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棺 张晓林 于之渔这个诗人,爱黄昏到野外去煮茶喝。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棺

张晓林

于之渔这个诗人,爱黄昏到野外去煮茶喝。茶壶里丢三五枚竹叶——有时用柿树叶代替,很清淡。他不喜欢在茶中加配料。姜,枣,桂皮,茱萸,薄荷。都不喜欢。他说那茶就成“沟渠间的弃水”了,不是品茶的正道。

    他写了很多“闺怨诗”。还写有一些“离妇辞”,“青楼曲”。他的诗写得都很“寒”。愁,冷,悲,苦,秋……这样的字眼,在他的诗中随处都可拾得。

    于之渔长得丑,没有家室。却有过一件艳事。圉镇卫畋之员外,家有一千金,才十七八岁,正是一朵含苞的红莲。她读于之渔的诗,都读出相思来了。秋雨海棠,眼见一天天憔悴。老员外可怜女儿,有一天,他请于之渔来家里小酌,丫环领着卫小姐,就站在葡萄架下,点破窗纸,往屋内偷看。只一眼,小姐就晕倒在丫环怀里。她回到闺阁,把于之渔的诗全焚烧掉了。

    ——于之渔真是太丑了!

    于之渔不大喜欢和官道上的人来往。雍丘县尉许某,得空常来拜访他,一来就“纵谈天下大事”。于之渔很厌恶这个许县尉。每次许某来,他都拼命饮酒,直饮到烂醉如泥,一句话都说不成了。时间一长,那县尉就不再来。

    他收藏着许多印章。没事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小屋子里,揣摩这些印章。

    于之渔和一般的诗人不一样,他从不去“桂香楼”这样的地方。诗友捉弄他,把他灌醉,抬进了“桂香楼”,叫来两个风尘女子坐在他的身旁。之渔醒过来,脸就黑了——也更丑了。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下楼去了。

    他到外面游玩,都要多挎一个小布袋,有巴掌那么大,在客栈,在饭铺,在田间的小路上,在芦苇塘边……每觅得新句,哪怕半联,或是一句两句,都装进这个小布袋——这是个“诗袋”。

    于之渔一个人住着一间小草房。逢连阴雨(下下停停),草房上会生出蘑菇来。都很细弱。很小。一长出来就黑了。到了年关,家家贴了春联,西邻“啪!——”东邻“啪!——”,都放了鞭炮了,他还连写春联的纸都没有!他就在柴门上题起诗来。

    他的诗友来看他,一见这首诗就笑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都在别人家”。

    再朝下看,诗友不笑了。

    “今年年关过不得!”

    诗友心中一寒:怎么?他要干什么?

    “携带诗笺赏梅花。”

    于之渔小草屋的后面,种了二三十棵梅树。这个时候开已经很热闹了。圉镇一带,种梅树的人家很少,像他这样一种二三十棵的,没有。

    那诗友在梅间寻到他时,他张口就来一句:“我得佳句矣!”

    于之渔口袋里不能有钱,有钱他就拿去喝酒。往“醉刘伶”柜台前一站,咕—咕——咕,一小瓯子白酒就灌下肚了。“再来一瓯!”他喊道。还剩有钱,他就打一葫芦回去——钱喝完了。喝完就喝完了。

    他不经商,也不种地,好睡个懒觉,衣服里的虱子很多。

    他喝酒的钱哪里来的呢?

    圉镇这个地方,有个很古老的习俗。有钱人家死了人,就用歌诗的方式来悼念亡灵。搭起灵堂,摆下宴席,上一道菜肴,就歌一首诗。会歌诗的多是些秀才雅士:一个人,二个人,或五六个人,都行。

    歌诗,歌前人的诗,也歌自己新作的诗(一般的秀才雅士都喜欢歌自己作的诗)。

    于之渔就是一个歌诗(还颇有点名气)——可他只歌前人的诗。他从不歌自己的诗——这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歌诗很有点讲究,差不多要一字一词一拖音,拖得很慢很长:

    故人罗——西呀——辞哎——黄鹤个——楼呃——

    烟罗嗬——花呀——三月嘞——下哟嗬——扬州哎——

    还真有点悲痛欲绝之势(这怎么叫歌诗呢?叫哭诗才对!)

    做一回歌诗,能得到五六两的银子(够一两个月的酒钱了)——比现在的稿费还可观。

    于之渔也死了。

    他在那片梅林间挖了一个形如棺状的大穴,穴的四壁,都贴满了诗稿,那全是他自己的诗稿!他就躺在了这些诗稿间,他的身上,也被他的诗稿覆盖着——有谁见过这样的奇棺!

