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1)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2)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3)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4)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5)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6)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7)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8)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9)沉重是自找的。
(10)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两千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
(11)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12)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那是许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一首老歌诉说着我们对飞翔的梦想,而一双绑缚着沉重黄金的翅膀,是怎么也飞不起来的啊!
(13)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选自《散文》2008年第3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 题目“庄子的翅膀”作者用借代的手法,使题目有吸引力,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庄子思想的特点。
B. 作者第一段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是为了与超脱的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突出下文“庄子的翅膀”对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
C. 第二段中,作者写庄子生活的时代:一是为了作对比,突出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二是为了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庄子的翅膀做铺垫,以突出庄子的翅膀是被时代逼出来的。
D. 第三段中“猎物”是指在君王的统治之下,被君王任意宰杀,毫无生命尊严的“士”阶层。“宠物”是指在君王统治之下,接受君主豢养,供君王取乐同时充当其爪牙的“庶”平民阶层。
E. 文章第十段写到庄子的散文用意是:进一步说明庄子思想的伟大和历史影响的深远,与我被欲望所绑缚而无法自拔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
2.结合全文说说标题“庄子的翅膀”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对他有何评价?
3.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重是自找的”?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结尾段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请结合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默写。
① ,鸟倦飞而知还。
② 背负青天, ,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④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⑤ ,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
⑥ 彼节者有间, ,以无厚入有间, 。
⑦ ,惑之不解,或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 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 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 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 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 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 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①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 周 任 有 言 曰 陈 力 就 列 不 能 者 止 危 而 不 持 颠 而 不 扶 则 将 焉 用 彼 相 矣 且 尔 言 过 矣 虎 兕 出 于 柙 龟 玉 毁 于 椟 中 是 谁 之 过 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①东蒙,山名,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
②费: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今山东费县。
1.用“/”给文中划线的语段断句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谒见
B. 无乃尔是过与 过错
C. 是社稷之臣也 国家
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跌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其身也,则耻焉
B.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吾一日长乎尔
C. 既来之,则安之 彼竭我盈,故克之
D.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 门虽设而常关
4.对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既来之,则安之”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 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附,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B. 既然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C. 既然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D. 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附,就应该安下心来。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孔子的政治主张,请你谈谈对孔子这一政治主张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自己很喜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诗,求助网友再续写两句。仅三天,该条微博便被转发近10万次,回复量超过2.3万。
①“慰风尘”指的是在旅途劳顿或生活辛苦中求得慰藉,这两句诗选择用酒,你会用什么来“慰风尘”呢?请写一段文字,描写你以此“慰风尘”时的场景。
② 有人感慨“国人诗性未死”,有人认为仅凭写几句诗不足以证明“诗性”尚存。请就此说说你的看法。
③ 请在这两句诗后面续写二至六句诗,并结合所续诗句阐释你在其中寄寓的情怀。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阐明“不能”和“不为”的区别,目的是说明齐宣王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
B. 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理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C. 《逍遥游》中的“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之意。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了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依赖而自由的。
D. 《劝学》第二段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断地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