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________。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 ③②⑥④⑤①    B. ③⑥②①④⑤

C. ④⑤③②⑥①    D. ④⑤①③②⑥

 

A 【解析】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③中的“其实”,直接承接上面的问题,应作第一句;②⑥用“因为”交代上文结论的原因;④⑤举例反驳前文观点;①注意“这一点”和“更能得到说明”一语,宜作尾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资深专家认为,教育的真谛和目标,应当是帮助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进而自我发现,并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高考也不应当例外。

B. 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驾驭财富,学会在财富面前超越财富,注重充盈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断在见识上提升自己,突破自我生命的上限,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超越。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以其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情节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令人惊叹不已。

D.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题,他们的调查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公司将予以积极配合。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         ,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       的。富于暗示而不是         ,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时的风格。

A. 真切   无垠   一泻无余    B. 真切   无限   条理清晰

C. 明晰   无垠   条理清晰    D. 明晰   无限   一泻无余

 

查看答案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常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而古代哲人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怎么看待争与不争呢?

请以“争与不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给  的一封情书

请在横线上填入对象(可以是亲人、偶像、山水花草……),写一篇入情入理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头来自异乡的驴子

平原厚实的夜只有一种声音可以穿透,那是驴的叫声。文人说的“马嘶如笑,驴鸣似哭”,对驴似是一种误读的诗意,根本没有触到平原和乡村那种土地、柴烟和衰草混成的气息,夜已深,驴的鸣叫忽然响起,令没有准备的人吃惊,但过后,你就会习惯,这没有娇啼的声响,在黑暗里,在没有边缘和无比恐怖的胆怯里,驴的叫声是那么地粗犷,毫不犹豫,格外精神,让人安然。

想到了见它的最初的画面,在冬日的阳光下去、暮色渐紧时分,一个驴车凑到了我家的土门前:

是谁?这样怪怪的?我看到的是一张布满皱纹和霜雪的脸;那头驴子,也是一种在无垠的荒野低头而行的模样,脚掌贴着冻得硬邦邦的满是寒气的大地,像后来看到的一幅本地画家的苍凉木刻——风霜雪雨,劳累剥蚀,饥肠辘辘,鸡声茅店,人迹板桥。

那是我的父亲和一头远道而来的驴子。

都到家了,在寒冷的季节里,一处让人和生灵感到了温暖和安适的地方。那几年是父亲人生失败的最低谷处,先是长疮,一年不能行走,再是到山西吕梁、安徽亳州,都是做货郎;后来父亲去了河南的许昌,在那儿靠拖地拉车苦力营生,时常在饭馆里,像乞丐吃别人剩下的饭菜。父亲回来了,带来一头来自异乡的驴子。

不知什么时辰,后来母亲说那是半夜,驴的叫声突然“喂哇喂哇”地响起,声音高亢,在叫声中,那夜让人感到更黝黑更邃深,高亢的声音裹着浓黑在一家房檐到了另一家房檐,动静那么大,你就像蜷缩在那声音的臂弯里,似睡非睡,如人形容的假寐,但是能给人一种安定。若是月夜,那月色便在驴的鸣叫里增添了振幅和动感;又若是春夜,麦香有点撩人,睡不沉实,就盼着驴叫,或者爬起看一下驴子再回来才能入睡。

驴在我家一年,就卖掉了。卖它的时候,父亲把家里的黄豆炒了一升,让驴好好吃一顿饱饭走了。

驴走后,我才感觉到了它在家庭里的位置和意义。平常父亲总是喜欢用驴车拉几车土垫垫院子,在秋天拉庄稼时,特别是玉米秸秆,父亲一捆一捆地码在车上,高高的像坦克,一次,是夜里,车装得很高,月亮出来了,父亲让我爬到车上,那时月亮是潮红的,而且很圆很大,在远远的地方,有人点起野火,好像是在烧豆虫,空气里弥漫着好闻的糊味。

父亲和驴子在前面踢踏走着,突然父亲像有了兴致。

“给你说个谜,‘抬头望月’。”

“……”

“猜呀!”

