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4)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知”而后“止” 生当“知止”。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弘一法师有墨宝仅二字:知止。我则认为,“知”而后“止”。 “知止”,意即“知道止步”。生途漫漫,波诡云谲,凶险暗藏。有时,往前多走半步,便坠悬崖刀丛。而知止者,却能知晓这人生中不可逾越的界限,适时止步,远离祸害。故而老子于《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圣哲之谕,焉可不听? 只是,世上知“知止”之理者多,真能行“知止”者少。我们举目所望的,多乃“不知止”之人事。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万庆良之流,可谓位高权重矣,然而他们不知止,违法而行,终致身败名裂,万古传臭。又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明知一些工程项目严重污染环境,却不知止,依然积极引进以为自己的“政绩”“加分”。这些“不知止”者,皆非愚昧之族。可是,他们为何不知止呢? 我想,皆因他们“不知”,故而“不止”。 “知”,非简单之“知道”意。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明”之义。智明,故而理智明晓,知事有利害,晓有当止处,以是而能“知止”。“不知”者,虽知事有利害,有当止处,然而他们非智明之士,知事有利害而只见利甚却不见害更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了。智既已昏,则无从判断何处当止,故而逾越界限,跨步成祸。这种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周永康们、某些官员们,正是“利令智昏”,失去了“智”,所以“不知止”,终于祸害国家与自身。我们一些轻易上诈骗伎俩当的普通百姓,也常是因“利令智昏”,“不知止”而遭受祸害。 由此可知,世上“不知止”的人事,常是因“利令智昏”,失了智明,致以“不知止”。故而,依我之见,欲要人“知止”,则人必先“知”,然后才能“止”。 范蠡助勾践灭夫差,功高盖世。然而他深知勾践乃“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者,因此他在富贵利禄面前理智止步,携西施而泛江海,悠游人世。他写信给朋友文种,劝他“知止”。文种不听,终为勾践逼杀。范蠡、文种一“知”而“止”,一“不知”而“不止”,结果死生异路,令千古嗟叹。 文种亦世间罕遇之彦俊,而卒以伏剑亡,其见功名富贵之利甚而不省其害更甚,于是失“知”而不能“止”,确是取祸之道。由此亦可知,欲使人“知”,则不仅要使人接受文明之教育,以明知人生各种不可逾越之界限,更要使人深晓其似“利”而实“害”之本质,方能在“利”面前保持理智,而后方能“止”。 视当世大局,自取祸乱者,多由“不知止”而起。日本、菲律宾只见“联美抗中”之“利”而不顾其“害”,故而对美国之献媚、对中国之挑衅皆“不知止”。这种“见利忘害”的赌徒心态,正是极不智之典型表现。 生当“知止”。劝君“知”而后“止”。 《“知”而后“止”》提纲 ◆思维与结构类型: ★ ①层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②层进式:议(观点)+联(现实问题)+议(问题根源)+议(解决之道) ◆行文大致思路: 1.开篇明确提出观点:“知”而后“止” 2.阐释“知止”是“知道止步”,并分析为什么要知止:不知止则殆矣 3.虽然知止如此重要,可现实中许多人却不知止。列举事例,引发思考:为什么人们不知止? 4.总提自己对“人们不知止成因”的观点:因为不知,所以不止。 5.通过对“知”的深层含意是“智明”的解读,结合事实剖析人们是因为利令智昏而不智明(不知)而不止。 6.提出使人们智明(知)而止的办法:一在文明之教育,使人们明白人世各种不可逾越的界限;二在使人们看清使人们逾越界限的“利”的害的本质。 7.进一步分析,知止而不止者,普遍抱有一种赌徒式的侥幸心理。要使人知止而止,则一定要消除这种对待逾分之“利”的非理性的赌徒心理。(这段由于篇幅关系不能完全表达,故可以删除,以使文意流畅简洁紧凑。) 8.回应文首,回扣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题作文审题方法: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比如本题可以抓住“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这些句子,这些句子都是对弘一法师那句话的阐述,考生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进行立意。二、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作文参考立意: ①崇尚并追求至善,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止于至善。 ②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③明白自身能力有限,谦逊待人。 ④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珍惜光阴。 ⑤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___,齐之以刑,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身正,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

③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___

⑤老者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⑦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一个课内文言句子。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1.“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两句用了_________________ 两种表现手法。

2.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2.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二)

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庄子·知北游》)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生死观。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生死观或道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