    于之渔从不歌自己的诗,却用它筑成了自己的坟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年关时节,戏言柴米油盐都在别人家的落魄诗人,却在小草屋后种下一片梅树,悠然赏梅吟诗,足见其超然高雅的情怀。

B. 于之渔写诗随处取材,无论是客栈、饭铺,还是田间、苇塘,皆可成为其创作的对象,被收藏于诗袋。

C. 于之渔为王者歌诗从来只吟唱前人的诗,从不歌自己的诗,因为他想表现出与一般秀才雅诗不同的一面以博得名声。

D. 于之渔“长得丑”“真是太丑了”,道出了于之渔人生艳事失败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其外形丑陋的厌恶。

2.小说中主人公于之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于之渔将平生诗稿与自己一起埋葬在了诗棺里,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认知体验,谈谈你对其行为的理解。

 

1.A 2.(1)情趣高雅。他不喜欢在茶中加配料,从不去桂香楼这样的地方,家里很穷却爱种梅花。(2)怀才不遇。他长相丑陋,却满腹文才,曾被员外家的小姐痴恋他时运不济,生活懒散,沉湎饮酒,难以自拔。(3)清高孤傲。他爱黄昏到野外煮茶喝;他的诗写得都很寒;他厌恶与官道上的人来往;他只歌前人的诗,从不歌自己的诗,却用它筑成了自己的坟墓。 3.(1)这是于之渔进行"自我祭奠"的一种方式,他用诗墙筑成自己的墓穴,是在完成一生的不掺杂任何俗念的艺术修为,是为了固守孤傲的内心对于生活的执着信念。 (2)这种信念渗透在他的日常行为之中:喝茶只品清淡纯味之茶;不近女色,醉辞权贵,与梅为邻从不歌自己的诗,绝不让自己的心血沦为自己被迫谋生的工具。 (3)古往今来,或因性格孤傲或因怀才不遇或因命运多舛等,有过不少在行为方式上放荡不羁的文人墨客,譬如“醉卧三年”的刘伶,“铁铺问答”的嵇康,“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等等,而于之只是以极端怪僻的方式坚守自我人生价值取向的一员而已,值得我们敬佩。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B项,原文说“在客栈,在饭铺,在田间的小路上,在芦苇塘边……每觅得新句,哪怕半联,或是一句两句,都装进这个小布袋”,这句话的意思是客栈、饭铺、田间、苇塘都是他寻得佳句的场所,并不是将这些场所作为诗歌的创作对象。C项,于之渔不是为博名声而故意与众不同,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换取生活费用的无奈,只能用"从不歌自己的诗"的方式来坚守内心的精神信念。D项,作者并没有厌恶。于之渔长得丑是客观描述其外貌,而“真是太丑了”是作者对世人不识人才,只看外表的庸俗见识的批评,为于之渔的命运感到不平和惋惜。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主人公于之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人物形象题。应到文中找出直接描写于之渔言行举止的内容,然后据此概括;也可以找出他人或他物对其的衬托。从他的喜好来看,饮茶、种梅等爱好,显示他高雅的情趣;从他的创作来看,“他的诗写得都很‘寒’。愁,冷,悲,苦,秋……这样的字眼,在他的诗中随处都可拾得”,从他交友的情况来看,“不大喜欢和官道上的人来往”,这些内容都彰显出他的清高孤傲;从他的遭遇来看,满腹才华却时运不济,可见其怀才不遇。 点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下: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故事情节的烘托、周围人物的衬托、环境描写的烘托。分析形象方法归纳: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比如本文中,就可以借助于之渔的行为来分析,比如煮茶、种梅、交友、创作。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结尾于之渔将平生诗稿与自己一起埋葬在了诗棺里,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认知体验,谈谈你对其行为的理解”,这是考查对文本内涵的探究。首先分析他埋葬自己方式的用意,然后结合上文他的言行分析其合理性。于之渔把平生的诗稿与自己一起埋葬在了诗棺中,这是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固守,联系上文,他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这种固守,比如喝茶、种梅、交友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泛出光来;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

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端,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有删改)

相关链接

(1)谁又能想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2)建国后他离开了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撰者也曾经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沈从文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常常逃学,因为他厌倦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被当地的染房、豆腐作坊、面馆吸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湘西养育了一代大师沈从文,他的创作也包含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C. 沈从文“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表明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应该回避社会矛盾,目的在于把希望留在人间。

D. 沈从文是一个“奇迹”,一是因为他只上过小学,竟成为大家、大学教授;二是因为他离开文坛后且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沈从文幼时从不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的认知,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自然生活以外本人生活的大书。

B. 沈从文年轻时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湘西的人事与民风,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储备了写作素材。

C. 沈从文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有作品见报,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结集为《湘西散记》,使他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D.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告诉人们哪怕一个人的学历不高,但只要他执着追求理想,永不言弃,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绚烂之花。