“仰光!”我有点自豪,在月夜里,我像是在一辆坦克上,而坦克漂在月光里,这时,驴好像感到月光的诱惑,它突然大叫起来,那种声音在秋的平原的空阔里,感到有无穷的魅力,一切都静止了。好像驴与我与父亲成了夜幕和月色的主要角色,好像脱离了尘俗!

驴子卖掉后,父亲陷入了一种孤独与自责,父亲不善语言,他把与驴子的无言的交流当成了一份生趣,在艰难的岁月里,与人处不易,这也许是驴子和父亲深层情感的隐秘,父亲在河南许昌赶驴做苦力时与驴订交,一共四年形影不离,冬天父亲把取暖的被子披在驴子的身上,霜雪把驴子的额头覆盖。但生活的逼迫,使得父亲不得不把驴子卖掉还债。

但是一天夜里,父亲说“驴子回来了”,起身果然见驴子站在门前,那时天还未明,就像童话里的驴子一样,驴子在门口站着,我想它可能会开口说话,告诉我们它在那遥远村庄的事和它对于父亲的思念,父亲开开房门,让驴子进来,那驴子一点都不客气,径直地走进房子,父亲捋捋驴耳,驴子用脖子贴贴父亲,就差没有拱手问安了。

父亲把驴子送回买主,后来,驴子隔一段时间还来,在门口站一下,又原道返回。

有一天,父亲到公社拉着车子买化肥,远远的就见一个驴子拖着犁铧奔跑而来,蹄脚上满是犁铧碰撞的血痕,听见驴子后面人的吆喝:疯了,驴疯了,躲开。那驴子拖着犁铧飞跑着,全然不顾犁铧撞着蹄脚,咣当咣当。但等驴子到了父亲面前,它却沉静了。父亲细看,原来是我们家卖掉的那只驴子。正在耕地的驴子知道了父亲的经过,它好像要尽地主之意,非得和父亲会面,它焦躁不安,向驭它的人发出信息,但它的现主人终于听不懂,于是就演了从田野罢工、遁逃、飞奔的一幕。

驴和人一样,暮草苍黄,终要老去,老了的驴子的步履开始显得迟缓,牙齿开始脱落,在一日夜里,父亲起来,他知道驴子来啦,但拉开门闩,父亲看到了这样吃惊的场景。

满是泪水的驴子前膝跪着。

是那样的不依不饶。

驴子的买主看到驴子一天天老去,不能再做重活,就于夜里商议,天一明把驴子牵给屠夫宰杀换钱,敏感的驴子肯定是感到了血腥要扑鼻而来,它挣脱缰绳,回到了父亲这里。

已经没有多少毛发的驴子跪着,脖颈上满是鞭痕、血痂,它开始悲鸣,一声一声,父亲说就像孩子的涕泣,这就是驴子的命运,老了的驴子难免被宰杀的命运。耕地、拉磨、侮辱、鞭笞,但都没有改变这头驴子的敏感的生命,在被蹂躏的日子将要终结的时候,它在夜里为它和像它一样的驴子悲鸣,真是何堪其痛!让鞭笞的人听到那种叫声低头反顾,是的,多少听到了驴子的叫声的人再也睡不安稳了,夜,驴夜,让人感慨!

我知道爱驴子被人看作不雅。但人和万物应该是一样的,关怀驴子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和敬畏,是一种大良善。硕儒周敦颐“窗前草不除”,人问其故,他说“与自家意思一般”,因为窗前草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意”。父亲把驴子赎回不久,驴子就死掉了,父亲独自把驴子埋掉,埋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时隔多年,父亲也死去。我总想为父亲立一块碑,上镌:这是一个热爱驴子的人。但碍于乡村的风俗,我一直没有这样做,歉疚一直折磨着我,对驴子对父亲,我想说:“我爱你们,驴子和父亲!”

