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三国演义》,应该穿越迷雾,确立基本共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三国演义》,应该穿越迷雾,确立基本共识。

《三国演义》向有“七实三虚”之说,它将历史与演义、史实与虚构糅合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民间,《三国演义》几乎充当了历史教科书的角色,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都来自于《三国演义》,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说法,至今都还有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了中国人的历史观。有学者据此批评《三国演义》“所传播的不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而是一部被歪曲的历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和虚构,而且常常偷梁换柱,张冠李戴,以假乱真,颠倒黑白,因而严重地模糊了历史的真相,扰乱了人们的历史视听”,并认为《三国演义》是一个“以文乱史”的恶例。

如果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这些评判并不过分;如果考虑到《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的“跨界”的广泛影响,这样的立论也不无道理。但是,《三国演义》本身并不是历史著作,它就是一部小说。有些人不同意小说对曹操与刘备的评价,并到《三国志》等历史著作中寻找证据。有人说曹操当年杀害吕伯奢,并没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人则说,曹操当年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此话仅就杀戮吕伯奢这个具体事件而言,并不能代表曹操的人生观,云云。有人质问,曹操大兵压境,刘备会傻到带着近十万民众逃亡吗?“三让徐州”有历史依据吗?并以此为据,指斥刘备是个虚伪的政治骗子。

这些言论其实是混淆了演义与历史的关系。读文学作品,文本是基本的根据。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若要评价《三国演义》,就要按照作品的描述来判断。如小说中的曹操爱笑,刘备爱哭,历史上的曹刘是否真是如此,与作品无关。

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自成体系。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精神、言行逻辑,都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作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数角色都有扑面而来的生动感。比如曹操的狡诈、残暴,刘备的仁慈、忠义,都是作品赋予人物的性格要素。曹操误杀了吕伯奢家人,以曹操的性格。岂容吕伯奢再纠缠不休,坏了他的大事?于是手起刀落,杀了吕伯奢。这个情节十分血腥,完全不合人之常情,但发生在曹操身上,却合乎曹操的性格逻辑,与整部小说中的曹操性格是一致的。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这样立起来的。

再如小说“拥刘反曹”的倾向,这是小说的客观存在。从历史角度看,曹操是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而刘备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一文中,鲁迅就毫不掩饰对曹操的欣赏:“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有人据此批判小说的“反曹”倾向,这看似有理,实则无理。因为,“反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若要问小说的“反曹”是否站得住脚,那就得看小说中的曹操是个怎样的角色,得看他在小说中的言行,得看小说提供的证据是否能将曹操给“反”了。这一点,只要认真阅读作品,自然不难得出结论。

即便是经典作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破绽。但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赤壁之战一节,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瑕疵:以曹操的智谋和狡诈,他怎么会听信蒋干之言,中了周瑜的离间计而杀掉蔡瑁、张允,接着又中了黄盖的苦肉计,还采纳了庞统的连环计?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好像突然失去了头脑,与之前之后的那个老谋深算的曹操不太协调。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这个提问题的方式,却是在就作品谈作品。这就符合文学阅读的规律。

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

1.下列理解和判断,不合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虽然是影响很大的历史演义,但它终究是演义,不是历史。

B. 《三国演义》在我国民间兼具史实与小说的双重影响,有“以文乱史”之弊。

C. “拥刘反曹”的倾向是小说的客观存在,这不由曹刘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而决定。

D. 拿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来否定艺术作品中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是不合乎阅读规律的。

2.下列评判合乎文学阅读规律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曹操杀害吕伯奢属于个例,“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并不能代表曹操的人生观。

B. 有人认为刘备在曹操大兵压境之时仍带着近十万民众向南逃亡,可见他是一个虚伪的政治骗子。

C. 有人批评说以曹操的狡诈多谋,竟然在赤壁之战中接连中计,这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D. 有人为孙权、袁绍等人感到不平,认为在小说中,罗贯中歪曲了他们的人物形象。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 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B. 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C. 真假英雄之辨——曹刘?

