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元卿,史失其何所人。少孤,慷慨有术略。客江海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元卿,史失其何所人。少孤,慷慨有术略。客江海上,时时高论,人谓狂生。吴少诚跋扈蔡州,元卿以褐衣见,署剧县,俄召入幕府。又事少阳。每奏事至京师,颇为宰相李吉甫慰纳。元卿还,与少阳言君臣大义以动其心,贼党恶而共之,判官苏肇保救,乃免。然元卿阴桡少阳事,而输款朝廷。及元济擅袭节度,元卿欲困其财使不振,谬说曰:"先公吝于财,诸将至寒馁。府之有亡,我具知之。君若大赐将士以自固,又辞厚礼邀事诸镇,则诸将悦,庶几助我。吾为君持表见天子,安有不从者?"元济许之。既至,则具条贼虚实,请敕诸道执元济诛之。元济觉,乃杀其妻并四子,肇亦被害。

    宪宗拜元卿岳王府司马,与李愬议侨置蔡州,以元卿为刺史,优纳降附,坏贼党与。元卿入见,愿假度支钱及它奏请,不合旨;又裴度以诸将讨蔡三年,功且成,若又以州与元卿,恐觖望生事,议格。更授光禄少卿。蔡平,拜左金吾卫将军。建言:"淮西多怪珍宝带,往取必得。"帝曰:"我讨贼,为人除害。贼平,我求得矣,焉用宝!止勿复言。"出为汾州刺史,复入为金吾。

    长庆初,镇、魏易帅,元卿具道所以成败事,穆宗久乃悟,赐白玉带,擢泾原渭节度使。元卿垦发屯田五千顷,屯筑高垣,牢键闭,寇至,耕者保垣以守。居六年,泾人之。徙节河阳。何进滔乱魏博,元卿请自赍三月粮举军出讨,文宗嘉美,加检校司空。献粟二十万石,助天子经费。进光禄大夫。徙宣武军。太和七年,以疾归东都,授太子太保。卒,赠司徒。然性憸巧,所至聚敛,谐结权近,故累更方任云。

(选自《新唐书 杨元卿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贼党恶而共之                             构:诬陷

B. 辞厚礼邀事诸镇                         卑:卑微

C. 蔡平,拜左金吾卫将军                     超:越级

D. 居六年,泾人之                           德:感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褐衣,通常指大麻、兽毛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可代指贫贱的人或官职较小的人。

B. 判官,官职名,唐时,节度使、观察使等均置判官,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C. 侨置,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移民进行异地安置的行政管理制度。

D. 淮西,藩镇割据时,区域包括淮南道的西部和河南道一部分,并不仅是淮南道西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    (    )

A. 杨元卿少时丧父,慷慨又有谋略。他寄居在江湖之间,常常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议论,所以人们称他为“狂生”。

B. 杨元卿忠于朝廷,阻挠少阳作乱。他给吴少阳谈论君臣大义,想以此感动吴少阳的心,并在暗中阻挠吴少阳的事情。

C. 杨元卿毁家纾难,忠心归附朝廷。他到朝廷后,,将贼人的虚实禀报,请皇帝下诏杀掉吴元济,却被吴元济觉察。

D. 杨元卿镇守一方,百姓感其恩德。任河阳节度使之时,他开垦田地,巩固城防,贼寇来,百姓仗着高墙可以防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公吝于财,诸将至寒馁。府之有亡,我具知之

(2)裴度以诸将讨蔡三年,功且成,若又以州与元卿,恐觖望生事,议格。

 