(节选自耿立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文人们所说的“马嘶如笑,驴鸣似哭”是对驴叫错误的认识与感悟。

B. 在驴子被抵债送走后,作者与父亲在月光下通过猜谜游戏来排遣内心的伤感。

C. 送走的驴多次回来,既写出驴子对父亲的情感,也侧面写出了父亲对驴的爱。

D. 驴子被折磨一生最终又被宰杀换钱,作者对此感到深切的伤感与强烈的愤怒。

2.在文章中,作者多次写“驴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请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并谈谈作者为什么想要为父亲立一块“这是一个热爱驴子的人”的石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三国演义》,应该穿越迷雾,确立基本共识。

《三国演义》向有“七实三虚”之说,它将历史与演义、史实与虚构糅合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民间,《三国演义》几乎充当了历史教科书的角色,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都来自于《三国演义》,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说法,至今都还有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了中国人的历史观。有学者据此批评《三国演义》“所传播的不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而是一部被歪曲的历史”“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和虚构,而且常常偷梁换柱,张冠李戴,以假乱真,颠倒黑白,因而严重地模糊了历史的真相,扰乱了人们的历史视听”,并认为《三国演义》是一个“以文乱史”的恶例。

如果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这些评判并不过分;如果考虑到《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的“跨界”的广泛影响,这样的立论也不无道理。但是,《三国演义》本身并不是历史著作,它就是一部小说。有些人不同意小说对曹操与刘备的评价,并到《三国志》等历史著作中寻找证据。有人说曹操当年杀害吕伯奢,并没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人则说,曹操当年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此话仅就杀戮吕伯奢这个具体事件而言,并不能代表曹操的人生观,云云。有人质问,曹操大兵压境,刘备会傻到带着近十万民众逃亡吗?“三让徐州”有历史依据吗?并以此为据,指斥刘备是个虚伪的政治骗子。

这些言论其实是混淆了演义与历史的关系。读文学作品,文本是基本的根据。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若要评价《三国演义》,就要按照作品的描述来判断。如小说中的曹操爱笑,刘备爱哭,历史上的曹刘是否真是如此,与作品无关。

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自成体系。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精神、言行逻辑,都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作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数角色都有扑面而来的生动感。比如曹操的狡诈、残暴,刘备的仁慈、忠义,都是作品赋予人物的性格要素。曹操误杀了吕伯奢家人,以曹操的性格。岂容吕伯奢再纠缠不休,坏了他的大事?于是手起刀落,杀了吕伯奢。这个情节十分血腥,完全不合人之常情,但发生在曹操身上,却合乎曹操的性格逻辑,与整部小说中的曹操性格是一致的。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这样立起来的。

再如小说“拥刘反曹”的倾向,这是小说的客观存在。从历史角度看,曹操是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而刘备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一文中,鲁迅就毫不掩饰对曹操的欣赏:“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有人据此批判小说的“反曹”倾向,这看似有理,实则无理。因为,“反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若要问小说的“反曹”是否站得住脚,那就得看小说中的曹操是个怎样的角色,得看他在小说中的言行,得看小说提供的证据是否能将曹操给“反”了。这一点,只要认真阅读作品,自然不难得出结论。

即便是经典作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破绽。但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赤壁之战一节,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瑕疵:以曹操的智谋和狡诈,他怎么会听信蒋干之言,中了周瑜的离间计而杀掉蔡瑁、张允,接着又中了黄盖的苦肉计,还采纳了庞统的连环计?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好像突然失去了头脑,与之前之后的那个老谋深算的曹操不太协调。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这个提问题的方式,却是在就作品谈作品。这就符合文学阅读的规律。

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

1.下列理解和判断,不合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虽然是影响很大的历史演义,但它终究是演义,不是历史。

B. 《三国演义》在我国民间兼具史实与小说的双重影响,有“以文乱史”之弊。

C. “拥刘反曹”的倾向是小说的客观存在,这不由曹刘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而决定。

D. 拿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来否定艺术作品中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是不合乎阅读规律的。

2.下列评判合乎文学阅读规律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曹操杀害吕伯奢属于个例,“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并不能代表曹操的人生观。

B. 有人认为刘备在曹操大兵压境之时仍带着近十万民众向南逃亡,可见他是一个虚伪的政治骗子。

C. 有人批评说以曹操的狡诈多谋,竟然在赤壁之战中接连中计,这不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D. 有人为孙权、袁绍等人感到不平,认为在小说中,罗贯中歪曲了他们的人物形象。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

A. 让文学的归于文学

B. 如何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C. 真假英雄之辨——曹刘?

D. 以文乱史不可取

4.在第七段横线处补写一句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