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jÌ) 阙如(quē) 可谏(jiàn) 被发左衽(rèn)
B. 击磬(qìng) 陋巷(lòu) 无谄(chăn) 矜而不争(jīng)
C. 觚哉(guā) 曲肱(gōng) 不悱(fěi) 一匡天下(kuàng)
D. 荷蒉(kuì) 便佞(nìng) 诲人(huǐ) 虎豹之鞟(gu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崇尚生活简约,认为身边物品愈少,人生愈幸福。也有人觉得,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过分追求简约会导致生活不便,甚至会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
(2)令五人者保其首领,_________________,则尽其天年。
(3)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6)羽扇纶巾,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作于______(季节),首联通过_______意象照应了题目中的“早寒”。
2.全诗情景交融,寄寓着作者心中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战国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
B.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C. 被八创 被:通“披”
D. 秦王方还柱走 还:通“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至丹以荆卿为计
B. 秦王还柱而走 去今之墓而葬焉
C.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为之声义
D. 断其左股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箕踞以骂”的话向群臣说明了不能刺杀秦王的原因。
B. 本文多用急促的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C. 本文运用反衬的手法,如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冷静沉着和勇武过人。
D. 本文描绘了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把荆轲的大智大勇表现得淋漓尽致。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5.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他和他的哥哥合开一家店,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人们走进他的店堂,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一会儿,可以看到他的或他哥哥的面孔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边张望。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上身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
于是我就说:“你好吗,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继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的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
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作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对不起,它响了。”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惨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节选,有删改)
1.“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这句话表现了格斯拉怎样的性格?
2.赏析文中划线句。
①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
②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3.文中的“我”除了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