1.B 2.A 3.D 4.(1)你父亲在世时吝惜财物,诸将基至有受饥寒的情况。府库中有没有财物,我全都知道。 (2)裴度认为诸将讨伐蔡州三年,大功即将告成,如果又把蔡州事交给杨元卿,恐怕会因不满而怨恨滋生事端,宪宗和李您的商议便搁置起来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B项,“又卑辞厚礼邀事诸镇”中“卑”如理解为“卑微”在语意上讲不通,“卑”修饰的对象是“辞”,故应理解为“谦卑”。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可代指官职较小的人”错,褐衣是平民穿的衣服,不能代指官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任河阳节度使之时”错,应为“任泾原渭节度使之时”。这属于时间和事件错位。选项的内容源自最后一段。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中,D项源自文章最后一段,文中说的是“擢泾原渭节度使。元卿垦发屯田五千顷,屯筑高垣,牢键闭,寇至,耕者保垣以守”,可见事情应是发生在泾原渭节度使之时。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先”,指去世的人;“馁”,饥饿;“亡”同“无”,没有;“具”,全。第二句中,“以”,认为;“且”,将要;“若”,如果;“以”,把;“与”,交给;“觖望”,怨恨。 参考译文: 杨元卿,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什么地方人。杨元卿年轻时丧父,慷慨有谋略。寄居在江湖,常常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议论,所以人们称他为狂生。吴少诚在蔡州骄横跋扈,杨元卿以平民身份谒见,被署任到政务繁重的县分,不久又召入幕府。杨元卿又侍奉吴少阳。每次到京城上奏事情,很受宰相李吉甫安抚接纳。杨元卿返回后,给吴少阳谈论君臣大义,想以此来感动吴少阳的心,贼党厌恶而一起诬陷他,因判官苏肇保护援救才得以幸免。但是杨元卿还是在暗中阻挠吴少阳的事情,进而向朝廷表达忠诚。想使吴元济财政困乏而不能振作,就胡乱劝说道。你父亲在世时惜财瞄园圃将其至有受饥寒的情况。府库中有没有财物,我全都知道。你如果能用大量赏赐将士来稳固自己,又用谦辞厚礼款待事奉诸镇,那么诸将高兴,也许能帮助我们。到时我替你带着奏表朝见天子,天子怎能不听从呢?。吴元济答应了。杨元卿到朝廷后,分条陈述贼人的全部虚实,请皇帝下诏诸道捉住吴元济杀掉。吴元济有了觉察,于是杀害了杨元卿的妻子和四个儿子,苏肇也被吴元济杀害了。 宪宗拜授杨元卿为岳王府司马,又和李想商议侨置蔡州,让杨元卿任刺史,优待接纳投降归附之人,破坏贼人的同党。杨元卿入京朝见,奏请借度支因裴度认为诸将讨伐蔡州三年,大功即将告成,如果又把蔡州事交给杨元卿,恐怕会因不满而怨恨滋生事端,宪宗和李想的商议便搁置起来了。改授杨元卿为光禄少卿。蔡州平定,破格拜授杨元卿为左金吾卫将军。他建议说。淮西多产奇珍宝带,前去索取一定能够得到。。皇帝说。我讨伐叛贼,是为百姓除害。叛贼平定,我所求的已经得到,还要什么宝物呀!停止不要再说这话了。出任汾州刺吏、又召入朝延任金吾卫将军。 长庆初年,镇、魏要换节帅,扬元卿陈述事情成败的原因、穆宗长时间才醒悟,赏赐给他白色玉带提升他为泾原渭节度使,杨元卿开垦屯田五千顷,在驻守处修筑高墙,关闭牢固,即使有贼寇来到,耕田种地的人仗着高墙就可以防守。在任六年,泾人感激他。改任河阳节度使。等到吴元济擅自继承节度使之位,杨元卿钱以及别的事不合皇帝旨意,又高墙就可以防守。在任六年,泾人感激他。改任河阳节度使。何进滔在魏博叛乱,杨元卿请求自带三个月粮饷率军出征讨伐,文宗嘉奖赞美他,加授检校司空。他进献二十万石粟米,来补充天子的经费开支。升任光禄大夫。迁任到宣武军。太和七年,因有病返回东都,授任太子太保。去世,追赠司徒。但他性情奸佞巧诈,所到之处喜好聚敛,结交权贵近臣,所以被多次换任方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棺

张晓林

于之渔这个诗人,爱黄昏到野外去煮茶喝。茶壶里丢三五枚竹叶——有时用柿树叶代替,很清淡。他不喜欢在茶中加配料。姜,枣,桂皮,茱萸,薄荷。都不喜欢。他说那茶就成“沟渠间的弃水”了,不是品茶的正道。

    他写了很多“闺怨诗”。还写有一些“离妇辞”,“青楼曲”。他的诗写得都很“寒”。愁,冷,悲,苦,秋……这样的字眼,在他的诗中随处都可拾得。

    于之渔长得丑,没有家室。却有过一件艳事。圉镇卫畋之员外,家有一千金,才十七八岁,正是一朵含苞的红莲。她读于之渔的诗,都读出相思来了。秋雨海棠,眼见一天天憔悴。老员外可怜女儿,有一天,他请于之渔来家里小酌,丫环领着卫小姐,就站在葡萄架下,点破窗纸,往屋内偷看。只一眼,小姐就晕倒在丫环怀里。她回到闺阁,把于之渔的诗全焚烧掉了。

    ——于之渔真是太丑了!

