. 李佩先生年近花甲之时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英语系,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
3.作者认为李佩是“真正的‘贵族’”,她的“贵”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夏文字的启迪
聂鸿音
经过几代学者一个世纪的研究,当初谜一般的西夏文字已经不再是谜。迄今为止,不但文字的识读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有一批重要文献得到了公布和翻译,使我们有条件简略地回顾学界对这种文字的研究过程和已有的成果,站在中国文字史的角度看看西夏文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未曾受到关注的知识。
如果要顺利地解读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过去认为必须预先掌握这种文字和其他已知古文字的对译文献,以及知道这种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以便找出相关的现代语言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参照。人们很难设想有哪一种文字在被错认了所属民族和地域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解读。然而有趣的是,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这种文字最初竟然是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的,而且竟然取得了成功。
北京市北郊的居庸关城内有一座1345年建成的过街塔,塔的券洞内壁用六种文字刻着同样内容的佛教咒语。这六种文字人们已经认识的有五种,即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回鹘文和汉文。馀下的那种未知的文字长期无人理会,直到1863年,才引起了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注意。当时,他在路过居庸关的时候得到了一部分铭文的拓片,随即开始尝试解读。七年之后,伟烈亚力把成果写成了论文《居庸关古代佛教铭文考》,文中取那种未知的文字与券洞内壁的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进行译音对勘,从而正确地认出了七八十个字的读音,并断言那是金代女真文,由此引起了欧洲东方学界的轰动。
外民族向来被中原知识分子视为“蛮夷”而不受关注,外民族的文字最多只能充作金石家猎奇的对象,而无人想到深究其原委,这导致居庸关上的西夏文在清光绪年间被轻率地说成了女真文。大约是考虑到那地方在金代的确处于女真人治下,而西夏全然排除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外了。事实上,当时能够见到的女真文石刻至少有河南开封的“进士题名碑”,西夏文石刻则有甘肃武威的“凉州护国寺感通碑”,只要拿这两块不同文种的石刻和居庸关的未知文字比对一下,任何人都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限于当时的条件,伟烈亚力没有见到那两件石刻的拓片。
伟烈亚力的结论在当时并非无人表示怀疑,但最终彻底纠正这个错误的则是法国学者戴维理亚,他在1898年发表了论文《西夏或唐古特王国的文字》,其中明确指出居庸关那种未知的文字是西夏文而非伟烈亚力所说的女真文,他采用的方法正是与女真“进士题名碑”和西夏“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的对比。
自从俄国探险队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发现了大批西夏文献,特别是在里面发现了西夏文-汉文对译的杂字体字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后,西夏文字的辨识和西夏语言的研究取得了大踏步的进展。到了20世纪末,大多数西夏字的音义和一些最关键的语法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过,伟烈亚力的功绩也是不应被忽略的。在今天看来,他不但是西夏文字解读的开创者,更重要的是向学术界证明了一个此前不被注意的道理——在解读古文字的时候,“知道这种文字使用者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事实上只要有两个以上语种的对译文献可用,就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成功。当然也不可否认,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只是对个别文字的机械音译或者意译,而不能指望复原那种久已消逝的语言,因为女真语和西夏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试图借助女真语来理解西夏语绝对是徒劳的。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7第3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夏文字曾经像谜一样存在于学术研究历史之中,可以想象,一百年之前,西夏文字是基本无法识读的。
B. 了解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是解读这种文字能够得到认可的较好途径。
C. 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是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的,取得了成功,虽然是个例,但也能够作为规律指导古代文字研究。
D. 非专业研究古代文字的普通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比对居庸关城内过街塔的券洞内壁的佛教咒语,获得其中回鹘文的读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如果中原知识分子重视外民族的语言文字,而不只是把它作为金石猎奇对象,那么西夏文字就可能不会被说成女真文。
B. 大约伟烈亚力考虑到居庸关在金代处于女真人治下,这样不考虑西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学术思维,不再深究原委。
C. 伟烈亚力的错误结论被戴维理亚彻底纠正,说明对比女真“进士题名碑”和西夏“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D. 采用两个语种的文献对译,能够解决个别文字的机械音译或者意译,而不能指望复原那种久已消逝的语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顾学界对西夏文字的研究过程,女真语和西夏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太大,伟烈亚力认出七八十个字的读音,没有学术价值。
B. 一个精通梵文的八思巴蒙古文研究学者,可以通过研究居庸关城内过街塔的券洞内壁的佛教咒语,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C. 通过比对大量留存的少数民族的碑刻文字,可以帮助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的学者更好地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D. 《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收录了“愿景”“宅男”“房奴”等词汇,一个世纪之后,也许会成为研究汉语文字的参考对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1月15日上午,在北京、上海、广州上演了一出中国版“丢书大作战”,黄晓明、张静初等明星甚至还神秘现身地铁车厢参与这个活动。所谓“丢书大作战”是指组织者将事先挑好的书本放在地铁车厢内,供人们阅读并传递分享。这个活动一出现,便引发了人们各种观点,有人认为活动很好,起到了鼓励人们捡起阅读习惯的作用,值得点赞。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在地铁上读书的习惯,况且在国内常常拥挤到无处插脚的地铁内开展读书活动不现实;有人质疑社会企业发起活动只是为了赚眼球顺便获利;更有人认为娱乐明星的带头参与纯粹是作秀……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