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夏文字的启迪 聂鸿音 经过几代学者一个世纪的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夏文字的启迪

聂鸿音

经过几代学者一个世纪的研究,当初谜一般的西夏文字已经不再是谜。迄今为止,不但文字的识读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有一批重要文献得到了公布和翻译,使我们有条件简略地回顾学界对这种文字的研究过程和已有的成果,站在中国文字史的角度看看西夏文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未曾受到关注的知识。

如果要顺利地解读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过去认为必须预先掌握这种文字和其他已知古文字的对译文献,以及知道这种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以便找出相关的现代语言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参照。人们很难设想有哪一种文字在被错认了所属民族和地域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解读。然而有趣的是,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恰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这种文字最初竟然是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的,而且竟然取得了成功。

北京市北郊的居庸关城内有一座1345年建成的过街塔,塔的券洞内壁用六种文字刻着同样内容的佛教咒语。这六种文字人们已经认识的有五种,即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回鹘文和汉文。馀下的那种未知的文字长期无人理会,直到1863年,才引起了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的注意。当时,他在路过居庸关的时候得到了一部分铭文的拓片,随即开始尝试解读。七年之后,伟烈亚力把成果写成了论文《居庸关古代佛教铭文考》,文中取那种未知的文字与券洞内壁的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进行译音对勘,从而正确地认出了七八十个字的读音,并断言那是金代女真文,由此引起了欧洲东方学界的轰动。

外民族向来被中原知识分子视为“蛮夷”而不受关注,外民族的文字最多只能充作金石家猎奇的对象,而无人想到深究其原委,这导致居庸关上的西夏文在清光绪年间被轻率地说成了女真文。大约是考虑到那地方在金代的确处于女真人治下,而西夏全然排除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外了。事实上,当时能够见到的女真文石刻至少有河南开封的“进士题名碑”,西夏文石刻则有甘肃武威的“凉州护国寺感通碑”,只要拿这两块不同文种的石刻和居庸关的未知文字比对一下,任何人都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限于当时的条件,伟烈亚力没有见到那两件石刻的拓片。

伟烈亚力的结论在当时并非无人表示怀疑,但最终彻底纠正这个错误的则是法国学者戴维理亚,他在1898年发表了论文《西夏或唐古特王国的文字》,其中明确指出居庸关那种未知的文字是西夏文而非伟烈亚力所说的女真文,他采用的方法正是与女真“进士题名碑”和西夏“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的对比。

自从俄国探险队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发现了大批西夏文献,特别是在里面发现了西夏文-汉文对译的杂字体字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以后,西夏文字的辨识和西夏语言的研究取得了大踏步的进展。到了20世纪末,大多数西夏字的音义和一些最关键的语法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过,伟烈亚力的功绩也是不应被忽略的。在今天看来,他不但是西夏文字解读的开创者,更重要的是向学术界证明了一个此前不被注意的道理——在解读古文字的时候,“知道这种文字使用者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事实上只要有两个以上语种的对译文献可用,就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成功。当然也不可否认,研究者在这种情况下能做的只是对个别文字的机械音译或者意译,而不能指望复原那种久已消逝的语言,因为女真语和西夏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试图借助女真语来理解西夏语绝对是徒劳的。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7第3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夏文字曾经像谜一样存在于学术研究历史之中,可以想象,一百年之前,西夏文字是基本无法识读的。

B. 了解一种久已失传的古代文字的所属民族和分布地域,是解读这种文字能够得到认可的较好途径。

C. 西夏文字的早期研究是被当作女真文来解读的,取得了成功,虽然是个例,但也能够作为规律指导古代文字研究。

D. 非专业研究古代文字的普通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比对居庸关城内过街塔的券洞内壁的佛教咒语,获得其中回鹘文的读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如果中原知识分子重视外民族的语言文字,而不只是把它作为金石猎奇对象,那么西夏文字就可能不会被说成女真文。

B. 大约伟烈亚力考虑到居庸关在金代处于女真人治下,这样不考虑西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学术思维,不再深究原委。

C. 伟烈亚力的错误结论被戴维理亚彻底纠正,说明对比女真“进士题名碑”和西夏“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是最好的研究方法。

D. 采用两个语种的文献对译,能够解决个别文字的机械音译或者意译,而不能指望复原那种久已消逝的语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回顾学界对西夏文字的研究过程,女真语和西夏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太大,伟烈亚力认出七八十个字的读音,没有学术价值。

B. 一个精通梵文的八思巴蒙古文研究学者,可以通过研究居庸关城内过街塔的券洞内壁的佛教咒语,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多支持。

C. 通过比对大量留存的少数民族的碑刻文字,可以帮助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的学者更好地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D. 《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收录了“愿景”“宅男”“房奴”等词汇,一个世纪之后,也许会成为研究汉语文字的参考对象。

 

1.D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项结合文本内容“任何人都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限于当时的条件,伟烈亚力没有见到那两件石刻的拓片”可知,选项内容忽略条件。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最好的研究方法”等无中生有。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结合文本内容“伟烈亚力的功绩也是不应被忽略的”可知,“没有学术价值”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湖北钟祥市有家长因子女作弊被抓住围攻殴打高考监考人员,还充满正义感地高喊“要的是公平,不作弊就没法公平”。

    2016年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的尿样进行重新检测,在牙买加接力队队员内斯塔·卡特的尿样中发现兴奋剂,2017年1月25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剥夺以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男子4×100来接力队的北京奥运会金牌。

    2017年1月29日大年初二,一名成年男子为逃票翻越栅栏掉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虎山内被老虎咬死。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某院士说90%白血病患儿家中都进行豪华装修,这引来一片惊呼,有媒体解读为“家里豪华装修的小孩90%会患白血病”,并以此教育大众。医学发展到现在,之所以能够逐渐掌握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________。对病因的正确了解,则有赖于对各种实验和人群调查数据的正确解读。

利用谎言的恐吓效应来做健康教育,可能一时可以快速提起公众对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的认知,但_________,公众便可能放弃对这个公共卫生问题应有的关注。所以,谎言恐吓教育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希望各位_________,尤其要谨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蔼蔼的暮色笼罩真。“咔擦”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

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

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般哼唧着,光亮随着门的开启逐渐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

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

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12期)

1.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

C. 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 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

2.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屈原《离骚》)

(2)辘辘远听,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庄子《逍遥游》)

(4)人间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酿泉为酒,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7)______,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

(8)_______,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注】

中庵:王沂孙的朋友。

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

成秋苑: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中有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诗句。

抚乔木、年华将晚:《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以前亲手所种之树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泣然流泪。

1.词作开头泛孤艇、东皋过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