    于之渔不大喜欢和官道上的人来往。雍丘县尉许某,得空常来拜访他,一来就“纵谈天下大事”。于之渔很厌恶这个许县尉。每次许某来,他都拼命饮酒,直饮到烂醉如泥,一句话都说不成了。时间一长,那县尉就不再来。

    他收藏着许多印章。没事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小屋子里,揣摩这些印章。

    于之渔和一般的诗人不一样,他从不去“桂香楼”这样的地方。诗友捉弄他,把他灌醉,抬进了“桂香楼”,叫来两个风尘女子坐在他的身旁。之渔醒过来,脸就黑了——也更丑了。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下楼去了。

    他到外面游玩,都要多挎一个小布袋,有巴掌那么大,在客栈,在饭铺,在田间的小路上,在芦苇塘边……每觅得新句,哪怕半联,或是一句两句,都装进这个小布袋——这是个“诗袋”。

    于之渔一个人住着一间小草房。逢连阴雨(下下停停),草房上会生出蘑菇来。都很细弱。很小。一长出来就黑了。到了年关,家家贴了春联,西邻“啪!——”东邻“啪!——”,都放了鞭炮了,他还连写春联的纸都没有!他就在柴门上题起诗来。

    他的诗友来看他,一见这首诗就笑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都在别人家”。

    再朝下看,诗友不笑了。

    “今年年关过不得!”

    诗友心中一寒:怎么?他要干什么?

    “携带诗笺赏梅花。”

    于之渔小草屋的后面,种了二三十棵梅树。这个时候开已经很热闹了。圉镇一带,种梅树的人家很少,像他这样一种二三十棵的,没有。

    那诗友在梅间寻到他时,他张口就来一句:“我得佳句矣!”

    于之渔口袋里不能有钱,有钱他就拿去喝酒。往“醉刘伶”柜台前一站,咕—咕——咕,一小瓯子白酒就灌下肚了。“再来一瓯!”他喊道。还剩有钱,他就打一葫芦回去——钱喝完了。喝完就喝完了。

    他不经商,也不种地,好睡个懒觉,衣服里的虱子很多。

    他喝酒的钱哪里来的呢?

    圉镇这个地方,有个很古老的习俗。有钱人家死了人,就用歌诗的方式来悼念亡灵。搭起灵堂,摆下宴席,上一道菜肴,就歌一首诗。会歌诗的多是些秀才雅士:一个人,二个人,或五六个人,都行。

    歌诗,歌前人的诗,也歌自己新作的诗(一般的秀才雅士都喜欢歌自己作的诗)。

    于之渔就是一个歌诗(还颇有点名气)——可他只歌前人的诗。他从不歌自己的诗——这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歌诗很有点讲究,差不多要一字一词一拖音,拖得很慢很长:

    故人罗——西呀——辞哎——黄鹤个——楼呃——

    烟罗嗬——花呀——三月嘞——下哟嗬——扬州哎——

    还真有点悲痛欲绝之势(这怎么叫歌诗呢?叫哭诗才对!)

    做一回歌诗,能得到五六两的银子(够一两个月的酒钱了)——比现在的稿费还可观。

    于之渔也死了。

    他在那片梅林间挖了一个形如棺状的大穴,穴的四壁,都贴满了诗稿,那全是他自己的诗稿!他就躺在了这些诗稿间,他的身上,也被他的诗稿覆盖着——有谁见过这样的奇棺!

    于之渔从不歌自己的诗,却用它筑成了自己的坟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年关时节,戏言柴米油盐都在别人家的落魄诗人,却在小草屋后种下一片梅树,悠然赏梅吟诗,足见其超然高雅的情怀。

B. 于之渔写诗随处取材,无论是客栈、饭铺,还是田间、苇塘,皆可成为其创作的对象,被收藏于诗袋。

C. 于之渔为王者歌诗从来只吟唱前人的诗,从不歌自己的诗,因为他想表现出与一般秀才雅诗不同的一面以博得名声。

D. 于之渔“长得丑”“真是太丑了”,道出了于之渔人生艳事失败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其外形丑陋的厌恶。

2.小说中主人公于之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于之渔将平生诗稿与自己一起埋葬在了诗棺里,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认知体验,谈谈你对其行为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泛出光来;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

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20世纪末中国文化界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端,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有删改)

相关链接

(1)谁又能想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2)建国后他离开了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撰者也曾经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沈从文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常常逃学,因为他厌倦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被当地的染房、豆腐作坊、面馆吸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湘西养育了一代大师沈从文,他的创作也包含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C. 沈从文“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表明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应该回避社会矛盾,目的在于把希望留在人间。

D. 沈从文是一个“奇迹”,一是因为他只上过小学,竟成为大家、大学教授;二是因为他离开文坛后且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沈从文幼时从不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的认知,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自然生活以外本人生活的大书。

B. 沈从文年轻时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湘西的人事与民风,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储备了写作素材。

C. 沈从文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有作品见报,这些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结集为《湘西散记》,使他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D.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告诉人们哪怕一个人的学历不高,但只要他执着追求理想,永不言弃,就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开出绚烂之花。

