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 1. 【思路点拨】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2. 【名师点睛】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用典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朝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写作者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的对比,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篇名句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河内,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 弃甲曳兵而(跑)

C. 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 然而不王者(这样却)

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填然    B. 之以桑

C. 五十者可以帛矣    D. 庠序之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的“王道”理想就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

C.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六岁死于郑州。

B. 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

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 《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高昂,给人迷惘的感觉。

D.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从对偶上看,这首诗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查看答案

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 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 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 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