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小题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与兄范俱有志事功,...

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小题

    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方之子。与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郑清之、全子才为之师。又遣从南康李燔为有用之学。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一日,方赏将士,恩不偿劳,军欲为变。葵时十二三,觉之,亟呼曰:“此朝廷赐也,本司别有赏赍。”军心赖一言而定,人服其机警。嘉定十年,金将高琪、乌古论庆寿犯襄阳,围枣阳。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十三年,方遣葵及都统扈再兴攻金人至高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B.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C.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D. 每闻警/报与诸将偕出/遇敌则深入死战/诸将惟恐失制置子/尽死/救之屡以此/获捷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边烽久熄,金兵猝至,人情震惧,方帅范、葵往战,败走之。

 

1.B 2.译文:当时边疆战事已停止很久,金兵突然来犯,人们感到非常震惊恐惧,赵方带领赵范、赵葵前往作战,打得他们大败逃走。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此句中,“每闻警报”的意思是“每次听到警报”,所以排除A、D两项;“诸将惟恐失制置子”的意思为“众将担心失去制置使的儿子”,所以可排除C项。B项正确。故选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参考译文:赵葵,字南仲,京湖制置使赵方的儿子。与哥哥赵范都有志于事业和功绩,赵方由此器重他,聘请郑清之、全子才作为他的老师。又遣送他跟随南康军李燔修业有用的学问。每次听到军事警报,葵与各位将领一齐出阵,遇到敌人就深入死战到底。各位将领惟恐失掉了制置使的儿子,全力冒死相救,多次因为这个原因获得胜利。有一天,赵方奖赏将士,恩德不能抵偿功劳,将士们想发动变乱。赵葵当时十二三岁,察觉到这件事,急忙喊道:“这是朝廷赏赐的,本制置使司另外还有赏赐。”军心因这一句话而稳定,人们都佩服他的机警灵敏。嘉定十年(1217),金将高琪、乌古论庆寿进犯襄阳,围困枣阳。当时,边境战事已停止很久,金兵突然来进犯,人们因此感到震慑恐惧。赵方率二子赵范、赵葵前往迎战,打的他们大败而逃。嘉定十三年,赵方派遣赵葵和都统扈再兴在高头进攻金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⑩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A. ①⑤⑥/②⑦⑩/③⑨/④⑧    B. ①⑧/②⑦/③⑨/④⑩/⑤⑥

C. ①⑧/②⑤⑦/③⑥/④⑩/⑨    D. ①⑥⑧/②⑤/③⑨/④⑦⑩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毕至,少长咸集。           ②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③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④秦孝公据崤函之   

.立法度,务耕织             ⑥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⑦然陈涉枢之子             ⑧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天下之民   

食埃土,饮黄泉             ⑩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学于师

A. ①②⑧/③⑩/④/⑤⑨/⑥⑦    B. ①④/②⑧⑩/③/⑤⑨/⑥⑦

C. ①④/②⑧/③/⑤⑨/⑥⑦/⑩    D. ①/②⑧⑩/③⑥⑦/④/⑤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1.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    )

A.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B.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B. “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C. 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D. “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B. 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 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 “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查看答案

以“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突出细节和心理描写,并做到叙议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