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 姚大力 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

姚大力

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复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被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降军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自东汉末年以往,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从光绪十九年(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现有史料来看,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等国的“秦人”,可视作迄今为止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异邦的中国人。

B. 《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 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 两汉时期的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往往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隋唐帝国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开疆拓土,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 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也更多样化,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因此呈现新的格局。

C. 唐、宋、元三代均有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这些人在当地被称作“唐人”。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唐人”数量已相当庞大。

D. 1560年代,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根据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都没能阻挡住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滚滚浪潮。

B. 满清政权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C. 中国人大规模向北美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作为苦力,他们在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D. 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1.C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后者”是指“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包括“被掳掠”的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项掀起海外移民高潮的原因,除了开放海禁的政策,还有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马云,无疑是当今最风光的人物之一。他的阿里巴巴迅猛发展,并且还不断地进行着扩张并购,正在建立他的电商经济王国,他要把中国的品牌推向世界,把中国的产品卖向世界。他的成功受到了很多人的顶礼膜拜。英国首相卡梅隆称“阿里巴巴是21世纪最耀眼的公司之一,它从新世界而来,从新经济而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黄建平,近期批评马云破坏实体经济,认为马云对实体经济不好搞有“功劳”。靠低成本、低价甚至假货快速崛起,且至今以低价为核心卖点的电商经济,严重破坏了想做品牌架构的实体企业的商业生态,成了价值体系的毁灭者。影响了实体经济对品牌的建立和企业创新。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白 发

王 东

虽然已经立了春,但是张诚感觉冬天的冷依然弥散在空气里,十根手指和脚趾冻得隐隐发痛。一股北风挤进虚掩的门,从衣领处钻入身体,张诚不禁打了个寒战。

去村里串串门,走动走动也许会暖和点,张诚心想。可是去谁家呢?赵刚、刘晓燕他们几个前天就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们说初八就得上班呢。二娃和磊子他们几个昨天也去了深圳。今天一大早,又有好几拨人陆陆续续从家门前走过,或者去广州,或者去北京,或者去成都。这些年轻人一走,好像把年也带走了,家家户户都很冷清。

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按照以前的风俗,最起码也要过了初八,这年才算完啊。可是今天才是初六呢,咋就感觉年就过完了呢?张诚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无意识地朝门外望了望。这时,张诚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乍一看,像一层白茫茫的霜。

“我去挖会儿地。”父亲从猪圈里扛了把锄头出门,对抱着一捆柴火准备进厨房的母亲说。张诚走了出来,说:“爸,这大过年的,挖啥地啊?”父亲说:“唉,现在过不过年和平时有啥两样呢?再说,闲在家里冷呢,干活还热乎些。”张诚心想,是啊,现在过年和平时真没啥两样,于是也找了把锄头,说:“我也去挖会儿地。”

父亲看了张诚一眼,说:“你在家歇着吧。”张诚说:“闲在家里冷呢。”父亲不再说话,张诚便跟着父亲出了门。

父亲走得很慢,张诚也走得很慢。这次,张诚将父亲头上的白发看得清清楚楚。近看,白发就是白发,其实并不像霜,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银丝,父亲头上的白发灰白灰白的,远一点看,倒有点像白茫茫的雾。张诚又想起年前,自己和梅芳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家门口时,老远就看到正弓着身子颤巍巍地往家里挑水的父亲那灰白的头。那白头,随着水桶和枯瘦身体的摇晃而跟着一摇一晃的。

父亲挖了一会儿地,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腰腿又痛了,便将锄头杵在地埂上,掏出烟来,递给张诚一支,自己点了一支。张诚接过烟,也将锄头杵在地埂上,点上烟。

父亲说:“张华他们今天也出门了。”

张诚说:“我看到了。”

父亲问:“你们什么时候走?”

张诚迟疑了一下,说:“还没有决定呢。”

父亲说:“梅芳不是说你们车票已经买好了么?”

张诚顿了顿,说:“我想让梅芳一个人出去,我留在家里。”

父亲深深吸了两口烟,说:“梅芳一个人出去,天高地远,你能放心呀?再说,两个人出去,总能多挣一点。”

张诚不说话,也深深吸了两口烟,烟雾在风里飘散。

父亲说:“你留在家里又能做啥呢?种庄稼?这点庄稼也种不出啥来。”

张诚说:“可以做点小生意啥的。”

父亲说:“那你准备做啥生意呢?”

张诚说:“还没想好。”

砰!远处传来一起鞭炮响,然后又恢复了寂静。

好一阵,父亲说:“家里人都没有几个,生意也不好做呢,我看还不如出去打工。”

张诚说:“可是家里……你和妈怎么办?都这么大岁数了。”

父亲沉默了很久,说:“我和你妈还能行,我们总比张华爹妈强些吧?你不用为我们担心。”

张诚不说话,又一口一口狠狠地吸着烟。

父亲又说:“毛娃后年就要上高中了,燕子明年也要上初中,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呢。俩孩子都争气,听老师说,毛娃和燕子的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唉,我不想看俩孩子以后又走你的老路啊。我到现在都后悔,要是当初憋一口气,砸锅卖铁都让你读书,你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父亲的话戳中了张诚的痛处,这也是张诚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一阵山风吹来,张诚不禁又打了个寒战。

张诚说:“一停下来就冷得很,都立春了,这天怎么这么冷呢?”说完,张诚又拿起锄头挖起地来。

父亲说:“是啊,一停下来就冷。”

张诚和父亲一连挖了两天地,便将家里的地挖完了。

初八的早上,天刚蒙蒙亮,张诚和梅芳便又背起包,踏上了门前那条通向远方的小路。

走了好远,张诚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山里的雾很大,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张诚心想,那会不会是父亲头上的白发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细腻地描写张诚对立春后寒冷的感觉,多次提到陆陆续续离家的年轻人,意在渲染乡村春节后的冷清与荒凉,表现人物因即将离家无法言说的内心凄凉,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张本。

B. 小说所写的乡村,作者没有点出村名,也没有点明其地理位置,但从父子的对话,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它是中国当代农村的一个缩影。

C. 张诚明明买好了车票,却跟父亲说想让自己留在家里,这正是他矛盾心理的表现:他一方面为了孩子的学业只能常年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撇下年老的双亲。

D. 小说中的父亲勤劳、善良、隐忍,是老一代农民的缩影,他们固守土地,辛勤耕种,却始终摆脱不了贫穷,所以,他们抗拒寒冷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劳动。

E. 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对话辅以肖像、动作、心理与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

2.小说以“白发”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立春了,这天怎么还这么冷”,“一停下来就冷”,小说反复写立春后天气的寒冷,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对于是留还是走,张诚心有纠结。小说最后写张诚在父亲的劝慰下,选择和妻子继续外出打工,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小说结局的理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用户身处真实世界中,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等传统设备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①______。而在新开发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被完全包裹在计算机生成的世界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仿佛融为一体。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的用户,②______ ,而是通过更为自然而友好的交互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研究人员为了增强人机交互的效果,③_______,来更好地实时监测参与用户的行为,并对其行为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

默写。

(1)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曾子曰:“_______,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6)春水碧于天,________。(韦庄《菩萨蛮》)

(7)____________,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8)天行健,____________。(《周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高兴亭:亭名,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筑:古击弦乐器。灞桥:在长安东面的灞水之上。曲江:曲江池,位于长安南郊。

1.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