E. 本传记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后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语言清新,结构严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3.作者认为“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材料详细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多元意味着自由、宽容,也意味着选择。文化多元不仅仅指多种异质文化并存共荣,还指同一文化系统中不同形式形态的文化并存。这对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但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画的传承也就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多元文化并存,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使人们的精神视野变得开阔,精神选择增多,中国画只是其中一种艺术样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传承面临的精神危机并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深层原因。可是谁又能说社会文化的这些发展变化不是人类历史的一种进步呢?我们也都在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那么这样说来,我们应怎样面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问题呢?上面只是从当代文化语境的宏观角度作出的分析,虽然当代文化作为背景也会影响艺术的发展,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个体的精神追求更适合从微观角度去考量。正如张仃先生针对中国画危机论所说的“只有画家的危机,没有画种的危机”。中国画精神所需的更多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坚守,要有一种定力,不为浮躁的世风所影响。如果一心想要得到别人承认,得到市场认可,一时得不到认可就失落就抱怨文化世俗化,那肯定无益于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也许做一个梵高那样的艺术家不容易,但那是真艺术。真正的好东西,人们迟早会承认。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画会成为保留画种。我们的中国画不同于传统西洋油画的是,中国画是一种表情写意的艺术,而不像重写实的传统西洋油画,摄影术一出现艺术家们纷纷“抽象”、“立体”去了。

张仃先生认为,只要中国文化还存在,这种诗性很强的文化就会给中国画提供生命活力。当然,也并不是说中国画对现代人就没有积极作用,虽然上帝死了,人类自由了。然而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我们杀死了他,这才是他对人类在物化路途上失却神圣性之后的精神荒芜发出的真正忧思。当人们在世俗化利益追求中面临因精神空虚、信仰失落所带来的虚无感时就会去寻找意义.寻找人生价值所依,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或许会与中国画不期而遇。

    但是,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具体是要落实到学识和修养的,怎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涵养?还是要回到那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所需要的种种修养观念上也不能固守某一个专业,古人尚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且不说古人在工诗、能书.擅画通音律、精鉴赏、富收藏、承家学诸方面兼及二者以上者有多少,现代艺术家丰子恺先生就是一个难得的艺术通才。他的书法、漫画、散文、音乐、翻译、艺术教育,哪一样拿出来不让人叹羡不已?博.而后才能精、深。

另外,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也应包含创新的因素。创新这个词已被人们谈的太多了。也有不少人正在做着这方面的行动。技法上的创新也许更容易突破,但精神体验上的创新也不应忽视。中国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游弋,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古人这方面的成就已达到精熟。那么怎样把中国画与现代生命体验更好地融合起来呢?或许还有待人们去认真思考和实践。

(摘编自《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精神的传承》2016年8月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而多元意味着自由、宽容,也意味着选择,对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我们传统的中国画更是如此。

B. 多元文化并存与多种艺术形式并存,是人们的精神选择增多,而中国画只是其中一种艺术样式,但由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中国画面临的精神危机不是偶然的。

C. 真正的好东西,人们迟早会承认的,我们不必去担心中国画是否成为保留画种,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得到别人承认,得到市场认可,就不可能做一个像梵高那样的艺术家。

D. 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具体是要落实到学识和修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固守某一个专业,要像古人那样“君子不器”,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涵养。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的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画的传承也就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既然有传承也有创新,那么我们对中国画就不必有什么危机意识。

B. 从当代文化语境的宏观角度分析,当代文化作为背景也会影响艺术的发展,而中国画精神的传承问题更适合从微观角度去考量,因为中国画艺术是一种个体精神追求的表现。

C. 张仃先生对人类在物质化路途上的精神荒芜表示忧虑,同时也认为,当人们在世俗化利益追求中面临精神空虚时,就会去寻找人生的价值所依,或许会与中国画不期而遇。

D. 作者认为,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应包含创新的因素,也有不少人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技法上的创新也许更容易突破,但在精神体验上的创新不是很容易,我们也不能忽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仃先生针对中国画危机论时说“只有画家的危机,没有画种的危机”,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画精神所需的更多是一种画家内在精神上的坚守,不为浮躁的世风所影响。

B. 中国画不同于传统西洋油画,中国画是一种表情写意的艺术,而不像重写实的传统西洋油画那样“抽象”“立体”,只要中国文化存在,就会给中国画提供生命力。

C.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现代丰子恺的书法、漫画、散文、音乐、翻译、艺教等都令人羡慕不已。这些通才型的艺术家让人明白“博而后才能精深”的道理。

D. 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游弋,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这方面的成就古人已达精熟,只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就能把中国画与现代生命体验融合起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的确,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思考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了不该丢失的什么?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将下面两句英文用中国成语翻译出来.

(1)love me ,love my dog

(2)seeing is  believing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浙大紫金港校区挂出的两条迎新生横幅一时间蹿红网络: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势去摸爬滚打;

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

试分析浙大迎新横幅受追捧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