D. 以文乱史不可取

4.在第七段横线处补写一句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B 2.C 3.A 4.但对作品的指摘和评点,都应该按照文学的规律展开,就作品规定的内容与结构展开。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由原文“有学者据此批评《三国演义》……并认为《三国演义》是一个‘以文乱史’的恶例”可知,“有‘以文乱史’之弊”不是作者的观点。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张冠李戴、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本题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C项信息在原文第六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七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ACD三项都是作者的观点,而B项则是作者列举的“有学者”的观点。 2.试题分析:A项和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是作者列举的一些人的观点,接着作者在第四段开头指出“这些言论其实是混淆了演义与历史的关系”,否定了这些人的观点。所以A项不合乎文学阅读规律。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也是作者批评的观点。 3.试题分析:本文是一篇论述文,标题要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论点或论题,揭示主旨。从内容上看,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例阐述了如何阅读 一部文学作品才是符合阅读规律的问题,告诉读者,正确的阅读方式是“就作品谈作品”,而不能把文学作品与历史混为一谈。从这个角度来看,A项作文章标题最合适。B项只提出问题,观点不够明确;C项没有抓住文章的中心;D项是个别人的观点,并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也不是本文的中心所在。 4.试题分析:第七段是文章的结尾段,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而横线所在的位置是第七段的开头部分,因此所填句子应是第七段的中心句,也应是文章的主旨句。从上文来看,作者批评了一些不能从作品本身来评价作品的现象,下文又以《赤壁之战》为例指出“但这个提问题的方式,却是在就作品谈作品。这就符合文学阅读的规律”,根据这些信息,可确定横线处应填“但对作品的指摘和评点,都应该按照文学的规律展开,就作品规定的内容与结构展开”一类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2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1. 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文学家,少年得志,深受文帝倚重,破格提拔,后因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33岁便英年早逝。2. 刘长卿: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年进士,仕途坎坷,于肃宗和代宗两朝先后遭受贬谪。此诗作于他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之时。

1.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栖迟”是指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里形容贾谊遭受贬谪之后怅然落魄,漂泊失意的情状。

B. “楚客”既指贾谊,也包括作者与别的凭吊之人,体现出人们对于贾谊悲剧人生感同身受的同情。

C. 颈联由贾谊被贬,联想到自身的境况。“湘水无情吊岂知”用比喻手法,感叹我在这里凭吊贾谊,天下人不能理解我的用心。

D. 尾句表面怜君,同时也是自怜,是说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弦外之音是你我均无罪却遭贬,可悲可叹啊!

2.下列关于贾谊的诗句,与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为接近的一组是(   )

A.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B.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王安石《贾生》)

C.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毛泽东《咏贾谊》)

D. 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戴叔伦《过贾谊宅》)

3.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摹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颔联中,“秋草”、“寒林”、“斜日”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秋日图。通过描摹景物表达情感,是创作诗词的经典方式。请从“西风”“流水”“烟雨”“青草”“海棠”“杨柳”“庭院”“候馆”“秋千”“扁舟”“鸿雁”“蟋蟀”中任选五个用一段话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子北游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地千里,搴旗执聝1。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2愿使齐、楚合战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3,陈说其间,推论利害,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

颜渊退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

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4,室家无离旷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5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子有矣。”

注释:1. 聝(guó):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古人以获取耳朵多少来计功。2. 赐:子贡,名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3. 缟衣白冠:兵,凶事,故白冠服,战争中穿这样的衣服表示奋死一战。4. 薮:水浅草茂的湿地。5. 抗手:举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必也地千里            攘:夺取

B. 推论利害,二国之患    释:消除

C. 吾将焉                择:区别

D. 其五教                敷:施行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子北游农山        赐愿使齐、楚合战漭漾之野

B. 孔子四望,喟然叹  颜渊退不对

C. 其类异也          铸剑戟为农器

D. 室家无离旷思      则颜氏子有矣

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叹地说:“在这里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什么想法都会涌现啊。”

B. 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

我听说,薰草(香草)和莸草(野草)不能在同一个容器里收藏,尧和桀不能治理同一个国家。

C. 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

我希望得到这样的打仗机会:白色旌旗像月亮,红色旌旗像太阳,钟鼓之声震动上天,繁多的旌旗遍及大地。

D.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孔子说:“不耗费财物,不危害百姓,不费太多的言辞,这就是颜子有的想法啊!

 

查看答案

默写

(1)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3)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4)江晚正愁予,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5)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7)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8)_________,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9)_________,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10)闻说双溪春尚好,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12)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13)_________,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14)_________,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15)春如旧,人空瘦,_________。(陆游《钗头凤》)

(16)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17)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陆游《诉衷情》)

(18)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19)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0)少年听雨歌楼上,____________。(蒋捷《虞美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夜怀金十斤遗震               群逆皆露刃持满胁之

B. 于是脱剑致嗣君              上面谕除授

C. 仲尼适楚,出林中            张文节荐之朝廷

D.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去    五六月累二丸不坠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晓)欧阳《尚书》        骘闻而(征召)之

B. (如同)掇之也                带剑以(经过)徐君

C. 忽自中批(降职)晏殊        许臣幕择(好地方)燕饮

D. (士兵)能罗捕追胁        适(遇到)御试进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