E. 本传记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后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语言清新,结构严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3.作者认为“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材料详细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多元意味着自由、宽容,也意味着选择。文化多元不仅仅指多种异质文化并存共荣,还指同一文化系统中不同形式形态的文化并存。这对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我们传统的中国画。但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画的传承也就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多元文化并存,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使人们的精神视野变得开阔,精神选择增多,中国画只是其中一种艺术样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传承面临的精神危机并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深层原因。可是谁又能说社会文化的这些发展变化不是人类历史的一种进步呢?我们也都在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那么这样说来,我们应怎样面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问题呢?上面只是从当代文化语境的宏观角度作出的分析,虽然当代文化作为背景也会影响艺术的发展,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个体的精神追求更适合从微观角度去考量。正如张仃先生针对中国画危机论所说的“只有画家的危机,没有画种的危机”。中国画精神所需的更多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坚守,要有一种定力,不为浮躁的世风所影响。如果一心想要得到别人承认,得到市场认可,一时得不到认可就失落就抱怨文化世俗化,那肯定无益于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也许做一个梵高那样的艺术家不容易,但那是真艺术。真正的好东西,人们迟早会承认。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画会成为保留画种。我们的中国画不同于传统西洋油画的是,中国画是一种表情写意的艺术,而不像重写实的传统西洋油画,摄影术一出现艺术家们纷纷“抽象”、“立体”去了。

张仃先生认为,只要中国文化还存在,这种诗性很强的文化就会给中国画提供生命活力。当然,也并不是说中国画对现代人就没有积极作用,虽然上帝死了,人类自由了。然而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我们杀死了他,这才是他对人类在物化路途上失却神圣性之后的精神荒芜发出的真正忧思。当人们在世俗化利益追求中面临因精神空虚、信仰失落所带来的虚无感时就会去寻找意义.寻找人生价值所依,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或许会与中国画不期而遇。

    但是,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具体是要落实到学识和修养的,怎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涵养?还是要回到那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所需要的种种修养观念上也不能固守某一个专业,古人尚明白“君子不器”的道理。且不说古人在工诗、能书.擅画通音律、精鉴赏、富收藏、承家学诸方面兼及二者以上者有多少,现代艺术家丰子恺先生就是一个难得的艺术通才。他的书法、漫画、散文、音乐、翻译、艺术教育,哪一样拿出来不让人叹羡不已?博.而后才能精、深。

另外,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也应包含创新的因素。创新这个词已被人们谈的太多了。也有不少人正在做着这方面的行动。技法上的创新也许更容易突破,但精神体验上的创新也不应忽视。中国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游弋,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古人这方面的成就已达到精熟。那么怎样把中国画与现代生命体验更好地融合起来呢?或许还有待人们去认真思考和实践。

(摘编自《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画精神的传承》2016年8月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而多元意味着自由、宽容,也意味着选择,对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我们传统的中国画更是如此。

B. 多元文化并存与多种艺术形式并存,是人们的精神选择增多,而中国画只是其中一种艺术样式,但由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中国画面临的精神危机不是偶然的。

C. 真正的好东西,人们迟早会承认的,我们不必去担心中国画是否成为保留画种,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得到别人承认,得到市场认可,就不可能做一个像梵高那样的艺术家。

D. 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具体是要落实到学识和修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固守某一个专业,要像古人那样“君子不器”,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格涵养。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的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画的传承也就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既然有传承也有创新,那么我们对中国画就不必有什么危机意识。

B. 从当代文化语境的宏观角度分析,当代文化作为背景也会影响艺术的发展,而中国画精神的传承问题更适合从微观角度去考量,因为中国画艺术是一种个体精神追求的表现。

C. 张仃先生对人类在物质化路途上的精神荒芜表示忧虑,同时也认为,当人们在世俗化利益追求中面临精神空虚时,就会去寻找人生的价值所依,或许会与中国画不期而遇。

D. 作者认为,中国画精神的传承应包含创新的因素,也有不少人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技法上的创新也许更容易突破,但在精神体验上的创新不是很容易,我们也不能忽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仃先生针对中国画危机论时说“只有画家的危机,没有画种的危机”,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画精神所需的更多是一种画家内在精神上的坚守,不为浮躁的世风所影响。

B. 中国画不同于传统西洋油画,中国画是一种表情写意的艺术,而不像重写实的传统西洋油画那样“抽象”“立体”,只要中国文化存在,就会给中国画提供生命力。

C.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现代丰子恺的书法、漫画、散文、音乐、翻译、艺教等都令人羡慕不已。这些通才型的艺术家让人明白“博而后才能精深”的道理。

D. 中国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游弋,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这方面的成就古人已达精熟,只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就能把中国画与现代生命体验融合起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的确,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思考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了不该丢失的什么?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将下面两句英文用中国成语翻译出来.

(1)love me ,love my dog

(2)seeing is  believi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